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共性中寻求个性

共性中寻求个性

时间:2022-05-05 16:25:03 浏览次数:

一、行业共性与个性并存(2p)

2014年汽车后市场小电子产品形态多样,演绎出了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在市场方面,没有了一种产品占据绝对市场主导的格局,反而是细分类的产品开拓出了新的市场空间。在渠道方面,小电子行业可以说是多渠道并行,展示不同的精彩。由于小电子产品普遍具有购买方便、安装较为简单的特点,因此厂家对电商渠道尤为重视。从2014上半年十分火热的行车记录仪的市场表现可见一斑;另外,由于传统渠道具有的稳定性、以及品牌传播价值等特性,也使得部分厂家仍旧专注于传统渠道。同时,部分小电子产品(如车载空气净化器)因具有大众消费类产品的特点,因此这类厂家专攻网上渠道和4S店精品渠道,以期打造大众消费品牌。

2014整个汽车后市场进入低速转型发展阶段,很多小电子类产品在形态和功能方面呈现出很大程度上的同质化问题。而为了使产品更具卖点,吸引消费者,产品的功能整合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如三合一电子狗、多功能云狗、后视镜记录仪等等。尽管如此,2014年小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依旧供过于求,加上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等因素,使得2014年红海一片,价格战严重。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厂家另辟蹊径,找到了新的市场商机,如专攻4S渠道的隐藏式行车记录仪等。这也说明能满足消费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回首总结2014年汽车后市场小电子行业,可以看出:首先,整个市场的主要格局依然没变,但不乏“小黑马”出现。在这个行业有沉淀有积累的企业,其产品市场份额依旧十分可观。这不仅得益于其有多年的产品口碑价值,也在于其有更大的实力、营销推广经验;另外少许新型的小企业,因为产品的创新,契合了消费需求,找到了市场空白点,加上创新的营销模式,也尝到了甜头。从这一点来说,2015年的小电子企业,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做产品,抓质量,只有沉淀下来才有更久的生命力。同时,大企业也应该转变自身思维模式,多进行产品的微创新,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而不是“靠老本吃终身”!

第二,2014小电子产品的功能整合成为趋势之一,而这个趋势仍将延续。多功能的智能化产品符合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消费需求。以智能手机为例,一款多功能智能手机,从影音娱乐方面而言,大概很多时候可以代替手表、电视机、电脑等产品,当然是能“代替”却不能“替代”。这说明从消费者使用习惯来看,他们喜简单,便捷。因此不难得出,一款同时兼备有导航、行车记录仪、安全预警播报、倒车可视等多功能的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者青睐。2015年,如果小电子产品在功能整合、形态创新的同时,能融入一些智能化的元素,比如“语音”、“触控”甚至“智能感应”技术等等,若能使消费者的操控更加便捷、安全那就喜大普奔了。毕竟很多车载小电子产品,如多功能后视镜产品在操控上,小编始终认为缺乏安全保证!

第三,2014年车载空气净化器、车道偏离预警以及一些具备驾驶疲劳提醒等功能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这表明汽车行业围绕消费者“安全”、“环保”理念的产品会是未来市场趋势之一。2015年,这样的产品会呈上升势头,但由于消费者普遍会对这类产品认识不足,增幅不会太大。所以,这类型产品值不值得厂家作为重要分支产品加以投入和推广,各厂家应该好好考虑。同时,这类产品在渠道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可以作为企业打造大众品牌的切入点之一,而部分由于市场过于小众,应该走4S店精品渠道。

配图:多样化的小电子产品(跨版)

二、2014多样化小电子产品盘点与趋势分析

2014年,汽车后市场车载小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不同形态的产品在市场、渠道等方面演绎出行业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正所谓,以史为鉴知兴替。在此,本刊139期将盘点2014年车载小电子行业的主要几类产品,在各方面的不同表现,并据此初步预测2015整个小电子行业的发展走势。

1、多功能后视镜:持续火热且乱象丛生(2P)

引子:作为2014年下半年最为火热的产品之一,智能后视镜2015年依然会很火,但市场会比较乱,不管是产品质量、价格还是在渠道抢占方面都会是乱象丛生。

还记得本刊在128期的行车记录仪专题中,曾经提到,汽车电子一阵风的说法。这句话用在今期的多功能后视镜中依然很符合。多功能后视镜是近两年才兴起的全新产品形态。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而是行车记录仪、车载导航、倒车影像等汽车电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产品新颖独特,且是汽车内的标配,所以市场一经打开,便引得大小厂家趋之若鹜,唯恐落人后,一时间道镜、仙境、魔镜、云镜、心镜……五花八门、乱象丛生。

五花八门的后视镜.jpg

产品质量

多功能后视镜整个市场容量有限,同类型的产品多了,免不了会“乱”,而这个纷乱表现在产品质量、功能、价格、渠道等方面。笔者用心浏览了几个行业网站论坛,有关这类型的产品叫法很多,如“后视镜导航仪”、“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车联网后视镜导航”等等,仅仅是“多功能后视镜”为关键词的帖子也不少,而对于这类产品消费者看法多样:有的认为比换装专用DVD导航要简单、实在;有的觉得屏幕和按键都太小,操控起来容易发生危险;有人觉得功能多样,只是同类型产品太多,质量参差不齐,如蓝牙电话声音不清晰、记录仪影像看不清、导航地图盗版……

功能

多功能后视镜在产品功能方面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几乎不管是啥镜都集合了多种功能,包括导航、行车记录仪、倒车可视、雷达测速等等;在外观工艺上,后视镜作为原本每台车内的标配,尺寸、大小也难以玩出新花样,主界面上差不多的功能图标,相似的UI设计,让人傻傻分不清。记得笔者在2015AAITF上采访车行健杨总,他说道,2015年智能后视镜肯定是热门产品之一,但厂家用相同的方案,如果没有芯片级和高集成模块的出现,产品可能会陷入价格战。笔者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上了解到,多功能后视镜产品价格从200—2000多不等,像卡仕达的云径2促销价也达到2880元,而月销量并不理想。另外功能相对单一的纽曼329元的后视镜,月销量达到了1392件。在说明在网络渠道上,消费者购买后视镜产品仍然以价格为导向。

天猫图.jpg

渠道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多功能后视镜在渠道方面本身也有其特殊性,电商未必是好的选择。一般而言,传统的车载导航大厂家和电子厂家,会凭借自身完善的传统渠道优势和4S店的品牌口碑,来进行产品推介和落地。以卡仕达云径2来说,这款产品集声控、实景导航、手机互联、一键救援、云狗测速等16种功能于一身,最突出亮点莫过于手势感应开机,不仅操控高大上,而且非常安全;另外声控导航、接听电话以及云狗流动测速和1080P高清记录仪等功能,都让这款产品显得一点不接地气。因此,卡仕达云径2在对产品质量和功能亮点都有很高要求的4S店销售会相对更受欢迎,同时搭载其主机屏、后座娱乐等实现

多屏互动,走高端定制化路线,势将“理想车生活”的蓝图勾画到底!

卡仕达云径2.jpg

同理,传统的电子厂家,如善领汽电集团,其于2015九州展上刚刚发布的智能后视镜谍镜X750D,集成了双屏显示、高清双录、实景导航、双重预警、空气检测、手机互联六大卖点,号称“二十合一”的集大成者。谍镜X750D最别出心裁的地方是它搭载了另一个HUD显示屏,以方便驾驶者在中控台的HUD上就能获得关键导引信息、转向、道路、电子眼、当前车速等。这款产品在4S店和高端终端店应该会有不错的销量。

谍镜X750D.jpg

趋势

从上可知,智能后视镜产品除了渠道多样以外,产品功能整合和核心的差异化卖点是2015年这类产品的趋势之一。而那些没有足够研发资金和实力的厂家,产品“千人一面”,也只能走上价格拼杀的道路。

功能差异化!差异化!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得不承认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有市场。以2014年市面上比较多见的多功能后视镜为例:目前后视镜产品月销过万的沃可视道镜,它除了抓住细分市场,抢占市场先机之外,最核心的还是用户体验——同屏显示多种功能操控信息、在导航界面快捷调出影音等APP、3D实景导航等,性能稳定,操控便捷,加上独辟蹊径找到美容养护等接受度更高的终端店为渠道,这让道镜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条件。而消费电子百强企业之一的创维魔镜系列,则主打全屏显示和深厚的大众品牌影响力;兴嘉林“沃·智驾”推出贴心的用手机监控爱车的服务;德赛西威2015年主打产品后视镜一体机,采用抽拉式屏幕设计,即有一个4英寸的显示屏可以和整个后视镜“合而可分”,这样在可抽拉的4英寸的显示屏上进行功能操控,不仅更加贴合车主视野,也保证了产品的美观性和使用长久性!

沃·智驾.jpg

德赛西威.jpg

创维.jpg

除了产品应该在共性中寻求差异化之外,渠道也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的定位和卖点而有所不同,不管是线上、线下,还是4S店,终端店等。最后笔者觉得多功能后视镜在核心导航、记录仪等功能之外,还应该抓住应用,围绕“安全”“社交”等方便的应用,毕竟未来产品会走向定制化时代。如果在方向盘上安装一个无线按键来启动语音,通过语音或一键拍照、微视频等,相信这些应用对客户应该会更加有黏性。

2、行车记录仪:多元化组合传统渠道下沉(1P)

引子:2014上半年,行车记录仪可谓风光无限,后来大屏机、多功能后视镜的兴起,让行车记录仪的关注度下降很多,随后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是否要预示着行业将进入沉淀、渠道下沉的节奏呢?而专注于行车记录仪且主攻传统渠道的企业越来越少,也可以预见到2015年,行车记录仪会以多形态,多角色进行组合,而非单一的产品。

行车记录仪作为保证驾车安全的产品之一,其一直顶着政府支持的光环。在国外,比如俄罗斯等地,甚至将“车内标配行车记录仪”上升至法律法规的高度;在国内,国家最高领导人同样公开表示支持车主安装行车记录仪,而交通事故取证也可以通过记录仪影像中所得,这些都让行车记录仪承受着越来越高的使命感,唯恐不能发挥价值而惴惴不安。

有了“高贵血统”的记录仪,在2014上半年着实火了一把。在产品形态方面,有精巧时尚型、也有后视镜记录仪等。产品多采用安霸、联咏、凌阳等几家方案,且主流的分辨率是720P,能真正做到1920*1080/30FPS、60FPS甚至更高的较少,多只是鼓吹而已。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记录仪技术方面,中国台湾、韩国等地比国内整体技术水平高出不少。

安霸、联咏.jpg

目前来说,行车记录仪的价格和销量基本成反比关系,并逐渐向菱形状的态势变化。即消费者在购买行车记录仪产品时基本以价格为导向,但中高端价位的记录仪市占率正在逐步提升。渠道方面,行车记录仪由于安装简单,在电商渠道上比较畅销,其中捷渡、PAPAGO!、包黑子、中恒、大智、铁将军、纽曼、先科等品牌知名度较高;而安尼泰科、博德康、包括PAPAGO!大智、铁将军、纽曼等线下传统渠道也比较完善。尤其是近期安尼泰科举行的大型推广活动“中国好模式·盈利大风暴”引起业内不小轰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线下活动对品牌塑造的重要性。

PAPAGO!.jpg

安尼泰科.jpg

行车记录仪应该作为产品组合的功能之一还是单独的产品形态存在?2015年笔者觉得行车记录仪可能会以功能角色被整合进入很多产品之中,而若想专业做行车记录仪,则需要做好传统渠道,让产品下沉到终端,且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市场会更加客观。可能很多车主包括笔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现在很多车载导航产品、智能后视镜都有行车记录仪功能,那纯粹的,传统形态的记录仪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当然!行车记录仪最重要的是录像功能,重要的是镜头做到足够高清!这种关乎车主驾车安全的产品,不管是以单独的产品形态呈现还是以功能被整合,其市场需求会很大。

2015年行车记录仪可能不是最热门的,但是其细分的市场、变化形态的产品会有一定市场,比如满足豪车需求的隐藏式安装记录仪。产品最重要的是有卖点,能解决消费痛点,行车记录仪也不例外。如果厂家能沉淀下来,做专业的行车记录仪,塑造品牌形象,而不是只顾电商将记录仪做成快消品,那行车记录仪不管是产品角色还是功能角色都是有很大需求的。

隐藏式行车记录仪.jpg

3、车载空气净化器:要让消费者真的需要(1P)

引子:很多人说2014年整个汽车后市场行业“淡出个鸟来”,以至于行业的大佬们有暇弄出了车载空气净化器。华阳、德赛西威、好帮手、善领等企业纷纷推出了车载空气净化器。但2014这类产品市场需求并不大,即使购买的消费者或许也是图个心理安慰!

好的空气质量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气质量却每况愈下。而车内的空气质量除了会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车内的内饰、空调蒸发器、车运行本身会产生很多的污染源,而这些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车载空气净化器应用而生。从这一点来说,能解决消费痛点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市场潜力很大。

雾霾.jpg

2014年市面上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形形色色,价钱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且很多都是走网络渠道,甚至在快消品的商店里出售,因为它安装便捷,且功能比较单一。对于车载空气净化器最重要的净化功能,市面上主要的产品所采用的净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过滤式空气净化、负离子、臭氧、UV灯、活性炭和光触媒等。而在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应用中,通常将不同净化技术组合起来,搭配使用。在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效果显示方面,不同厂家在产品上做了不同的设计。其中,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LED光圈的变化来显示空气质量的变化;另有部分还搭载有相应的手机APP,比如2014年主推空净宝的德赛西威,其产品LED光圈会依据空气质量的不同而变化外,车主还能通过手机APP应用实时查看车内的空气质量,包括PM2.5、PM10以及测量时间,这样直观的净化效果显示会让车主安心不少。与德赛西威同样采用手机APP显示净化效果的还有好帮手不久前推出的Aircleve车载智能净化器,这款产品最大特色在于可以通过手机对车内空气提前进行净化,相较而言智能化很多。另外还有部分产品直接将净化装置内置在空调格,这样不需要额外在车内装上产品,使用起来方便很多。而这类型的车载净化器更加适合在4S店内进行销售,让车主在购车时体验购买。

华阳车载空气净化器.jpg

好帮手.jpg

具有未来性的空气净化器为啥在2014年销量并不大?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并未真正培育起来;另外产品净化的功效并不如商家宣传的那般强大;再者车内空调净化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净化器的需求性。

车载空气净化器是2015年的趋势产品之一,市场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不是太大,毕竟新事物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小编觉得,那些做净化器的大咖们并未将净化器作为其唯一的产品线,也不必太着急,这个市场会慢慢起来。当然,好产品永远不必担心没人买单,因为有钱、任性的大有人在。那些做车载净化器的厂家应该加强产品的体验性,比如更多与车主直接互动的活动;同时让产品的净化效果显示能更加客观、直观、权威,让消费者看得见产品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慢慢培育消费市场,让消费者真正看到车载净化器的好处,而不是厂家觉得消费者应该需要这类产品,而消费者只是图个心理安慰。

Aircleve净化开启后车内空气质量迅速好转.JPG

4、HUD:市场小众难以普及(1P)

引子:HUD抬头显示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安全性配置,但从军用转为民的时间不长,消费者认知不够,且产品有一定的技术挑战,成本较高,这些都限制了HUD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在汽车后市场HUD市场小众,普及率很低。其发展前景很难说,或许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HUD会逐步成为汽车里的标配!

2014年汽车小电子产品五花八门,HUD也成了其中一道风景。其实,在车市上,除了豪华车奔驰、宝马、奥迪和凯迪拉克等已经安装了HUD外,在普通家用轿车领域,包括纳智捷、标致、别克等品牌的部分车型上,都配备了HUD。而剩下没配备HUD的车型便成了后装厂商争夺的市场。加上那些标配HUD的车型很多只能显示车辆的相关信息,并无导航指示功能;加上HUD产品维修比较麻烦,这都给了后装一定的发挥空间。

宝马HUD.jpg

HUD一直是很多后装厂家在思考的问题,但是其发展却存在诸多难点要攻克。因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HUD产品,是利用额外的一个玻璃显示屏为媒介,来显示车辆重要的信息,而非直接将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这样,产品就需要固定在仪表盘上方,绝大多数车型的仪表盘都呈弧形,玻璃显示屏的固定是一个难题,通过吸附的固定很难确保显示屏不会掉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产品也破坏了车内的整洁与和谐。

HUD.jpg

目前后装市场也出现了一种与汽车OBD插口连接的多用型HUD,它也是固定在仪表盘,将仪表盘上的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等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实际上是映射在风窗玻璃上的全息半镜上。但其不具有显示导航信息的功能,并且质量与口碑不佳,市场容量也不大。

2014下半年,华阳和百度合作,批量化生产了HUD抬头显示器。ADAYO华阳HUD H2相比于H1整机更精巧,舍弃了H1原有的底座+裙边设计,直接使用百度造型的魔术底座粘贴,可随意轻松粘贴在仪表操作台面上任意位置。相较于市面上很多同类型产品,华阳H2在安装上更加自由、稳固,能呈现导航信息,电话提醒,违规拍照,限速提醒,目的地距离,车速显示。不过这款产品正如其宣传标语一样“便携导航终结者”,它依然是将信息在小屏幕玻璃上显示,并且还需借助手机导航,或许并不比便携式导航来得便捷!

华阳HUD抬头显示器.jpg

在后装市场,HUD一直难以产品化,虽然它具备有车辆信息、导航和安全三大功能,尤其是安全功能尤为可贵,但技术上的突破不容易。而且更加鸡肋的是,HUD功能丰富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冲突。因为其信息呈现的屏幕大小有限,如果信息太多反倒干扰视线,失去了安全性的优势。加上在强光照射下,显示屏上面的数字不清晰,这也是尚待改进的地方。整体来说,目前HUD后装市场尚不成熟,而且由于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限制,但时间内难以普及。

5、车道偏离安全预警/红外夜视仪:市场空间巨大(1P)

引子:这类产品紧紧围绕驾车安全而来,市场空间巨大。但对于国内的车主来说,普遍认识度不高,该类产品在后装市场的布局也尚未成熟。同时,车道偏离安全预警这类型产品对于技术要求很高,研发成本很大,因此至今专注于这一领域的企业并不多。而这个领域巨大的市场前景则让人垂涎欲滴又望而生畏!

在2015深圳展会上,做车道偏离安全预警这类型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而其中,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和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现场始终人潮涌动,可见大家对这类型产品的热情很高。

车道偏离安全预警.jpg

严格来说,车道偏离安全预警是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相较于汽车原有的被动安全系统,前者更具有预见性,能通过对周边行驶条件的变化以及驾驶员动作的判断,来推断车辆是否会遇到危险,一旦预判到有危险因素,便会提前做好保护措施,而不是如被动安全系统是在事故发生时对驾驶员做出保护。因此,主动安全系统对于保护车主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目前部分品牌的部分车型如沃尔沃、雷克萨斯等配备有车道偏离安全预警功能,可见前装车厂对于这项功能的重视。但毕竟标配的汽车品牌不多,留给后装很大的市场空间。

其实,很大部分车祸发生都是车道偏离原有轨迹造成的。而车道偏离安全预警功能在驾驶员车道偏离0.5秒之内发出警报,以让驾驶员及时反应,并作出调整。而红外夜视仪是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它能帮助车主在微弱的光线环境下看清物像,因此对于驾驶者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安全设备。而目前这项技术在美国、德国等国家比较成熟,也多用于军事,在国内尚属于一门较新的技术,自然被用于汽车方面就更加少见了。

不管是车道偏离安全预警还是红外夜视仪,它们都是围绕驾车安全的非常重要的技术,只是目前在国内认识度不高。可以预见的是,这类型的产品会是未来汽车上重要的装备,但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汽车后市场,做这类产品比较知名的保千里和高德红外等,他们的产品很多都运用在了军事、或者特殊车型上,如卡车等,而私家轿车上后装上的依然很少。渠道方面,他们一般国内外都有,并且主要和4S店合作。现如今,后市场产品严重同质化,4S店也确实需要很多新的有卖点的产品来盈利。小编觉得,想要这类型的产品在终端店面直接推广,甚至车主自己寻找进行安装,这样的消费意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但是后市场又好比一块尚待开发的宝藏,想要那些企业轻易放弃也不可能,只是现阶段他们就得舍得花钱进行产品的推广,逐步增强消费意识,以期打开广阔的市场。

红外夜视仪.jpg

6、OBD:车联网重要端口之一,但需深入构建服务平台(1.5P)

引子:2014年车厂、BAT、移动通讯以及保险公司纷纷投资或者自己推出OBD硬件产品,这让OBD硬件着实火了起来。同时,OBD被认为是引爆车联网的重要端口之一。而未来对于OBD厂家业来说,应该深入挖掘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车生活服务,并构建一个平台,以此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用OBD玩车联网概念。

OBD.JPG

现在市面上OBD的套路不难理解:靠产品采集汽车数据,将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相应的手机APP进行应用展示。而其价值就是能收集丰富的车辆数据,包括油压、水温、引擎温度、胎压,甚至空调、雷达、油耗、安全带等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能通过网络传送到云端和手机上,让每辆汽车不再是信息的孤岛。

或许一直苦苦寻求车联网落地之法的企业是感恩OBD的,毕竟这终于让一直悬在半空的“车联网”真的“联网”了。所以随即我们看到的是,2014年4月,百度推出CarNet(如今已推出百度CarLife);5月5日,腾讯推出了首款“腾讯路宝”产品;10月,广联赛讯、中国人保、广汇汽车三家落地实践“OBD—车厂—保险”价值链;2015年1月9日,阿里旗下九五智驾发布了首款汽车OBD产品——智驾盒子;1月27日,元征科技携手百度、平安,宣布推出车联网市场新品golo(百度地图版)。对于车联网市场的争夺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步步紧逼,唯恐错失先机。同时也体现出了OBD对于车联网产业链形成的重要性。也不难预测,一段时间内OBD还将因为其车联网链条中所扮演的这个重要角色而持续火热,市场销量会有所上升,并会加快促进各方的合作与资本融合!

百度OBD.jpg

想必加入OBD产业的企业大多是想和车联网大数据沾点儿边,毕竟说不定哪天车联网找到了更加成熟、合适的销售和盈利模式后,纯粹的OBD产品就没有多大价值。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000家企业生产OBD硬件,但基本都处在“讲概念”和“烧钱”的阶段。那如何靠OBD获取的数据搭建一个平台,以服务车主?

OBD大数据.jpg

在众多OBD厂家中,元征科技算是野心不小的。它的golo是以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技师以及私家车主为用户的社交网络应用软件。一开始元征就想好了用golo圈用户,建立一个车生活服务社区,成为车联网领导者。golo的功能应用和同类型产品相比也略有优势,它对很多车型的协议进行了深度解码,能够读取到车门、后备箱、车窗等更多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车主有了更强的粘性。而且元征免费发放30万个OBD产品,誓图让技师人手一个golo,从而攻占更多的4S店渠道,这似乎让人看到了类似互联网巨头“砸钱”的野心。

OBD车联网.jpg

与元征golo不同的是,腾讯的路宝盒子侧重于在导航地图增加更丰富的场景应用来吸引用户,这也是路宝盒子产品本身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出售的原因所在。同时,腾讯携手中国人保、壳牌两家巨头共同宣布成立“i车生活平台”,为车主提供一站式的汽车生活服务。作为合作伙伴之一的人保财险,将掌上人保的一键报案和一键救援功能移植到腾讯路宝软件中,并计划将人保财险4万家认证4S店和维修店信息整合到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保险和救援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可以看出腾讯给路宝盒子的发展空间很大,只是最终这样一个偌大的“钱”景能否实现尚待时日。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很多OBD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包括上面提到的腾讯和广联赛讯。保险公司之所以会看中这一块,是因为保险公司能根据不同车主的驾驶习惯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服务,而这种模式在国外早有所见。所以可能OBD最有前景的商业模式是个性化保险服务。当然,保险公司要根据OBD分析车主驾车习惯,需要很长久的数据信息才能有的放矢,而很多车主也认为自己驾车信息是个人隐私,未必愿意暴露,这也是这种发展模式的难点所在。

三:结语:产品注重微创新 行业进入新常态(0.5P)

2015年的汽车小电子行业依然会延续2014的繁华景象,产品丰富,其实后视镜产品肯定会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并将和车载主机多媒体产生更多的交织和融合。而对于去年上半年十分火热的行车记录仪,小编觉得这项功能未来会存在于很多不同形态的产品之中,或者成为整个车载多媒体系统的功能点之一。其他小电子产品,空气净化器、HUD、车道偏离安全预警都市场都会呈上升趋势,但是消费市场仍然需要培育,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对于2014最具话题性的OBD而言,2015依然很火,并被进一步深度开发。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小电子产品,最重要的是注重产品各方面的微创新,紧贴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让行业得到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 共性 寻求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