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内蒙古林西县大乌兰银多金属矿勘查区

内蒙古林西县大乌兰银多金属矿勘查区

时间:2022-05-11 17:15:03 浏览次数:

摘要:内蒙古林西县大乌兰银多金属矿勘查区处于区域著名成矿带内,勘查区矿(化)体数量较多,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对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提出进一步找矿工作方法。

关键词: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工作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乌兰银多金属矿勘查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林西县境内,勘查区面积25.52平方公里,自2006年起断续进行普查工作,但总体工作程度较低。现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查区以往工作成果,对勘查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及进一步工作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区域地质背景简述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兴蒙造山系(Ⅰ级),大兴安岭弧盆系(Ⅱ级),锡林浩特岩浆弧(Ⅲ级)。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是内生金属矿产成矿有利地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统林西组、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新民组、上统满克头鄂博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其中,林西组为区域成矿有利地层。

区域构造活动频繁,由于地层出露不连续,褶皱构造不明显,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其次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构成了区域的主要构造格架,控制着区域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矿产的生成。区域矿产主要受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为区域主要控矿构造。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剧烈,侵入岩较发育,多以岩基形式产出。主要为晚二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早侏罗世钾长花岗岩、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晚白垩世花岗斑岩等。

勘查区所处区域为黄岗铁、锡、铜、铅、锌成矿带,成矿带内工业矿床众多,矿点、矿化点更是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成矿带之一。

勘查区附近分布有小型矿床1处,矿点26处,矿化点13处。主要矿种有铁、锡、铜、钼、铅、锌、银等。矿体主要受北东、北西及东西向等断裂构造控制。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

(一)地层

勘查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古生界上二叠统林西组、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和新生界第四系。

1、上二叠统林西组

少量出露于勘查区南部,地层走向北东5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60°—80°,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粉砂质板岩,由于受到岩体的侵入作用,岩石已强烈角岩化。

2、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

少量出露于勘查区南部,总体近东西向展布,岩性主要为黄褐色流纹岩,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为石英,基质为隐晶质。

3、第四系

由黄土状亚砂土及坡洪积砂砾卵(碎)石层含粘土夹碎石透镜体组成,分布于矿区内坡麓坡脚地带和矿区内山地谷地之中。

(二)构造

勘查区内地层褶皱构造不明显,断裂构造较发育,按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矿化蚀变带及脉岩充填。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是本区形成较早的断裂,主要分布于早侏罗世花岗岩中。带内常发育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赤铁矿化,局部见构造角砾岩。部分断裂构造被后期脉岩充填。

北东向断裂构造:其形成晚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主断面倾向北西,倾角较陡。断裂构造带一般为黑绿色构造蚀变岩,蚀变矿化为绿泥石化、硅化、赤铁矿(镜铁矿)化。

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本区形成最晚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等,构造带宽从几厘米至十几米,延长几十米至百米。构造带见灰绿色热液蚀变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矿化主要为褐铁矿化、镜铁矿化,局部有锡、钼矿化。

总体上看,各方向断裂构造均具含矿性。

(三)侵入岩

勘查区侵入岩大面积出露,其侵入时期为侏罗纪。依据侵入关系、岩性特征及岩浆演化等,本地区共发生两次岩浆侵入作用,第一次为早侏罗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第二次为中侏罗世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和中粒二长花岗岩。

(四)物、化探异常特征

1、物探异常特征

通过1:1万比例尺的高精度磁测扫面,圈定五处磁异常,整体形成两个规模较大的异常带。其中,一个为贯穿勘查区的北东向异常带,寬约1公里,长约7公里,为一低缓异常带,异常值一般为0—60nT,局部最高值达260 nT,北西伴有负磁异常;另一个异常带位于勘查区南东,呈北东向弧状展布,宽500米左右,长约4公里,异常值一般0—120 nT,最高值达320 nT,该异常梯度较陡,连续性好,异常中心明显,两侧伴有负磁异常。

综合分析推断,两异常带均为构造引起,与成矿关系密切。

2、化探异常特征

勘查区进行了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40处,其中Au异常12处,Ag异常22处,Pb异常23处,Zn异常26处,Cu异常13处;圈出Ag、Cu、Pb、Zn等中温元素组合异常20处,W、Sn、Mo、Bi等高温元素组合异常11处。其中, Ag、Cu、Pb、Zn等中低温元素组合异常中铜、铅、银吻合程度较高,面积大,且分布较集中,与北西向矿(化)体相吻合;W、Sn、Mo、Bi等高温元素组合异常中W、Sn异常套合较好,异常面积较大,浓集中心和分带性明显。化探异常对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矿(化)体地质特征

目前,勘查区共发现银、铅、锌、铜、锡、铁等矿(化)体近百条,其中,有用元素品位达到边界品位以上的矿(化)体38条,根据矿化体、物化探异常分布及特征,划出5个重点工作区。

主要矿化体特征如下:

17号矿体:位于Ⅱ区东北部,为一铁矿体,总体为不规则脉状,局部有膨大、狭缩及分支,总体走向北东5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地表出露长约150米,宽1~5m。地表捡块样铁品位:TFe 48.75%、mFe 35.38%。

33号矿体:位于Ⅴ区中部,矿体赋存于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岩中,围岩为中粒二长花岗岩,地表由7个探槽控制制长300m,宽0.7~3.3m,总体走向约120°,倾向南西,倾角约70°~85°。地表矿化有锡、铜、锌、铁,刻槽样平均品位:Ag11.7g/t、Pb0.08% 、Zn0.42%、Cu0.29%、Sn0.35%。深部由4个钻孔控制长度100m,控制垂深150~260m。钻孔见矿厚度1m—2m,平均品位:Ag57.9g/t、Pb0.51% 、Zn4.63%、Cu0.12%、Sn0.52%,初步分析,该矿体延长较稳定,找矿前景较好。

38号矿(化)体:位于Ⅴ区东南部,为验证激电测深所发现的隐伏矿体,矿体赋存于伪厚近50m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岩中,围岩为中粒二长花岗岩。该矿体由3条平行脉构成,两侧为锡矿体,中间为锌矿体。38-1号脉伪厚1m,品位:Sn0.22%;38-2号脉伪厚2.9m,平均品位:Pb0.14% 、Zn0.60%;38-3号脉伪厚2m,平均品位:Sn0.56%。该矿体为单钻孔控制,形态、产状不明,矿体处于正、负磁异常的梯度带,与化探异常基本吻合,所赋存的蚀变带厚度较大,综合分析,找矿前景较好。

四、 成矿条件分析

根据区域矿产地质资料及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综合分析,勘查区成矿条件较好。

(一)勘查区所处区域成矿带:索伦镇—黄岗铁(锡)、铜、锌成矿带(Ⅳ61),黄岗铁、锡、铜、铅、锌成矿带(Ⅴ61-4)。成矿带内工业矿床众多,矿点、矿化点更是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其中,大型矿床主要有黄岗梁铁锡矿床、大井子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白音诺尔铅锌矿矿床、浩布髙铅锌多金属矿床等。勘查区附近分布有小型矿床1处,矿点26处,矿化点13处,其中,小型矿床宝盖沟锡矿床位于勘查区北西约5km处,矿床地质特征较与勘查区较为相似。由此可见,勘查区处于区域成矿有利位置。

(二)勘查区出露有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该组地层不仅是矿液运移、沉淀的有利场所,同时其所含成矿元素丰度高,对促使含矿热液中有用元素进一步富集和成矿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林西县大井子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即赋存于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可见,勘查区具备了成矿有利的地层条件,

(三)勘查区内构造活动频繁,断裂构造极其发育,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含矿物质来源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及储存空间等必要条件。

(四)勘查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具多期次活动特点,为内生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温度及成矿物质。在岩体边部与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接触带上,常具有硅化、角岩化及褐铁矿化等蚀变,表明岩浆活动对区域岩石及矿物组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金属矿物的富集成矿。

(五)勘查区已发现大小矿(化)体近百条,部分矿化体规模较大,有用元素品位较高;区内化探异常众多,化探异常与主要矿体吻合较好;区内有两个规模较大,形态较规则的带状磁异常。这些都显示了勘查区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

综上所述,勘查区处于区域成矿有利位置,具备成矿有利的地层、岩浆岩及构造条件,有较好的矿化体及物化探异常,成矿条件较好。

五、成矿规律

(一)勘查区断裂构造发育,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较明显,勘查区北部和南部含矿构造特征有所不同。

在勘查區北部,含矿构造走向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及近南北向较少,单个矿(化)体规模一般不大,多呈扁豆状、透镜状或串珠状产出。部分地段矿(化)体分布较密集,由西向东,总体形成走向近东西转北东的矿化带,宽0.5—1公里,总长度约7公里,处于正负磁异常的梯度带,与磁异常基本吻合。

在勘查区南部,含矿构造走向以北西向为主,矿(化)体呈脉状或扁豆状、透镜状,主要分布于Ⅳ区、Ⅴ区,部分矿(化)体延长较稳定,达300米以上。

(二)勘查区矿化组合大致可分为三类,组合类型与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铁锌矿化组合:该类型矿(化)体在勘查区分布广泛,主要赋存于勘查区北部的北东向或近东西向含矿构造中,南部北西向构造有也有分布。金属矿物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闪锌矿, 其中,磁铁矿主要以透镜状或囊状体形成局部富集。在地表和浅部,除部分透镜状或囊状磁铁矿体铁品位较高外,多数矿(化)体品位不高,矿化较不均匀,锌品位多在0.1%~1%,全铁品位多在5%~20%。目前,该类型矿(化)体工作程度较低,未施工钻探工程,深部是否进一步富集或存在垂直分带而发生组分变化有待进一步工作查明。

2、铅锌银矿化组合:主要赋存于勘查区南部和中部的北西向含矿构造中,该类型矿(化)体在勘查区南部的二叠系林西组与中侏罗世侵入体接触带分布较集中,规模相对较大。

3、锡铜锌多金属矿化组合:该类型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勘查区南部北西向构造中,部分矿(化)体规模较大,并有隐伏矿体存在。金属矿物主要有锡石、闪锌矿、黄铜矿,其次有方铅矿、辉钼矿等,局部有萤石共生。

综合分析认为,勘查区北部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含矿构造为寻找铁锌组合类型矿体的主要方向,勘查区南部北西向含矿构造为寻找铅锌银及铜、锡、钼、钨等多金属矿的主要方向。

六、找矿方法探讨

找矿方法的选择对提高找矿效果至关重要。目前,普查工作多采用地质填图、物探、化探与探矿工程(槽探、钻探)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化探扫面工作,根据其成果缩小找矿靶区,然后对靶区进行物探扫面,对主要矿(化)体及物化探异常施工槽探、钻探工程。有时还要进行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对成矿远景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导钻探工程部署。化探工作一般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主,比例尺一般为1:1万或1:2.5万;物探工作主要为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激电中梯测量,比例尺一般为1:1万。这一常规程序总体上是比较科学的,但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矿床类型、构造特征、有用矿物特性及矿(化)体形态、产状等因素,有针对性的部署各项工作才能达到以最少投入、最短时间取得最佳找矿效果的目的。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矿产普查的最基础性工作,通过该项工作可全面了解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地表矿(化)体数量、分布及矿化蚀变特征,初步分析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等,对找矿远景做出初步评价

化探扫面工作可全面了解区内各种元素的富集程度、分布特征,对缩小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第四系覆盖较厚且对面积较大的地段,指导意义不大,应适当放弃。

磁法扫面工作成本较低,如果勘查区面积不太大,最好全面进行,如果是磁铁矿矿床,可作为较直接的找矿手段,如果是其它矿床,可做为岩性界限及构造特征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

激电中梯测量主要用于指导寻找金属硫化物矿产或与金属硫化物共生的其它矿产,如果主攻矿种不是金属硫化物,也没有金属硫化物与之共生或伴生,则没有指导意义,如产于石英脉中的钨、锡矿产。部分矿种本身不是金属硫化物,但它的富集往往与金属硫化物密切相关,如蚀变岩型金矿往往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富集程度正相关,激电异常也可有效指导找矿工作。另外,激电中梯测量在应用上还要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如炭质板岩极发育地区往往引起较高的激电异常,若其极化率高于矿体极化率则会对找矿产生误导。

根据上述分析,在对找矿方法的选择运用上,首先要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有用矿物物理特性等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选择工作手段、方法,才能达到高效低耗的找矿效果。

目前,大乌兰银多金属矿勘查区已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大部分地段进行1:1万磁法测量,有两个重点工作区进行了1:2千地质填图,主要矿体施工了少量槽探、钻探工程。根据勘查区成矿规律及以往工作程度,对进一步找矿提出以下分析及建议。

(一)目前,两个重点工作区已进行了1:2千地质填图,通过填图,进一步发现了新的矿(化)体,对成矿规律及矿体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对进一步找矿工作起到主要指导作用,可见,1:2千地质填图作用不可忽视,建议对其它重点工作区进行1:2千地质填图工作。

(二)根据勘查区成矿规律,勘查区北部以铁、锌矿化组合为主,矿(化)体多不规则呈脉状、扁豆状或串珠状,金属矿物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闪锌矿,围岩主要为粗粒钾长花岗岩。矿(化)体数量众多,总体形成近东西向—北东向矿化带,矿化带与圈定的磁异常基本吻合。目前发现的矿(化)体地表有用元素品位较低,不能形成工业矿体,深部是否存在有用元素进一步富集或存在垂直分带而形成其它矿体是评价该类型矿(化)体找矿远景的关键。根据矿(化)体赋存环境及有用矿物物理特性,磁异常及激电异常对找矿均具有指导意义,建议下一步找矿工作首先选择有利地段,垂直矿化带测制2条点距20米综合剖面(地质、化探、磁法、激电中梯),针对激电异常进行激电测深,综合分析各类异常的套合情况及相互关系,然后以钻探工程进行深部验证,如果验证那类异常与矿体关系密切,再在综合剖面两侧测制两条单项(磁法或激电中梯)剖面,并以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

(三)勘查区南部的北西向矿(化)体,成矿元素主要为铅锌银铜锡,其中,铅锌银铜均以金属硫化物形式存在,锡虽不是硫化物,但它与闪锌矿、黄铜矿等共生或伴生,根据有用矿物物理特性,采用激电中梯测量指导找矿较为理想。建议对南部两个重点工作区进行1:1万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再针对主要异常进行激电测深,然后以钻探工程进行验证。

(四)位于勘查区东南部规模较大的带状磁异常,地表虽未发现与之对应的矿(化)体,但应对异常进行验证,寻找隐伏矿体。首先选择磁异常值较高位置测制一条点距20米的磁法、激电中梯组合剖面,一方面对磁異常进一步验证、定位,另一方面看有无对应的激电异常,然后以钻探工程对异常进行验证。

以上工作方法的选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少量的投入对勘查区找矿远景做出进一步评价,为进一步工作指明方向,特别是综合剖面测量突出代表性,特征相同的矿(化)体或找矿信息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减少无效投入。

推荐访问: 乌兰 林西县 内蒙古 勘查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