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哈佛大学汉语教学的世纪变迁与启示

哈佛大学汉语教学的世纪变迁与启示

时间:2022-05-13 19:30:06 浏览次数:

摘 要: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哈佛大学汉语教学历经萌芽时期、东亚语言系时期与东亚语言与文明时期三个主要阶段,建立了汉语言专业与非汉语言专业相结合、基础汉语与跨学科汉语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本土语境(美国)与目的语语境(中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应借鉴哈佛大学本土汉语教学模式,通过明晰汉语国际教育的使命,构建科学、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多元组织机构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

关键词:哈佛大学;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一、哈佛大学汉语教学的世纪变迁

哈佛大学自建校伊始(1636年),沿袭英国古典文法学院模式,其语言课程及相关课程包含希腊文、希伯来文、叙利亚文、修辞、逻辑、教义问答等课程[1]。在19世纪70年代末,哈佛大学应社会发展之需,首次提供汉语教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汉语教学历经萌芽时期、东亚语言系时期与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时期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先后对自由选修制、集中分配制、通识教育改革、核心课程改革等哈佛大学主要课程改革做出响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不断探求适应时代需求与切合哈佛大学实际的课程类型与内容,逐渐由仅有一名学生参与的单门课程建设成为学生数达到数百名的汉语课程群,探索出一套面向汉语言专业与非汉语言专业的教学模式,衍生出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等多元教学、科研与服务机构。

1.萌芽时期(1879年—1936年)

在19世纪,西方世界渴望与东方世界进一步沟通,增进对东方文明的认识与了解。英国牛津大学(1828年)、俄国喀山大学(1837年) 等欧洲大学纷纷开设汉语讲座,随后,德国柏林大学(1833年)、英国牛津大学(1876年)等欧洲大学先后开设汉语课程,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分别向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与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提供该校第一个汉语讲座教授职位[2]。汉语教学逐渐在欧美高校推广,推动哈佛大学汉语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佛大学逐渐由地方性大学成长为国家性大学、由教学型小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由服务神学向服务周围社区与国家需求转向。查尔斯·威廉·艾略特校长(Charles William Eliot,任期为1869年—1909年)开始推动自由选修课改革,组织机构、课程种类与数量大幅增加。艾略特认为,大学应把语言、数学、科学等课程作为主要课程,语言教学重心由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教学向东方语言、英语、德语、法语等现代语言教学转向[3]。

1879年,出于美国对华商务与传教事业需求以及培养能够在中国政府供职、开展商务与从事传教的人才培养目标,哈佛大学聘请清朝官员戈鲲化(Kunhua Ko,教学时间为1879年—1882年)远赴哈佛大学讲授汉语。戈鲲化采用自己所著诗歌编写中英文对照教材《华质英文》(Chinese Verse and Prose),通过讲授中国诗歌来教授汉语与中国文化,第一年仅有1名学生,三年共计5名学生[4]。由于戈鲲化因病去世,哈佛大学汉语教学被迫中断。

1916年,由于中西方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及哈佛大学自身组织结构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需求,哈佛大学重建汉语教学,提供汉语教职[5]。在此阶段早期,哈佛大学聘请赵元任、梅光迪等来自中国的学者担任汉语教师,分别讲授“汉语1:汉语入门”等语言类课程。在1925—1926学年,梅光迪在语言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文学类和哲学类课程“汉语3:中国文学和哲学”[6]。此时,哈佛大学汉语教学基于内容教学,以阅读教学法为重,尚未重视汉语听说等交际技能的训练。汉语课程是哈佛大学开设的第一门东亚语言课程,随后日语、韩语、蒙古语、越南语等东亚语言课程相继设置。可以说,汉语课程的开设成为哈佛大学开始认识亚洲的起点。

哈佛大学早期的汉语课程较为单一,未建立相应的教学机构与教学队伍,上课学生少,影响力微乎其微。1928年,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的成立成为哈佛大学汉语教学的转折点,促成哈佛燕京图书馆、东亚语言系、费正清中国学研究中心等汉语教学、中国研究机构的建立。汉语课程种类与课程数量增多,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文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相关课程包含“中文5:中国文学与历史理论”(梅光迪讲授)、“汉语10: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智力背景”(魏鲁南讲授,即James Roland Ware)、“汉语11:中国文明史”与“汉语24:中国历史研究入门”(洪业讲授)、“汉语12:中国思想概况”与“汉语22:孟子的人性观与政治哲学”(研究生课程,卢修斯·波特讲授,即Lucius Porte)等[7]。这些课程按照授课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按照授课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春季课程与秋季课程,按照授课学时与学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期课程(即半课程half-course)与学年课程(即全课程full-course)。跨学科交叉课程首次出现在汉语课程设置中。查尔斯·加德纳(Charles Gardner)于1933-1934学年开设第一门汉语与历史跨学科交叉课程《汉语20:中国史》,即历史系开设的《历史20L》课程[8]。在此阶段,语言类课程衍生出文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文化教学比重增加,同时,文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又拓宽了语言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认知领域,为汉学人才全面成长提供了土壤,使哈佛大学汉语教学逐渐向制度化、专业化迈进。

在继续聘请来自中国本土的学者的基础上,哈佛大学相继聘请本土学者、西方其他国家学者担任汉语课程教师。魏鲁南、叶理绥(Serge Elisséeff)、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柯立夫(Francis Cleaves)、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饶大卫(David Nelson Rowe)等学者曾在哈佛燕京学社、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赴华开展学习或研究,拥有深厚的汉语与中华文明知识。此外,中国政府选拔优秀学生(赵元任、梅光迪、陈寅恪、吴宓、梁实秋、林语堂、杨联陞、洪业等)赴哈佛大学攻读学位或开展研究与讲学工作。这些学者在哈佛大学结合母语与专业知识,将其在真实汉语语境中获得的汉语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加以推广与传播,为哈佛大学的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学、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汉语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专业化以及汉语课程的多样性吸引来自东亚研究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生以及对汉语与中国文明、东亚文明感兴趣的学生,选课人数不断增加,成为美国汉学语言人才的培养基地。

推荐访问: 哈佛大学 变迁 启示 汉语教学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