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与扬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与扬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时间:2022-05-12 13:35:05 浏览次数:

摘 要: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无意识是混乱的,但却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虽然后世的精神分析家批判弗洛伊德的泛性理论,但无人放弃他的无意识理论。而无意识理论经过荣格、拉康等人的扬弃与发展,内容日益合理丰富,从无序到有序,从个人到集体,对精神分析、文学创作、文学评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伊德;荣格;拉康;无意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06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03-03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文本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在他长期对精神病人的诊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他和当时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沙科一起致力于研究女性的歇斯底里病症,从催眠术中首创了被称为“自由联想法”的心理疗法,由此弗洛伊德开始思考无意识存在的可能性,并对无意识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并认为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中,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虽然隐而不见,但更为重要,因为它支配着、决定着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命运。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相信人的所有行为是由意识控制的。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控制人们大部分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事实上,“无意识”一词并非弗洛伊德首创,这个词是由C.C.卡洛斯首次提出,但当时人们认为无意识只是一个保存记忆的静态的系统,而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动力学性的,其始终处于激荡的状态之中。它时时刻刻都在企图全力突破前意识的压抑进入到意识层面,将自己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于1923年发表了《自我与本我》一书,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术语,形成了他的人格理论,发展了无意识理论。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自我与超我也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意识层面。在弗洛伊德看来,三者若能保持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则人的心理和性格就能正常地发展;若三者失调乃至破坏了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精神病症。车文博认为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它涵盖了弗洛伊德的整个思想内容,反映了弗洛伊德思想的主旨无意识和性欲的发展,表现了弗洛伊德思想的基点——本能与社会的动态关系”[1]。

弗洛伊德本人经常利用文学作品作为精神分析的素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文艺现象,同时又以这种研究作为例证来支持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创作的原动力就在于艺术家潜意识里一直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在研究和诠释三部世界名著——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发现,时空上的距离掩盖不了相同的主题:为情欲而进行仇杀。弗洛伊德相信文学作品是作者的无意识的外在表现,因此文学作品必须被视为梦而加以解读,对“梦的工作”进行还原重构,使外显内容返回到其内隐思想。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人格理论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空间,把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文学艺术家开始进入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中:乔伊斯、劳伦斯、伍尔夫、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关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研究冰山没入水中的部分。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是意识流文学中的集大成之作。劳伦斯在小说中对性本能的描述与弗洛伊德的泛性理论遥相呼应。艾略特在1949年完成的剧作《鸡尾酒会》、1972年美国上演的英国名剧《马》以及奥尼尔的名剧《长夜漫漫路迢迢》,都是因为在舞台上应用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而成为轰动一时的剧目。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文学批评影响颇深。如在解读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时,评论家莫莱指出白鲸是作者超我的折射,代表着新英格兰清教主义的戒律,亚哈船长是本我的象征,他那不加遏制的复仇欲望不仅导致了自我毁灭,也毁灭了全船的船员,大副斯达巴克是理性的自我的象征,一直试图在白鲸和亚哈之间进行调停。再如对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的种种解读中,精神分析占有显著的比例,马洛被视为自我,疯狂的库兹是本我,刚果之行因此被视为自我的寻找之旅。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结合起来,开创了文艺心理分析之先河,为文学批评理论打开一条新的道路。但是,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把它当做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动力,从而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泛性理论将生物学上的性本能抬高为人类原动力,甚至是改变个人命运、决定社会进步的永恒力量,认为梦中的一切都与性本能有关,将大部分的梦都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这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也导致了他与合作者荣格、阿德勒的决裂。

二、荣格与原型批评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认为在梦中出现的不仅仅是性的意象,还包括了神话意象。荣格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层:个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能被认为是一种自在的实体,它仅仅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以特殊形式的记忆表象,从原始时代一直传递给我们,或者以大脑的解剖学上的结构遗传给我们。个人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绪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种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神话形象,每一个意象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记载着人类祖先的悲欢之情和集体记忆。原型世代相传,从一个人出生伊始就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解读艺术作品时,不难发现不同时空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使用相同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是人类文学整体的模式、程式和原型象征。荣格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其进行加工制造,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2]。因此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又被称为“原型心理学”。

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也提出了不同的释梦理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原始的无意识的形态,通过遗传逐渐潜入人的心中,它通过梦、幻觉、想象和象征得到表现。个人和精神病患者可以通过梦和幻觉认识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的梦和幻觉则揭示人类共同普遍的深层意识心理结构。这种梦的象征意象中的共性正是原型批评家研究的焦点。

第一个系统地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用于文学的是英国人莫德·博德金,美国学者莱斯利·菲德勒对原型理论的研究同样受到荣格的启发。1957年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的经典著作《批判的解剖》横空出世,原型批判正式崛起,文学批评的地位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文学作品的附庸,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弗莱公开宣称,他的原型理论就是受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启发创建的,因此他把自己的原型批判理论也称为荣格的批评理论。原型批判如今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点上荣格功不可没。

三、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文本

同弗洛伊德一样,拉康也相信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意识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混乱无序的,里面充满了本能欲求和被压抑的欲望,而拉康认为无意识是有序的,就如同语言的结构一样,可以加以系统的分析。

拉康将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想象阶段、象征阶段和真实阶段。在这一模式中,语言塑造了并最终组织了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因此也塑造了我们的个人身份。

第一阶段,即想象阶段又分为想象(从出生—6个月)和镜像(6—18个月)两个时期。在想象时期,婴儿本能地认为自己与母亲浑然一体,精神上处于一种无限满足、快乐的理想状态。到了镜像时期,婴儿似乎通过母亲看到了自身的形象。尽管还无法自主管理,自我控制,但开始意识到自身是与母亲分割的独立个体。因此,从这一时期起,婴儿原有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幻象被打破,并逐渐意识到某些物体——如身体的废弃物、母亲的声音和乳房都不再与自身浑然一体,而是独立于自身而存在的。这些独立于身体之外,打破了原先完整幻象的物体离婴儿渐行渐远,从精神上象征着婴儿后天追求完美状态的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失与遗憾。镜像阶段并不限于婴儿时期,而是代表了永久性的主体的结构性矛盾。

一旦意识到自己是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再也不可能回到想象阶段初期幻象中与母亲不可分割的状态,婴儿便进入了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象征阶段。在这一阶段,父亲取代了母亲的重要地位,引领着婴儿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离开了母亲,只有语言才能确定自身独立的身份,形成独立的心理、人格。

拉康认为恰是语言首先造成了我们的破碎感。他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原则,宣称我们通过差异区别声音和单词。理解并掌握差异概念可以使我们成功地度过象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学会了区分性别,而这一区分是建立在差异和缺失的基础上。男孩女孩通过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而了解自己是什么,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破碎的个体,永远也不可能再经历想象阶段中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完整与快乐。

在拉康的理想中,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生生活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真实阶段。与想象阶段相比,真实阶段不仅象征了心理上的圆满与完美,代表了精神世界中我们身为人类永远缺失的那一部分,它也象征着物质世界中一切我们拥有的与缺失的东西。然而,这个阶段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毕生遥不可及的。人在婴幼儿时期从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的那一天起便再也无法回复到想象中那圆满、完整的状态。人类个体在彼此对比间发现的由差异导致的缺失,便注定了人生与自我总是破碎的,不完整的。

拉康理论的核心是缺失与破碎。拉康在审视文学作品时所关注的恰是这种破碎,这个分离的个体。拉康认为文学作品有可能捕捉到(哪怕只是暂时的)我们希望回归到想象阶段重新获得完整感的欲求。文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捕捉到那一瞬间的愉悦、恐惧或欲望,这些来自我们无意识的深层,在我们无法区别真实阶段的种种形象时,令我们想起那完美一体的时刻。这种愉悦时刻在莎士比亚、乔伊斯等人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拉康的后精神分析文本阐释不是对已有理论的应用过程,而是把文本作为客体对象,通过文本中人物心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发现”精神分析的证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著名的两部作品是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艾伦·坡的小说《被窃的信》的分析,前者立足于对精神分析学范畴和体系的辨析,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后者则相对地向文学作品的叙事原理方面倾斜,对作品中人物与结构进行分析。拉康认为作家、艺术家是一个分裂的主体,他们比常人更敏感、更深刻、更痛苦地感受着自己的分裂,因此比常人更强烈地渴望拥抱那一开始就被排斥了的完满,渴望复归自己最本真的存在。创作中的作家、艺术家于忘我的创作状态中所表现出的癫狂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他追问自己存在之欠缺的过程,和癔症患者一样,他的追问和追寻也采取幻想的形式。不同于临床癔症患者的地方在于,作家的幻想不是纯粹的幻想,因为这种幻想不会生于无形而又消弭于无形,它会形成一个物质的结果,那就是文本。从精神分析学上说,这个文本就是作者为了表现那个不能到达的原初能指所诉诸的次生能指[3]。

拉康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拓展了思维空间,推进了文艺理论的新发展。当代西方文论中的结构主义理论、精神分析学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读者批评理论、症候阅读理论中,几乎无一不与拉康的理论直接相连。拉康用结构主义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创立的结构精神分析学,在精神分析学界和文学批评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途径,打开认识人类心灵的一扇窗户,无论以后的精神分析家如何批判弗洛伊德,无人放弃他的无意识理论。从无序到有序,从个人到集体,无意识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心理学范畴,对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车文博.透视西方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3.

[2]张中载.原型批评[J].外国文学,2006,(1).

[3]马元龙.作者和/或他者:一种拉康式的文学理论[J].外国文学,2006,(1):73-74.

推荐访问: 扬弃 无意识 其对 理论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