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

时间:2022-05-12 08:55:03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本文在明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应由节约型工业扩展到节约型服务业,使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服务业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未来经济发展的双动力,同时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为完成目标所应进行的整体规划的编制要点、编制要求和整体规划内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规划

前言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一般指的是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环境污染的最低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是指武汉城市圈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和节约型服务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实现服务业最小成本最大收益,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同步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的产业链的服务产业。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出台相应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武汉城市圈域“8+1”城市的联动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进一步攀升,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成为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武汉城市圈现已具备支撑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区位、市场、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武汉城市圈应紧密围绕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规划,以大力推进节约型服务业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成为加快实现城市圈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课题和重要途径。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一)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定位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与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差距,决定了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增长空间,且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武汉作为城市圈中最具实力的城市,其节约型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其他8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因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应由节约型工业扩展到节约型服务业,使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服务业共同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双动力,且通过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服务业的错位发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快提升节约型服务业在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更要提升节约型服务业在服务业发展中的构成比例,使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服务业在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并重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与节约型工业的发展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从而使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不仅走在湖北省前列,更要在我国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二)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目标

1.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武汉城市圈而言,“十二五”时期也是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宏观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正向内需拉动战略转型,武汉城市圈区位居中,市场辐射能力强,在国家转型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从承担国家战略任务来看,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这两项先导性和战略性改革使命的先行先试叠加,武汉城市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从发展态势来看,经过几年持续快速发展,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已形成进位和跨越态势。因此,影响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目标设定的主要因素应考虑武汉城市圈要在我国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要求,同时考虑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历史趋势等因素。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总体发展目标设定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规律,将传统的服务业发展战略调整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将“节约型”的思想融入到服务业发展的整个轨道中,将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在服务业领域最大程度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具体目标。通过大力推进节约型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服务功能,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形成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格局。

规模进一步扩大。引导推进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节约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构成比例,促进节约型服务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规划期内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2%以上,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保持在30%和60%以上,人均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保持或超过7000元,节约型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武汉城市圈总就业人数和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保持在24%和60%以上。

结构进一步优化。武汉城市圈应加大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节约型”改造力度,同时重点引导推进更为符合节约型服务业导向的金融、物流、科技、旅游、信息、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从而在实现节约型服务业规模和质量快速扩张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

布局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武汉市在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引导推进节约型服务业在整个城市圈范围内均衡布局,改变以往武汉市一城独大、一强多弱的局面。同时,促进节约型服务业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增强中小城镇服务功能,完善农村服务网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此外,大型节约型服务性企业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比较突出,能培育和扶持在全国和湖北省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节约型服务品牌企业。

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整体规划

(一)整体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1.制定总纲。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当务之急应站在“8+1”武汉城市圈全局的高度,修编制定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整体规划,为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制定总纲。

2.编制指导目录。武汉城市圈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结合本城市圈具体实际,拟定具有本城市圈特色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

3.明确发展重点。武汉城市圈应在编制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下明确自身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推动节约型服务业与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水平。

4.加大推动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力度。结合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出台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编制重大节约型服务业发展项目研究报告,充实节约型服务业项目库,通过招商引资或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资金投向节约型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以项目推动节约型服务业发展。

(二)整体发展规划编制要求

1.综观全局。编制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整体规划,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站在武汉城市圈全局的高度,综合考虑各城市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使得“8+1”武汉城市圈全局一盘棋,形成9城市节约型服务业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2.重视局部。武汉城市圈应结合各城市实际做好局部规划,搞好局部,使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8+1”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应擦亮城市名片,围绕自身特色,从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着手,开动脑筋,选取最适合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突破口,积极促进节约型服务业发展。

3.综合考虑“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规划的编制要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关于“节约型”这一理念与核心的要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上是一个资源节约和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编制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整体规划,应立足于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最大程度资源利用和节约的基础上,寻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之道。

4.切实体现节约型服务业节约性、知识性、生态性、带动性的特征。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整体规划的编制要在这“四性”上做足功课,因为只有满足了这四个基本特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型服务业。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应该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方面来寻求突破,综合衡量服务业发展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的知识性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整体发展规划内容

1.梯次发展。鉴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武汉城市圈应形成梯次发展的格局。第一梯次是武汉市。武汉市的城市化率较高,各项经济指标占城市圈的比重是最高的,龙头地位不容置疑。第二梯次是黄石市、鄂州市。这两个城市是除武汉市外城市化发展步伐最快的两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三梯次是仙桃市、潜江市。这两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工业化发展态势趋好。第四梯次是孝感市、天门市、咸宁市、黄冈市,这四个城市经济实力较弱,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高。尤其黄冈市是圈内人口最多的城市,2009年常住人口达668.64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930元)和人均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2072.71)均为城市圈内最低。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应认识到自己所处层次,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出台适合自身的发展政策,梯次推进,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2009年,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和人均节约型服务业生产总值分别见表1和图1。

2.突出龙头。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龙头城市—武汉市。武汉市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商业辐射广。2009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64.09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781.21元,是城市圈总体平均水平的1.91倍,是城市圈内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低的黄冈市的4.68倍(见图2、图3)。因此,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应突出其龙头作用,做好规划,充分利用要素聚散优势,巩固发展大交通、大流通,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及辐射力,努力把自己建成为武汉城市圈中节约型服务业中心,为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

3.错位竞争。按纳什的均衡理论,圈内城市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不合作的竞争策略会导致博弈双方陷入“囚徒困境”;相反,若各城市选择产业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则可以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应各有侧重,形成错位竞争的有序局面:除武汉市之外,黄石市与鄂州市两市较圈内其他城市而言有着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因此两城市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策略可以定位于节约型工业的服务分离,即在大力发展节约型工业的同时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环节分离开来,促进其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通过节约型服务的发展又反过来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努力形成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服务业齐发展的良好局面。仙桃市和潜江市工业发展态势趋好,但消费市场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尚不够理想,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偏低。2009年,两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城市圈平均水平低了2064.26元和3224.15元。因此,仙桃市与潜江市两市的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应致力于在积极发展节约型工业的同时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展壮大各类消费市场,积极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大力发展节约型消费服务业,从而推动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孝感市、天门市、咸宁市、黄冈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近几年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孝感市的董永故里游、天门市的茶圣陆羽故里游、咸宁市的温泉旅游、黄冈市的李时珍故里游与红色旅游等等,在社会中都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因此四市可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发展节约型旅游服务业,同时努力扩大自身经济实力,做好针对武汉辐射的产业对接,共同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

4.重点突破。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应选择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在“节约型”方面下大工夫,积极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住宿和餐饮娱乐业、信息业、文化业等产业,努力践行“节约型”发展要求,初步形成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的新局面。同时在各重点领域里加快一批重大节约型服务业项目的建设,积极培育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较为完备的项目储备库,重点推进一批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形成节约型服务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综上,城市圈中,武汉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但是在资源节约方面还很欠缺。再加上其他8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所以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应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且又更为符合节约型要求的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行业实施重点突破,促进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新娥,张兆曦.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研究[J].财会通讯,2011(6)

2.赵新娥.节约型服务业的基础理论探讨[J].商业时代,2011(2)

3.赵新娥,郑园.我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0)

4.冯璐,黄东升,彭贤则等.基于循环经济的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5.张菊萍.2009年武汉城市圈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09/08528088137.shtml,2011-5-3.

6.武汉城市圈发展论坛共探两型社会建设科技支撑作用[EB/OL]./politics/2010-10/27/c_12708501.htm,2010-10-28.

9.邓明然,刘加顺.关于在湖北组建三个城市经济圈的构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6(2)

10.邓明然.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建设思考[J].理论月刊,2005(12)

11.邓明然,刘加顺.加速武汉城市经济圈整合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12)

12.刘威,周石.总部经济与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合作研究[J].武汉金融,2010(8)

推荐访问: 武汉 发展规划 节约型 服务业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