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终身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终身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时间:2022-05-07 08:55:03 浏览次数: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合区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文章就六合区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现代农民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终身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合区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市委、市政府跨江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解决我区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和滞后的问题,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近年来,六合区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工作,实施市委、市政府跨江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区委、区政府对接跨江发展的任务,在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现代农民过程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给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更为全区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继续将这方面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扩大成果,提升质量,有必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

现状的透视:分散——无法形成社区教育工作合力

1.分散培训,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为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全区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坚持开展符合本部门特点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能够针对在家种地、工厂上班、外出务工、个体经营、创办企业等各种不同农民群体多样化教育培训的需求,分别设计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方案,安排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方式,坚持做到哪里有农民,相应的教育培训就服务到哪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培训,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训。全区教育、农林、科技、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能坚持把农村成人教育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成果。各部门长期坚持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经纪人培训、农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教育等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阵,培训工作互相交叉,没有形成群体性的合力。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增加了农民的培训负担,也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和积极性,不能产生培训的最大效应。

2.分散管理,削弱了管理的效能

全区教育、农林、科技、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均有各自的职能和工作目标,但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方面,却都有着共同或相似的任务,都在进行着本部门的垂直管理。如教育系统,每个镇的中心学校有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有专职的成人教育辅导员和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校舍和设施设备,他们接受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完成所布置的各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同样,农林部门管理各镇农业办公室和农业中心、科技部门指导各镇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农技协、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各镇劳保所、区妇联指导各镇妇联等,各部门都在自上而下地完成着自身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发挥着成人教育功能的优势,从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落实着区委、区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八件实事。但这样在管理工作不能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不能实现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理想目标。

3.分散投入,消耗了经费的效益

由于全区教育、农林、科技、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之间各自独立,各自管理自己的下属部门,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方面,各自进行着相似或相同的管理、指导和投入,进行着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重复劳动和重复投入,不能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在刀刃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观念的转变:改革——探索部门协作培训的途径

1.发挥优势,培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近年来,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实际工作中,在现有行政和管理体制下,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主动发挥本部门的优势,创新思路,勇于实践,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区教育局组织安排了14个镇成教中心校对农民进行水产养殖、奶牛饲养、家禽饲养与防病治病、经济林果的栽培、雨花石综合利用加工、蔬菜新品种推广以及病虫害防治、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项目的培训。区农林局组织安排了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上网培训和“一村一品”工作等。区科技部门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和远程教育试点等工作,仅2006年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5期,受训11000人次。马鞍等镇申报新的技术培训教学点9个。在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开展的科普惠农行动中,竹镇羊业协会第二次获得中国科协的表彰。区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组织落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发布用工信息和开展“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等工作,2006年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75万人。各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每年的工作目标,认真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全面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借助外力,培训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

全区各相关部门在发挥本部门作用、利用本地和本部门的优势,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同时,能够拓展思路,求实创新,借助外力来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成效。区教育局在区教育培训中心校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该项目是经国家教育部同意,由中央电大组织实施,依托全国电大系统,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2005年开办以来,已招收3届学员250余人。同时举办了由中央电大管理、由东北农业大学等三所名校承担的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已招收专、本科共17个专业400余名学员。2007年4至7月与区委组织部在区教育培训中心校共同举办了近300名“村村通”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操作员培训,从而使“村村通"32程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了全面实现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工作的开展。区农林局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和科技部门的农科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来我区为各镇的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讲座,他们深入田

间、农家、养殖场等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指导。区科技部门坚持抓好“百名专家进百村暨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到2007年,全区共有三批22个村作为帮扶村,签定帮扶协议,专家深入田头指导、举办培训班、现场答疑、电话咨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专家进村受到了村干部和农户的欢迎。各相关部门积极引进外部优质培训资源,为我区所用,从而提高了培训的层次和水平。

3.拓展思路,培育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培训环境

基于上述的实践和认识,区教育局2007年4月和6月两次会同区农林局分别在区教育培训中心校和职业教育中心校,召开农科教联席会议,共商联合培训工作。初步确定程桥、新簧、玉带、新集和瓜埠等5个镇作为试点,各镇分别选定培训项目,由教育和农林部门共同组织农民培训工作,各自提供本部门的优质资源,实行强强联合,共同发挥优势,进行横向联合的有益尝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区教育局于2007年上半年还联合区有关部门、镇政府等,分别在横梁、新簧等镇举行了创建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市级镇(社区)教育中心现场会。这些对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将产生积极的启示作用。

对策的落实:整合——建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综合管理机构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质量和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工作质量,在这项工作上有新的突破,我们就应该联合行动,集中管理,各部门之间进行横向联合、内联外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放大、效益共赢;就应该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优势和资源,加强合作与联系,尽可能地避免重复投资与重复劳动;就应该构建合理高效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成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统筹管理机构——社区教育中心。

六合区从2007年开始,以街(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尝试成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该中心由镇党委、政府牵头,会同教育、农办、农林、劳动保障、科技、工青妇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推进终生教育,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工作列入各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全区和各街(镇)实际的目标和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成果。社区教育中心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或遇到特殊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力争打破条块分割、单兵作战的局面,尽可能地使各部门在一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齐抓共管、整体互动、步调一致,集中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经费,坚持争取整合效应的产生,积极探索多部门协作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途径。

六合区先后在玉带、新簧、横梁镇原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领导小组的基础上,2007年在全区率先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为正、副主任,教育、人事、民政、文化中心、农业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科协、劳动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15人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由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副校长担任正、副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各村(居委会)分别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和主任担任正、副组长,接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负责本村(居委会)内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一年多来,这3个镇社区教育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办学,资源整合,负责管理各部门和各村(居委会)的教育、培训、学习活动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开创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现正在向全区其余的11个街(镇)推广。

2.建设农村社区教育综合性师资队伍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是科技兴农的带头人,而且是创业致富的先行者。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来适应和满足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因此,各部门就有必要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共同组建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合理利用师资队伍,并尽可能地放大其功能。师资队伍可以由这样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各相关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让其承担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他们具有专职教师的性质;二是聘请企事业单位优秀的热心成教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农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和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养殖、种植、经营等“大户”,他们具备社会兼职教师的条件;三是省、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省、市教育讲师团成员。将各系统选定的师资,进行优化组合,集中建立师资档案,确立师资人才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调整和充实,确保能长期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玉带、新簧、横梁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和他们的档案,统一安排教师进行社区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成员都是教育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镇政府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教师等,他们具有专职教师的性质,担任日常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同时各镇社区教育中心分别聘请镇内兼职教师15人以上,另分别与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奶业集团、区科技局和农林局等有关专家长期保持联系,不定期地约请他们讲课和进行现场指导。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开展的培切I和根据居民文化、健康、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的培训,在利用专职和兼职教师培训的同时,还与有关高校、企业等单位联合办学,借助外力,壮大师资队伍。如玉带镇社区教育中心与大厂电大合办化工中专班,与南汽集团培训中心联合进行汽修培训等,既解决了毕业生求学和劳动力转移等需求困难,也解决了师资问题,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构农村社区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体系

为了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都有经费使用计划,各自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经费投入,因此各自上下一条线,分头投入,单独使用,力量分散。这样必然使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使用起来捉襟见肘,彼此都感到力不从心。实践要求我们,应该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农村成人教育社会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在加大省、市、区经费投入的同时,做到集中、统一、合理地使用经费。避免重复投入、各行其是、无谓浪费。

玉带、新簧、横梁镇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后,镇政府在原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基础上,都再次加大投入。仅玉带镇就一次性集中资金15万元改建原有基础设施并添置设备,按市级社区教育中心标准进行扩建。同时,为了保证社区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能正常开展活动,镇政府继续坚持严格执行苏政发[2006]26号文件精神,按全镇人口人均一元人民币的标准拨付成人教育培训经费。现在以成教中心为依托的社区教育中心内,集党校、文化服务中心、劳动力培训基地、家长学校、科普活动中心等为一体,集中开展各类培训。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投入,又加强了统一管理,也能使各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延伸的平台。

2008年7月,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从2008年起,全面推进省、市、区级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全区街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变”,“形成以区职教中心、区成人教育中心为龙头,街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村民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并且从2010年起,“区财政按人均一元标准安排成人教育经费,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使用。各街镇也要以每年人均一元标准安排成人教育经费。”

2010年,是六合区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奋力冲刺全面达小康的决战之年,是构建和谐六合的提升之年。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利用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从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真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尽快在全区各街(镔)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管理机构——社区教育中心,构建合理高效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管理体系,加大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投入,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质量和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工作质量,全面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加速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推荐访问: 教育工作 管理体制 终身 建立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