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灾害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灾害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5-20 11:25:03 浏览次数:

[摘 要]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灾害不仅直接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本来面貌,更从多方面影响着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了游客的游览兴致。研究吐鲁番地区的灾害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积极地认识、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吐鲁番地区的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为地理概况,旅游资源以及有些旅游景点,在吐鲁番地区常发生的灾害的类型,以及灾害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吐鲁番;旅游业;灾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不仅自然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必进之地,因此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成为该地区的最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等特征。近年来中国不断发生这种灾害,新疆也是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省市之一。加强救灾和防灾意识,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是人类安全发展,和谐共同的必然要求。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在地区发展中,要想启动经济,必须把旅游业列为优先发展的经济项目。本文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过程这两方面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吐鲁番地区的灾害进行考察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2 研究区域的概况

2.1 地理位置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天山山脉博格达峰的南边,吐鲁番盆地的中部。东经88°5′-89°54′,北纬41°20′-43°35′。东邻鄯善县;西接托克逊县;南边的库鲁克山与尉犁县相连;北边与乌鲁木齐、奇台、吉木萨尔等县毗连。总面积13689.7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4.9平方千米。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后,“吐鲁番地区”于1975年7月成立,1984年12月,吐鲁番县改置为吐鲁番市。

2.2 地形地势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距离海洋十分遥远(北距北冰洋2000—4500km,南距印度洋1200—3400km,西距大西洋6000—7500km,东距太平洋2500—4000km)。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都有山围绕。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边接壤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边。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2.3 气候

吐鲁番地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吐鲁番地区处于盆地之中,四周有高山环绕,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风力极强、昼夜温差较大、五大特点,具有“火州”“风库”之称。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4℃,夏季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全年气温高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为99天,高于40℃的酷热天气,平均为28天。

3 吐鲁番地区发生的灾害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总之,灾害的发生为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变异;二是有受害对象发生的损失。两者是因果关系,缺一则不构成灾害。按照起因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

3.1 自然灾害及时空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是指地理表层自然环境系统中,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由于某一个或几个自然因素发生较大、较快变化,档期变化强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时,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破坏或造成巨大的损失的现象。黄崇福(2009)指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吐鲁番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发生频率较高,强度大,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对吐鲁番地区景区景点的建设与发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吐鲁番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吐鲁番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

3.2 人为灾害及时空分布规律

人为灾害指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其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衰竭灾害、环境污染灾害、火灾、交通灾害、人口过剩灾害及核灾害。

吐鲁番地区旅游日益增长的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噪声污染,特殊事件会给当地带来一些影响。其中恐怖事件对于游客会有心理陰影,然而发生暴恐事件后,游客对于该地区的安全感自然会大幅下降,出于为自身安全的考虑改为其他目的地旅游就成为了许多游客的选择。

4 吐鲁番地区的旅游业

4.1 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与优势

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各种需要的综合性行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新疆吐鲁番旅游业也从起步到现在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已经成为吐鲁番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吐鲁番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资源,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必进之地,因此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成为该地区的最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吐鲁番旅游业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自1978年,吐鲁番作为最早一批对外开放地区开始开展旅游业,1990年吐鲁番举办葡萄节,并于1998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0多年来旅游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见表1)。截至2012年地区累计接待国际游客500多万人次,国内游客1000多万人次。90年代以来,吐鲁番地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来发展,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吐鲁番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吐鲁番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仅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52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20.78%。游客的增加,相应旅游收入也成倍增加,旅游业在吐鲁番整个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4.2 旅游景点

近几年来吐鲁番地区的政府一直关心吐鲁番地区的旅游业,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提高了。吐鲁番开发的旅游景点有16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6家。2014年6月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成功地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5 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5.1 毁坏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自然灾害首先会破坏景区的道路、景观、设施设备。比如2011年6月21日,吐鲁番地区连日来遭遇长时间的强降雨袭击,导致山洪暴发,当地群众受灾严重。新疆著名风景区、国家5A级景区——葡萄沟景区也遭遇洪灾,数百名游客和上千名群众一度被困。这次山洪严重破坏了吐鲁番的旅游目的地,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造成了破坏。

旅游服务行业中不仅以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为重,更重要的还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购物娱乐、商品贸易等多个行业,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交通运输。

5.2 抑制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增长,减少旅游收入

由于灾害在具体形体上截断了游客出入目的地的通道,其次旅游产品的营销中存在异地性地方特色的特点,当气候自然灾害发生时,游客或潜在游客会感到自身安全可能得不到确定的保障,因此就会取消出行旅游的决策,降低了游客对该目的地的信心和对目的地的忠诚度。

5.3 损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发生在2011年6月8日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北纬43.0度,东经88.3度发生6.8 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这次地震严重破坏了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大受影响,以至当地的旅游在此后很长时间内难已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5.4 威胁旅游者的安全

恐怖事件会对旅游者的情绪带来影响,通过影响旅游者的情绪,使游客放弃或推迟旅行计划来降低旅游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恐怖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特点,使旅游行程中,不确定的旅游支出和旅游安全的加大,因而造成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减弱。

5.5 造成旅游企业供需链断裂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当灾害发生时,他们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和直接利益相关者。由于消费者取消预订或停止旅游活动,造成旅游供给的大量闲置。单个旅游企业或者旅游行业都无力在旅游恢复的重任中发挥大的作用,而旅游企业的经营需要一定的现金流支撑,如果灾害发生后没有来自于政府或其他组织的短期财政补贴,税收等政策性救助,这样势必会引发旅游企业供需链条断裂,相当一批中小旅游企业面临停业,倒闭,破产的境地。

6 应对灾害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吐鲁番地区灾害分析及避免灾害波及各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治理措施。

6.1 增强灾患意识,防御灾害体系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该增强灾患意识,建立完善,科学的灾害警戒防御系统,完善应急机构,争取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即可快速反应,有效及时地开展预警,救援和其他工作。有些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的发生时间人们几乎无法预则,发生之后破坏力又非常大,所以灾区旅游部门要预加防备,增强各种旅游资源的防御灾害能力。有些自然灾害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预测,比如沙城暴和高温天气等。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植被,做好景区的生态保护,能有效较低灾害的影响。

6.2 建设长效机制,恢复市场

政府部门与旅行社应该建立一种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的长效机制和应急资金,在突发状况发生后,旅行社可以利用应急资金来源处理问题,必要时政府部门还可以给予一定补贴,帮忙旅行社挺过难关,保证游客利益。

由于灾害程度的差异,景区受灾状况也各有差异。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不仅是全方面而且将是长期性的,所以要采取有效的反恐措施,降低旅游业在危机中的损失程度。在旅游市场上那些吸引力大,知名度高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大,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大,所以灾后应该先抢救这样的旅游资源,使其在灾后的市场上挑起重建旅游市场的大任。

6.3 开展灾患教育,提高应急能力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旅游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学习《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简本)》,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首先要提高旅游业相关人员尤其是在一线员工的心理承载能力,使之能够面对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从容机智地面对,防止恐慌情绪的相互感染,影响游客的旅游信心。其次要通過专题培训,普及安全预防知识、急救知识和逃生技巧。还要通过系列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保障游客安全出行。

6.4 增加产品类型,提高范围能力

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要注重产品开发,产品类型要做到多层次,多方向,多种类,增加游客选择度。一旦旅游预警及旅游活动范围,就要及时地启动应急方案,提供给旅游者替代性产品。同时,在设计旅游的时候也应该把游客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6.5 提高服务质量,做好灾后市场营销

灾后旅游业由于受到重创,容易停留在恢复灾前状况上。这并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灾后振兴的计划不仅要促进旅游业的及时恢复,更重要的是要有发展的大计和长久之计,要考虑到灾后相当长时间内旅游市场开发的长远利益。这期间,旅游市场的营销尤其重要,只有做好旅游市场的营销,才能在恢复基础上促进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6.6 加强旅游业的管理措施

(1)灾害发生之前的管理。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二是成立自然灾害管理小组。三是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四是培训从业人员。

(2)灾害发生中的旅游业管理。一是加强部门合作。二是保证游客安全。三是核查损失。

(3)灾害后的旅游业管理。一是灾害影响评估。二是灾后重建。三是市场营销。

7 结论

通过以上对吐鲁番地区灾害的分析总结及其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原因,造成吐鲁番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频率高等现象。

(2)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资源多而聚集,灾害的危害范围广,由此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破坏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的发展。

(3)吐鲁番地区灾害对该地区旅游影响严重。因此,为了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完整和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加强灾害防护意识,建立灾害防护体系,做好灾后管理。减少灾害造成的一系列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维清,王甫志等.吐鲁番经济战略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2] 张学文,张家宝.新疆气象手册[M].气象出版社,2006.

[3] 赵捷,朱丽.灾害地理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3.

[4] 杨达源,闾国年.自然灾害[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5] 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刘晓庆.恶意软件泛滥的原因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2).

[7] 张学文,张家宝.新疆气象手册[M].气象出版社,2006(12).

[8] 赵捷,朱丽.灾害地理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3(01).

[9] 马勇主.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谢元鲁.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的重建对策[J].西化大学学报(哲学社学科学版),2008(03).

[11] 刘阳炼.浅议震区灾后旅游市场的重建[J].阿坝师范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12] 郭剑英.中外大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四川旅游业恢复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04).

推荐访问: 吐鲁番 灾害 旅游业发展 影响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