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时间:2022-05-16 19:10:08 浏览次数: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键词:北京;科技奥运;创新;展现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22-06

Abstract: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re the global attention sports show, to promotes host city Beijing and even our country"s sports, the economical, political, social and technical various influence,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Uses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 on materi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expert interview, empirical study, right “technical Olympic Games”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development, finally indicated that Beijing through sponsors in 2008 the Olympic Games, in profi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to conduct in the Olympic Games mature experience"s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Beijing Olympic Games own characteristic, takes advantage of somebody"s authority the development “the Olympic Games economy” strategic at the same time, “technical Olympic Games”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aspect has also achieved the huge achiev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was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successfully holds has made the great contribution.

Key words: Beijing; Technical Olympic Game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

1 前 言

回顾百年历程,奥运始终是在更新、更强、更精的科技攀升中,不断地向着极限冲击。科技与奥运的相识之旅始于1912年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这届奥运会首次采用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像设备协助裁判工作,使时间精确到十分之一秒,解决了终点名次判别上的纷争。真正让世界领略到科技奥运传奇魅力的,是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特请美国发射了“辛科姆”号通讯卫星,全程转播奥运会的比赛实况。科技奥运的雏形,是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广泛使用了最先进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播和处理、电子计时和激光测距等技术,结束了跑表、皮尺时代,亦被称为“技术奥运会”。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推出了可满足一切项目计时测速和计分需要的“全能运动操作系统”,首次使用高清晰度电视,首次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比赛组织管理系统,建立了使巴塞罗那与全世界相关联的电信网,网络系统开始介入。而奥运与科技联袂上演成功好戏,可以溯源到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这届百年奥运成为基于网络系统的比赛组织管理系统高科技包装的运动盛会,又一次让世人见证了奥运与科技携手的无穷魅力,至此高科技与奥运结下更为深厚的情缘。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更是把科技与奥运融合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卫星通讯、无线数据通信、数字电视、智能语音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全球观众享受到了便捷、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首次采用身份识别系统建造的安全网络,使“安全奥运”理念渐入人心。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科技的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科技奥运”战略创新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指导思想,必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进入到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崭新发展阶段。从记录历史瞬间的数字计分系统,到科幻色彩的水立方模幻墙体,再到2008北京奥运会启用的历史上首个

奥运专用卫星……科技日益渗透到奥运会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的重要支柱。尽管奥运会与科技的关系如此紧密,但是奥运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技术与举办奥运会相结合,则是2008北京奥运会。与往届的奥运会相比,2008北京奥运会更加充分的体现了“科技奥运”创新的深刻内涵,也彰显出“科技奥运”创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价值。

2 “科技奥运”创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科技与奥运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奥运会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使得一届届体育盛会精彩纷呈。北京在申奥时第一次提出了“科技奥运”的理念,就是要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科技奥运”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而且是一种发展战略、行动规划,它将产生一系列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北京“科技奥运”在组织实施中,提出了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为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服务;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人民生活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最高技术成果和创新的窗口。“科技奥运”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主要在奥运场馆建设、信息技术、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运动器材、气象预测、交通运输和安保等多个领域。

2.1 奥运场馆创新

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科技奥运”创新战略重点支持了“国家体育场施工与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游泳中心刚性节点及相关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奥运羽毛球馆预应力钢机构优化设计及结构健康监控研究”。“科技奥运”创新战略推动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重要转变,科技高端产业快速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加快退出市场。在12个新建场馆中,从结构设计到新型材料、从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标准等各个方面,许多关键技术都是自主创新。国家体育场设简称“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包括新材料和环保等技术的高新技术。在建筑、结构、建材、环保、节能、智能化、通信、信息和景观环境等方面,通过采用可靠、成熟、先进的高新技术成果,将国家体育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方便可靠的通信手段、先进舒适的比赛环境和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的特点的新型场馆。在设计中体现奥运场馆的时代性和科技先进性,使其成为展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窗口。国家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在科技攻关和成熟技术应用上应用一批针对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科技成果,并针对结构特点带来的设计和施工难点实施科研课题的攻关。以国家体育场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体育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累高科技应用于体育场的经验,使科技创新成为“三大理念”的动力和保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国家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和焦点问题,重点安排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和课题,解决设计和建设中的难题。在各专业设计上重点应用较成熟并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使体育场体现一流的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水平。鸟巢采用了纽曼蒂莱蒙膜建筑公司的PTFE膜结构技术,膜展开面积约53000m2;“鸟巢”整体建筑顶面呈马鞍形,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鸟巢”的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规格为 “Q460”,这是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刻苦攻关、专门为“鸟巢”量身定做的。“Q460”是“鸟巢”钢结构的主要用材,它的厚度达到110 mm,这是绝无仅有的。“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贴上了一层半透明的膜,在它的作用下,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而是通过漫反射进来的,使得光线更加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更为匠心独运的是,“鸟巢”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坐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独特的奥运科技创新战略的设计理念,将使观众在这里获得最佳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水立方”是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建设的、国际上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它的外观看上去晶莹剔透,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水蓝色的透明“冰块”,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视觉感源于其建筑外墙采用的一种特殊膜材料——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ETFE是一种透明膜材,厚度通常小于0.20mm,具有质量轻、韧性好、抗拉强度高、耐候性强等特点。此外, ETFE的保温、隔热功能也是目前其他透光建筑材料难以比拟的。在中国,它是一种新鲜建筑材料,但是在过去20年内,欧洲有600~800座建筑都采用了这种材料。因为北京是一个多风沙的城市,所以很多人担心沙尘暴会对“水立方”的外观带来影响,它的清洁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对此,专家表示,ETFE特有的抗粘着表面使其具有高抗污、易清洗的特点,而且即使脏了,清洁起来也非常容易,表面的沙粒用水一冲就掉,通常雨水即可清除主要污垢。在节能方面,由于ETFE膜的透光性非常好,可以保证90%的自然光进入场馆,这让“水立方”平均每天有近10个h采用自然光照明,可大大节省能源;ETFE膜的结构很轻,支撑的钢结构也设计得相对轻巧,从而大大节省了材料;而且“水立方”还收集太阳能,并将其导入为水池加热,也节省了能源。五棵松体育馆的玻璃幕墙采用了北京中科纳米公司的常温固化纳米自洁技术,是纳米应用于奥运工程面积最大的项目。在“科技奥运”创新战略的推动下,备受各界关注的北京奥运会所需的37个比赛场馆均已胜利竣工。国家体育场在4月份举办的2008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好运北京2008年马拉松赛和好运北京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等3项赛事中使用。奥运村、媒体村、新闻中心等非竞赛场馆设施已经基本完工。

2.2 奥运会信息技术创新

1964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全球电视直播;1992巴赛罗那奥运会第一次运用数字传输技术;1996亚特兰德大奥运会用互联网将世界连接起来;2000悉尼奥运会的移动通信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2004雅典奥运会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成为奥运通讯的特色。从近几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可以看到,信息通信已经成为奥运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提高了北京奥运会制造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给北京奥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省里、更可靠地制造出创新奥运产品。2008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奥运场馆内,使用任何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都能够安全、快捷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科技奥运”创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主要是实现了“面向奥运的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以及“奥运综合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核心平台建设”,组成了一个支持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主要语言的智能信息发布、查询和定制的系统。在奥运会期间,该系统可以利用呼叫中心、互联网、移动通信设备等多种方式,为奥组委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广大观众、游客等提供安全、便捷、多语言的奥运综合信息的收集、检索、查询和信息定制服务。该系统通过在“好运北京”系列赛事赛艇、沙滩排球、皮划艇激流、皮划艇静水、现代五项、铁人三项等项目比赛中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国家广电总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主要运用移动多媒体广播、地面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直播卫星4种转播技术,让观众欣赏到更为精美的画质效果,采用高清转播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对所有赛事进行高清电视转播。在奥运会期间,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6个奥运城市运用了“中国创造”的3G手机,人们可以使用TD-SCDMA标准的3G手机随时观看赛事,用手机发电子邮件。这些科技奥运研究成果得益于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世界第3代移动通信(3G)标准和为它而生的TD-SCDMA产业联盟,其联盟的核心成员大唐电信、联想、普天等均是海淀园的骨干企业;天元网络公司承担了北京网通2008奥运保障系统中的5个子项目之一的奥运网管系统工程;中创信侧公司为奥运城市提供了通信网络测试和保障解决方案。在奥运会期间实现了北京五环内3G网络全覆盖。

2.3 奥运会能源利用创新

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为运动员提供热水,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用电由太阳能产生。除了使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外,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环保举措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在奥运村主要场馆和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各种雨水收集及回用技术,平均雨水利用率可达85%,大大节约了用水。奥运村建设的“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污水处理的再生水,与热泵机组换热后再注入清河。再生水的温度在15~25℃之间,冬夏两季,与自然温差约10°。利用再生水自身蕴含的温差与热泵机组换热,能效比为3.26,节约电能30%。利用再生水换热,不会影响河道水质,而水中蕴含的能量却被利用。再生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为奥运村提供制冷/供暖/生活热水3联供,是利用清河污水厂的再生水,其中蕴含15~25℃的温度能量,与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然后注入河道,只是利用温度能,不改变水质,不消耗水量。利用城市污水热能的再生水源热泵系统,为奥运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能效比COP=3.26,让室内温保持在适宜的区间,舒适度高。没有室外机和冷却塔,没有污染,能消除建筑群的热岛效应,减少CO2年排放量180余吨,使奥运村成为绿色社区。太阳能集热管水平安装在屋顶花园,成为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60000 m2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奥运会期间为17200多名运动员及官员(残奥会期间7000名运动员及官员)提供洗浴热水,奥运会后,供应全区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奥运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对集热传热、换热升温、储热杀菌、热源备份、保温保量、余热利用、自动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综合考虑,系统采用直流热管间接循环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具有系统独立、出水温度稳定、赛时及赛后保障性能好、便于及计量收费等优点,其工程规模和技术先进程度超过历届奥运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奥运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后,年节约电力近1000万度、节煤2400吨,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00吨、二氧化硫20吨、粉尘200吨。灿烂的阳光,送来实惠、清洁的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设施,为建筑美观,增加时尚亮点。奥运村还将应用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光导管、LED建筑发光等绿色照明技术。

2.4 奥运环境保护创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史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紧紧相连。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历届奥运会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利勒哈默尔“绿色”冬季奥运会和悉尼“绿色奥运”,的经验值得借鉴。2000年悉尼奥运会环保意识渗透到各个方面,成为奥运史上“绿色奥运会”在节能、节水、垃圾的减少与无害处理、污染治理、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保护等5个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比如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的设施全部采用太阳能发电;客房内全部使用无氟冰箱、不安装空调,以免破坏臭氧层;最大地使用公共工具,污水经处理后环境使用等等。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验证了绿色奥运不仅仅是种草植树而达到的表象绿色环境,更是是通过奥运会高科技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协调发展和相互共生,使得奥运会本身更具有生态功能的本质绿色环境。表1列出了最近几届以“绿色奥运”战略为主题的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明确对奥运会进行了整体的绿色规划。对于节能减排,《奥运行动规划》具体规定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有害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对废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减少废物排放、增加废物的再循环利用。以《奥运行动规划》为指导,北京奥组委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具体包括在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中,把能耗指标要求作为工程建设的附件纳入场馆建设施工;广泛采用了太阳能和风能这种“绿色”能源为体育场馆和奥运村供电采暖;采用新型环保建材并通过废物的循环再利用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科技奥运”创新实施的7年多中,“科技奥运”创新带来绿色奥运的实施,北京“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不仅在建筑上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攻克了奥运场馆设计方面的诸多技术难题,有效节约了建筑成本,还实现了奥运工程在绿色环保能源供应与节能减排的目标。一批科技成果在首都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北京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通过科技攻关,在土地沙化灾害、成交绿地系统、林业资源、防沙治沙体系构建、抗性良种培育、绿色通道建设、防沙治沙示范模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首都防沙治沙的集约化、精确化、科学化、信息化,为“科技奥运”创新实现“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创新打造技术平台。

2.5 奥运气象预测创新

“科技奥运”创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是一个全方位的科技奥运,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科技创新特征。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今天,北京借助“奥运经济”在“科技奥运”创新7年多的建设中,参与“科技奥运”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例如,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城市气象精细预报技术研究”于2004年立项,针对北京8月份正值雨季,高温闷热,天气复杂多变,特别是突发性的局部强对流雷雨大风天气时有发生的情况,经过3年攻关,已建立了适合北京的多系统集成的城市精细预报业务平台和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中能满足国际奥委会提出的至少1天4次滚动更新,每3h一次预报、个别每1h一次预报的要求,实现了对2008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进行气象保障的精细客观预报技术支撑。为了让北京奥运会圣火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科技气象设备首次在珠峰投入使用。在这次气象保障火炬接力传递工作中,观测组安装了自动气象站、气象综合观测车、单测风仪、可见光全天空成像仪和GPS探空设备,为天气预报提供地面、高空、天空云状观测资料,其中单测风仪和可见光全天空成像仪是第一次在珠峰大本营使用。这些仪器所提供的各种气象观测资料和产品在这次气象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6 奥运交通运输创新

国际奥委会在《申办城市书手册》中谈到交通问题时指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因素是要有一个有效的交通系统。”而北京当前却面临经济发展和城市快速扩展而产生的交通需求挑战。在确保1600多万人口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通需求的同时,奥运会期间还有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等贵族来宾。来自国际奥委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28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官员近16000名,技术官员2500名,持证媒体人员4000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有近十万名,观众总数将达到几百万名。除日常交通出行和观看奥运赛事外,2008北京已成为旅游观光热点,城市交通需求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确保北京奥运交通安全,建立有效、畅通的交通安全系统,为北京奥运圆满成功创造条件。“北京市智能交通(ITS)规划及实施研究”项目已开始启动使用。在奥运会期间,交通交通控制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警用车辆卫星系统(GPS)、“122”交通事故按报警系统、交通违章自动监测系统、交通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化执法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12个智能系统运用奥运的交通服务。北京奥运交通综合指挥中心,可对22项交通秩序安全管理实施时监控。在交通应急指挥方面,完成交通应急指挥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整合了交通相关部门3000多路的视频资源,实现了交通应急通讯保障功能和移动指挥的功能;初步建成的省际长途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连接北京市的11条高速公路的38个收费站56条车道实现不停车收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利用动态导航仪和手机短信、彩信及手机WAP上网功能,机动车驾驶者可以随时了解实时路况,选择线路避开拥堵,加上交通控制、指挥调度、交通监控等系统的智能化,为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如高速公路的开闭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突发交通事故信息等,奥运期间的北京交通状况大大改善。奥运会后北京市交通与动态导航定位信息服务系统将更加完善,通过深入开发研究,并扩展至全国各主要城市。

2.7 奥运运动器材创新

在最近几届奥运会的比赛中,科技因素逐渐成为一个焦点话题。从游泳名将身上的鲨鱼皮泳衣,到田径运动员脚上的跑鞋,科技已融入奥运,与奥运浑然一体。现代奥运会和现代科技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北京奥运会科技的最新成果给北京奥运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水平不仅体现在赛场上,而且也体现在体育器材的制作创新上。从运动器材、服装到训练方法,北京奥运赛场上处处凝聚着现代化的尖端技术。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很多器材都是中国企业提供的,能做到这一点,是中国人付出了多年努力和拼搏才实现的。在国家体育总局、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科委的推动和组织下,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承担了“奥运会射击比赛用运动枪、弹研制”项目。经过2年半的技术攻关,完成了自选步枪、运动步枪、标准手枪、慢射手枪的样枪,以及运动长弹样弹和手枪用改进型运动长弹的样弹、122号猎枪样弹等,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并超过国际著名品牌水平。在2007年的多哈亚运会上,中国蹦床运动员黄珊汕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数字化三维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获得了金牌。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训练软件系统,包含视频分析子系统与三维人体运动模拟子系统。“好运北京”2007国际体操邀请赛现场,崭新的鞍马、平衡木、双杠、高低杠等体操器材率先亮相,在器材某角上清楚地标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中国民营企业正是2008北京奥运会体操器材的供应商。作为奥运会赛场上产生金牌最多的大项——田径比赛,历来对器械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中国企业泰山体育和江苏金陵,却平分了除了“计时计分系统”之外,其余所有的田径比赛器械的供应权利。泰山体育器材公司在北京奥运中将为6个大项提供器材,其中包括刘翔110m栏比赛时用的跨栏架。

2.8 奥运安全保障创新

安全是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根本保证和主要标志,是北京奥运会中组织和实施各项行动必须优先考虑的内容。北京奥运安保在奥运比赛中采取多样化安保检查。从技术上,场馆的安防工作采用了世界先进技术,在各个场馆都部署了包括中介报警、中介控制、视频监控等在内的6大系统。每个场馆都和安保的指挥中心相连,某一场馆一旦出现问题,指挥中心会立即为指挥人员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从安保力量的配备上,奥运赛时将有警方、军队、武警等其他后援支持部门、专业的保安公司和一些志愿者共同负责。宽带网信息技术公司参与开发的“奥运场所数字化消防灭火动态预案” 项目囊括了2008奥运会所使用的在京所有31个比赛场馆和41个独立训练场馆,以及相关的奥运设施,通过制定出每个场馆独立的数字化消防灭火救援动态预案,为实战指挥提供决策支持。EIP技术将在奥运场馆全面应用,为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盛会提供可靠的安全。该EIP技术在奥运场馆安防系统的综合应用主要集中由:电子门票识别系统,人脸拍照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电子门票、读写器、现场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和数据交换/管理中心(配软件)等组成。也就是说,在参观者出示电子门票经过识别系统时,由人脸识别系统对人脸部进行拍照,同时读取观众的指纹,存储2-3个指纹;同时分配到各个场馆进出口。对一些嫌疑人员提前进行资料录入,可以起到预防犯罪作用。摄像机自动识别未经登记授权限制进入场馆的危险人物,向网络报警中心报警。奥运安保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将可疑人员图像传至各个安全中心,多个安全中心及时连动处理。2008北京奥运会依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入场人员要进行安检。可能就和你上飞机之前的安检差不多,主要是严密防范恐怖分子,制造事端的人员,携带危险物品进场。奥运高科技让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更安全。奥运村安全管理采用社区智能卡识别系统、磁卡出入系统、门控系统、从进入居室的瞬间开始,居住者便完全可以自由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生活的享受。奥运村优质饮用水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奥运村优质饮用水净化示范研究”是“科技奥运”专项首批支持的课题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配套支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具体承担。该课题自主开发出强化产生羟基自由基高效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催化氧化技术及反应器、在线发生臭氧-UV协同一体化安全消毒技术及装置、微量元素保持与管网水质稳定化技术、水质安全评价技术以及相关的组合与集成技术体系等,同时在砷、氟、硝酸盐的去除方面取得突破,共申请发明专利9件,其中授权6件。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建立了针对奥运相关设施的饮用水质安全风险末端控制技术系统,形成供水的三级安全屏障,并研制出固定式和移动式饮用水净化与供给的集成设备,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供水需求。经过多项应用,证明该技术系统具有水有效利用率高、处理成本低、水质净化效果优异、系统稳定可靠等突出特点。2006年11月,国奥投资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北京中房水杯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决定把科技奥运研究项目的成果应用于奥运村直饮水工程,有效地保证奥运村饮水安全。奥运会与科学技术融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进步相关产业发展并惠及整个社会最终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发展”的目的。2007年5月16日北京科技周大型主题展开幕。奥运规划区太阳能公交信息厅、燃料电池场馆车等能源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周开幕式大型主题展的重要内容,在奥体中心与市民见面。在奥运项目体验区,市民可以通过高科技模拟设备,亲身体验和“奥运冠军”一起赛跑、射箭,感受自己与“运动员”的差距。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北京奥运安保工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北京奥运的特点,创新了奥运安保模式,完成了治安、交通、消防、反恐防暴、要人警卫等52项总体工作计划及500多项具体实施方案,并随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发展随时更新、补充。为使奥运安保各项计划周密严谨,北京警方还聘请了70余名中外奥运安保专家和顾问。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国际上时有发生的恐怖袭击和炸弹事件,北京市公安局把提高反恐防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列为首要任务,培训专业反恐人员,组织覆盖全市各行业的反恐演练,反恐应急进入‘常态化’轨道。北京奥运安保指挥系统通过20多项“好运北京”赛事的测试,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安保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些安保指挥系统的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9 北京奥运大型活动创新

在百年现代奥运会中,开闭幕式不断地以创新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展现在世人面前。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大量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使得创作者的创作空间得到大大提升,美轮美奂的开闭幕式使雅典奥运会在全世界观众心中留下美好印象。开幕式和闭幕式是一届奥运的特色,最集中和最鲜明展现了开闭幕式大型展示活动。北京“科技奥运”建设的一个部分是重点实施“大型体育活动开闭幕式分析和奥运科技专题研究”、“开闭幕式创新焰火”等项目。这几个项目建立了大型体育活动开闭幕式数据库,可以采用信息监测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开闭幕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组织管理、技术选择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意见;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安全、环保的焰火产品和发射技术,将为一场精彩纷呈的奥运会焰火表演提供高科技保障,并显著提高了我国作为烟火发源地的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也突破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中的关键技术,为打造高科技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的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仪式提供了科技保障。经过全球13万多km传递的奥运圣火,8月8日将在北京以极其震撼的“方式”点燃国家体育场“鸟巢”主火炬塔。主火炬塔、奥运珠峰火炬传递,采用了航天科工海鹰集团公司的火炬燃烧等关键技术。

3 结 论

3.1 科技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以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思想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细节,使北京奥运会成为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体育盛会,实现 “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 的创新理念。

3.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伴而行。科技与北京奥运的结合,不仅创造了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而且也缔造了一种永远铭刻在人类进步史上的灿烂文明,推动人类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奥运的百年历史,也是科学技术融入奥运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历届奥运会,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在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进.以“科技强警”保“安全奥运”[J].安全,2008,(2):4-7.

[2] 陈剑.奥运经济:北京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8,(1):16-21.

[3] 增少军.“碳中和”与北京绿色奥[J].北京社会科学,2008,(2):4-8.

[4] 谭蕾,刘小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科技化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5,(3):24-36.

[6] 朱丽. 自主创新联姻科技奥运[J].中国科技投资2007,(9):14-16.

[7] 翟文.依靠自主创新力量创造科技奥运奇迹[J].中国建筑金融结构,2006(7):24-26.

[8] 孙钰.通用电气牵手北京“绿色奥运”[J].环境保护,2007(16):23-25.

推荐访问: 北京奥运会 展现 奥运 创新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