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和德育教育的研究

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和德育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2-05-14 17:00:10 浏览次数:

摘要: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是体现一种人与人的关系。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使德育教学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

关键词:管理;德育;哲学

当我们谈起管理的时候, 一个重要的前提需要弄清楚,那就是什么是管理。 每一个组织都需要管理,人们经常提到管理的概念,但在此定义上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而管理往往具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概念, 因此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管理的概念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但我们说起管理的本质,正是要在这众多的概念当中,达到一个最一般的抽象,即达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管理者可以将人、机器、材料、金钱、时间、场地等各种资源转变成一个有用的企业。 从根本上说,管理就是将上述这些互不相关的资源组合成一个达到目标的总系统的过程。

一、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对事物的追问上,哲学所追问的始终是事物本身那个第一性的和终极的根据。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大能要学习管理理论,还要掌握管理的艺术。 前者需要的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后者则需要个人的智慧和经验。这是要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与素养。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广泛,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应要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得当代的大学生都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真正的人才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一个群体。

校园常规管理工作的实质是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一面镜子。如果走进一所学校,我们不经意地看到了地面上的漂浮物,停放得参差不齐的自行车,较为混乱的就餐秩序和并不安静的自修纪律,听到的是吵闹喧哗的声音或学生之间有欠文明的谈吐,则我们就会对这所学校的德育工作留下不好的印象。

1.常规管理工作能够抓好的奥秘在于善于把管理的触手伸向“非常”地带

在学生管理中客观地存在着一些管理的真空地带和管理的重点对象:比如从时间上讲,课间十分钟、自修课时间、课余饭后,夜间以及双休日等特殊的时间段都不容忽视,因为纪律上的松懈甚至出格的现象往往会在此间发生。从对象上讲,后进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德育工作中纪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我们确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别的他们。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了对特殊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群的管理,比如把课间文明休息的要求和自修课纪律纳入了学生会日常检查的范围,现在即便是没有教师巡视,也达到了休息文明、自修安静的良好境界。通过家长,学校和普遍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提醒所有家长注重对子女离校后的教育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对象的管理上,我们一直把后进生的管理作为重点,延用了坚持已久的行政人员与后进学生结对帮教制度。通过对特殊时间的严格管理和对重点学生的爱心教育,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保持了稳定良好的工作局面。

2.真诚地关爱学生

首先要分析,熟悉学生,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在高中毕业,中考失利,才跨进职院大门的。他们怀着浓浓的失落和自卑,更迫切需要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在班集体内。所以,爱护每一个学生,要从具体的细小的地方做起。这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比如住宿生的吃饭、睡觉、洗澡问题,病痛的治疗,未及时返校生的立即联系、询问等等。只有你真正关心了学生,学生才会在心中认可你尊敬你,你的德育教育才有成效,因为德育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

二、哲学化的管理与管理的哲学

管理为人存在,而且就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来说,管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的体现。 对于管理的认识,有人把它看作是个纯科学的严肃的问题而提出来。但真的是那样子吗?我们在现实的实践中所遇到的是如果我们按照那个刻板的理解, 只会使人不再是人而成为机器, 也因而使因为人而存在的管理成为对机器的管理,从而也背离了管理为人存在的真实意义。 同样,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的区别也是在这里。 在管理学当中我们可以把管理称之为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 两个物之间建立关系的时候,他们之间同时也在分离着、区别着,也正是:当”我“和”他“发生关系的时候,”我“和”他“也在分离着,但因为这个”他“不是一个一般的”他“而是”‘我’的他“,所以”我“和”他“的这种分离也不是什么分离而是对”我“的关系了。 这也是关系的辩证法,同时也是关系的”两难困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当”我“和”他“建立关系的时候,”我“的目的是要把”我“和”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不分彼此,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关系,”我“和”他“就是因为这个关系而必须分出个彼此来, 这就造成了我们面对关系不得不进行两难抉择。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个关系的”两难抉择“。 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两难抉择“呢? 也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实践构成了管理是一门艺术的哲学根据。时代呼唤管理的哲学化、人性化。

哲学化管理是管理者基于一个组织的现实(下转9页)(上接8页)而实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正如每个人都有一套为人处世的哲学,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哲学家。 同样每个人都可以办企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管理好企业成为企业家。 一个哲学家有其系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并能将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体系或模式。 哲学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揭示了一个被掩盖已久的事实: 任何一个组织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思想和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哲学,才延伸了组织的生命,并有了管理的进一步内涵,正因为如此,哲学化管理是广泛应用的,企业的不同正在于人的不同, 企业的惟一使命是去实践人的这种主体性的自觉。 而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最高使命则是用自己的体验来孕育管理的哲学之花。 一个哲学家未必能解决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但一个企业家却不可忘记时刻要眷顾哲学家对管理的思考。

总之,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学校管理的成败关键是班级管理的好坏。我们只有抓好一个个班级管理,才能使整个学校管理步入正常的轨道,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组织与管理》,[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

E.罗森茨维克,李柱流、苏沃涛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5

[2] 《管理思想的演变》孙耀君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

[3]《管理哲学》,齐振海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5

[4]《管理学原理》,林志扬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5

推荐访问: 职业学校 德育教育 研究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