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古琴台听琴

古琴台听琴

时间:2022-05-18 09:55:04 浏览次数:

汉阳古琴台早已是闻名遐迩,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已经在历史文化时空中穿越数千年。时代越发悠远,一年年的微尘沉积起来,似是笼罩的一方神秘的面纱,让我总想揭开她来,又害怕惊醒她酣睡浓香的梦境。

过去在南方工作,每次路过武汉,却只能想象着古琴台,思维直追千古,往事逾越千年,我在寻思那两位前贤平生仅有的一次晤面。今年以来,有幸在武汉谋事,离她越来越近了,一直想造访古琴台,却始终没有那份勇气。我本俗人,徜徉在红尘之内,如果稍不小心惊扰了那向清幽雅致,破坏了那方恬淡宁静,岂不也是一丝罪过。虽多次坐车经过月湖东畔,龟山西麓,一次次地张目顾盼遐想,却没有越过半步雷池。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中秋节的日子,天气大晴,朋友相约游览古琴台,我未经思索便欣然与之前往。一到古琴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门东首的上千株翠竹,丛丛碧玉,根根琅玕,更为古老的琴台增添了盎然幽深的情趣。而任何景点一有篁竹,便不显得落俗了,无怪乎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让人瘦,无竹让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的话。竹林下面就是一长幅近百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始末全图石刻,从俞伯牙出使过江,遇雨泊舟,鼓琴而歌,得遇子期,听琴知音,结为知己,相约再期,伯牙祭友,断弦摔琴,到饮恨绝响。故事一串串穿插起来,加之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刻,让人未进琴台就已经如痴如醉,把自己也融入到整个故事中,撬开斑驳的历史锈迹,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搜寻那古人的履痕。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一进大门,赫然看见门楣上“古琴台”三字为清末大学者、书法家杨守敬所书,笔力遒劲,大气凛然。进门就是一小院,正是阴历八月,两侧的桂花全開了,树树金黄裸露着细嫩的花蕊,让人吞纳吸气中满嘴都是咀嚼的香味。过了小院,就是高山流水故事的陶俑像馆,那俞伯牙鼓琴是如此的凝神静气,那钟子期听琴是如此的投入悉心,我回顾左右,我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古人,历史由远及近,让我忍不住向两位音乐天才拱手膜拜。当看到俞伯牙第二次寻访钟子期知悉朋友已逝,在其墓旁祭拜时,我的心也不禁抽搐了一下,如同捣药。继而看到伯牙扯断琴弦,他高举瑶琴砸向石头的那一刻,我心底五音中最后绷紧的一根丝弦也应声而断了。从此伯牙不复鼓琴,虽然精通音律,但知音已逝,风景依稀,故人不在,纵然留琴又有何用,能弹又有谁听?后来伯牙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掀开历史的蒙尘去思索想象,剩下的残年,他无疑也是孤独和枯寂的,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于他,对于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来说,失去了最懂自己五音内涵的观众将意味着什么!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出来往东就是茶房,对面是清朝道光皇帝御书的“印心石屋”,金笔楷书,中规中矩。说是石屋,其实就是一间红柱黄檐的四方亭子,内设一刻字“印心石屋”的照壁,这照壁采用阴阳笔法刻镌而成,远看凸突而出,近看凹陷而入,也给这方空旷的院落增添了庄严肃穆之气。院子里有几树芭蕉,掩映在假山喷泉之间,叶子茂盛片片透着蘸湿的汁绿,又忽稀忽密地夹杂一些如洗的水竹,恰如小家碧玉待字闺中的绣女。靠西侧的古老香樟树旁,是一尊巨大的伯牙抚琴的汉白玉石像,那样子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双目远眺,旋律只用心灵去感应和弹拨。正巧旁边没有人,我对朋友说,就让我在伯牙身边坐下来,你给我们拍摄一张照片吧,我也做一回他的知音。然而合影之后,心中又骤生懊悔,我毕竟一介凡夫,不谙八音,怎么可以充当伯牙先生的知己呢,岂不污蔑了古人前贤,幸好石像身后有着精雕细刻的窗棂,画栋飞檐巧夺天工,又有绿竹和太湖石陪衬,也算是俗中见雅吧。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园林各处一阵阵古琴《高山流水》的曲调颤颤传来,两千多年前钟子期的酣畅应答似乎也在耳边响起,连绵不绝的古乐,余音绕梁,忽近忽远,忽杳忽实,如潺湲流水,又似淙淙鸣泉,在耳际荡漾起仙乐般的涟漪。我沉浸在这恒古未有的优雅气氛里,忽而以为身边有人来了,四顾看时,也只有朋友站在不远处含目以望,莞尔的样子微笑着相随。我这才清醒过来,偌大个中庭,除了卖工艺品的大娘,只有他我两人,谁是伯牙,谁是子期,我们虽心有所想,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也只有独涕而怆然泪下了——我明白,俞钟之神交,谁也比拟不了。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再从照壁东侧往上走,有一石砌小门,小门上“琴台“两字,据说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行书飘逸大方,也干净流畅,我仔细用心灵印象去对照米襄阳《苕溪诗》和《蜀素贴》的笔迹,竟然风格一致,这古老幽雅的琴台,能配上米大师的书法,也真是锦上添花了。进小门便是一曲廊,廊壁立有各代书法名家重修琴台的碑记和相关石刻,勒石清晰,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不愧是名家手篆。笔直往前走就是琴堂了,这里又被后人称之为友谊堂,是一座仿古的半檐歇山顶式的前加抱厦的殿堂, 四周回廊,足有三间进步,整座建筑全用砖木架屋,釉瓦盖顶,一应梁柱都以彩画衬饰,画工精美,金碧辉煌的气势确有王家风范。那檐下的匾额是行云流水般的“高山流水”四个褐底金粉大字,古趣十足,可能俞伯牙和钟子期也意料不到,数千年后人们会在他们弹琴解音的山麓筑台纪念,并为他们的情谊建造这么一片雅致美妙的园林。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殿堂前的庭院中间,有一井之围的用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相传是俞伯牙抚琴遗址。石台的中央立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琴台”二字的方碑,方碑四周的台壁则是饰以连续浮雕,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全盘烘托,人物造型精巧,镌刻得精美如生,宛如两位古人就坐在我们游人的对面听琴烹茶,一泻情怀。石台四面樟桂掩映,樟子桂子的香气馥郁缠绵,在秋季的微风中徐徐送到,再附以绕梁三日的琴声,劲韧有加,眼耳鼻舌与心灵真是在一同感受。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在琴台里面的工艺品馆,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琴,并加以各種漆饰,做工细巧,图文并茂,一问,都是选用上好的梧桐木所制。还有各式各样伯牙子期相会弄琴的雕像,有泥塑的,有黄杨木刻的,有陶制的,有彩瓷上釉烧就的,虽然形态各异,却都是入情入理,他们静心专注的样子,实则是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在两位先贤眼中,除了有仰止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一切世态事物已经不复存在了。当一曲《高山流水》奏完,立时就注定要成为千古绝唱,所谓良琴易得,知音难求,缘与分不再存在时,甚至连自己也要失去存在的价值。看到这些,我转而驻足畅想,伯牙摔琴之后,会不会也与子期一同归去,或者与子期守护墓庐,在一个风雨交加寒潮袭人的夜里,他一个人老死在荒山残垣,与子期在另一个世界携手品茗,抱琴而歌。想着想着,我又不敢再往深处想,不过我却是希望他们能够再相会的,让《高山流水》不再绝响。

遗憾的是,中秋节那天琴台内的华夏音乐馆没有开放,让我少了一个心灵释放的去处。看那房子的匾额也是当今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书,有贺老的大手笔,盛名之下,想来里面一定是大有文章的。那就让我下一次再来吧,再有一个徜徉在“巍巍高山,荡荡流水”美好旋律中的机会,瞻仰古人,也消湮俗气。

临别时,不敢说作别,只想着还来,来了再来!为这一方清幽雅静,为这一曲仙羽霓裳,为这古人前贤惊天感地的交情,让我的心灵辉映高山的浓郁,涤泛流水的澄澈,在古曲的氤氲浓汤中净化,保留一寸未烙痕迹的世外桃源。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推荐访问: 古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