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临城县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临城县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时间:2022-05-17 10:30:08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生态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研究丘陵地区的相关课题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要点。在探讨丘陵地区生态建筑类型的同时,提出了其生态建筑设计的多方面策略。

【关键词】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一、引言

临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西部为山地,海拔500-1500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2.9%。丘陵分布于中部,海拔100-500米左右,占全县面积52.4%。平原分布在临城县东部京广线附近,海拔37-100米,占全县面积14.7%。作为客观环境较为特殊的情况,临城县丘陵地区的生态建筑设计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研究其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实践水平,从而优化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的效果。

二、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理论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风设计

一般对于建筑的通风而言,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常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的设计等都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来有效地解决建筑中的通风不畅,空气不好等问题。

2.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应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文物建筑保护、噪音防治、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3.绿化设计

现在许多城市受建筑密度、材料、布局、绿地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室外气温逐渐出现“热岛”现象。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必须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我们对建筑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来获得更适宜的室内外环境。

三、丘陵地区生态建筑特点

1.建筑环境协调

建筑环境协调是指建筑的建构对自然生态系统不造成威胁,是作为自然的构成要素存在,恰当地嵌入城市缝隙或自然肌理当中,同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建筑将其大部分的体量以自然的手段加以隐藏,从而达到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削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秩序的消极影响。

2.建筑空间调节

庭、院式建筑是存在发展时间最长久的建筑形式之一。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重要组成要素。建筑空间以“庭、院”为核心展开布置,庭、院空间成为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利用庭、院形成“烟囱效应”以进一步改善室内小气候。

3.建筑绿化调节

在生态建筑中将绿化体系引入建筑的主要部位。绿化和建筑相结合,不仅形成优美的景观,而且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植物能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能够清除甲醛、苯和空气中的细菌等有害物,形成更为健康的室内环境。

四、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临城县丘陵地区主要特点是海拔在100-500米左右,地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也比较和缓。鉴于这些地形特点,生态建筑需要考虑以下设计要点。

1.风环境设计要点

风环境是生态住宅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长期以来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住宅平面的功能、美观和空间利用设计,而对于风环境对人的影响考虑的较少。这就导致在风速较大时,人们要受到风的侵袭,而当夏天天气炎热时,室内通风不畅,不利于居住的舒适度要求。所以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风环境所对人带来的影响。确保室内具有良好的风环境,使人们居住的更为舒适。如何营造通风良好的环境,其重点在于对流及窗户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点:

(1)房间格局要以开放式为主:建议格局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不仅对视觉来说有放大效果,光源和空气更能流通穿透 。

(2)窗户方向要和风向一致:不论搭配何种窗户形式,窗户的开窗方向,必须要和风向一致,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对流。另外也建议北侧窗户运用活动式百叶窗,自由调整叶片的斜度方向来增减进风量。如此一来就能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2.光环境设计要点

建筑的自然采光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更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间距问题。根据临城县地理地势,建筑间距的设计要求应参考以下几点:

(1)低层、多层住宅建筑的侧面间距不应小于6m。当住宅山墙有居室、起居室、客厅开启窗户时,其山墙间距增加2m。有突出物时,应相应调整间距,保证净距符合上述规定。

(2)不规则平面的住宅建筑,按建筑大墙的最凸出的外围线和周围建筑的最近距离计算间距。

(3)遮挡高度计算:以被遮挡建筑的最低居住层室内标高以下0.45m处为基准计算遮挡高度,并以遮挡高度计算建筑间距。

(4)位于同一裙房上的几幢住宅建筑,计算住宅建筑间距可扣除裙房的高度;计算与相邻建筑间距时,应包括裙房的高度。

(5)同一建设用地内,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相邻时,其间距计算不含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作为遮挡建筑与未设架空层的住宅建筑的间距计算应含住宅建筑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

3. 热环境设计要点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到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

五、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1.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自然通风设计是环境调节中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也是建筑生态管理的关键手段。因此,自然通风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在设计中确保建筑通风自然,可以使生活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空间设计策略

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将面向庭园的墙面部分或全部打开,不仅让大众在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且将室外空间延伸到室内,既获得了良好的景观,又扩大了使用空间。

3.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生态建筑在建设立项和整体规划时首先要重视选址,即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要协调。设计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景制宜,合理恰当地处理好环境、建筑、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新、旧建筑的矛盾,合理预测和控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六、结束语

通过对临城县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丘陵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不同,我们应该从丘陵地区的客观环境出发,利用有利条件,强化生态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强调绿化景观、水体景观在建筑中的权重。坚持生态要素、生态优先原则,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 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88-89.

[2] 李佳林.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工作.2010(01):12-13.

[3] 张明辉,叶紫.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58-60.

推荐访问: 临城县 丘陵 建筑设计 生态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