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前所未闻的古窑洞遗址

前所未闻的古窑洞遗址

时间:2022-04-14 10:20:11 浏览次数:

我力所能及地找遍所有有关窑洞的书籍,三层的土窑洞有过,五层的土窑洞也有过,至于九层——别说土窑洞,就是砖窑洞听也没有听说过。

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当我们遇到这个庞然大物时也以为是幻觉,或是外星人遗留下的物什。我问过所有住过、见过、听过窑洞的人是否见过一个土山上有着上下九层几百口的土窑洞连在一起。人们认为我是在做梦说胡话,或者认为我看到的是海市蜃楼。谁都知道当初延安大学建了上下五层的砖窑洞被不少媒体追踪报道过无数次,到现在但凡是上延安旅游的人都想去看一看这个景致是什么样的气魄。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确有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它的名字叫午亭子。

午亭子坐落在陕西北部子午岭山脉之巅,这里是陕西富县、黄陵县和甘肃正宁县、合水县的交界地带,上下九层共有一二百孔土窑洞之多,那气势和规模没有亲眼所见是想象不到的。尽管现在它已经废弃了,但是它的价值没有废弃,因为它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窑洞建筑群。

神秘的午亭子

我是在考察陕(陕西)甘(甘肃)宁(宁夏)边境的时候偶尔发现了这个古代的伟大工程,当时所有第一次来的同事都震惊了, 这样的窑洞建筑在黄土高原上施工难度是很大的,挖这么多窑洞,挖出的土都得堆起一座山。像这样上下分层修建窑洞,首先是选址很关键,虽然都是黄土,有的土质松,有的土质硬,还有的同一座山,同一个断面上,土质也不尽相同,经常有挖窑的人,挖了一段后才发现土质有问题,不敢再挖了,没经验的挖着挖着土塌下来就会把人埋在里面。在2003年9月,陕北子洲县就出现了土山崩塌事故,有12个人被土压死,原因就是挖窑时选址不当,施工时多次切坡,而且土质过于疏松,黏结性不够,稳固性差。分层修建的窑洞,分层越多,难度越大。可惜知道这里的人太少,否则应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再说陕北的土质并不好,就是在山上建一两口窑洞都经常有坍塌下陷的事故,这么松软的土质怎么可能将一座山掏空了全建成窑洞呢?而且这个窑洞群看样子不是现代人的杰作,少说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果是这样那就更是让人费解了,现在高科技用钢筋混凝土建的房子也不过使用七八十年,而且必须要住人,还要经常维修才能使用长久一些,在这个荒郊野岭的地方,这么一个早被遗弃的土窑洞群居然依旧屹立在这里,甚至有可能的话它还能继续住人。这是什么人所为呢?它会不会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个兵站遗址呢?

陪同我们上山的槐树庄林场场长呼生荣说他们经常寻山到这里来,但从来没想到要去追究它的来处,也没听到过人议论它,所以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东西了。说我们实在要问就问桂花林林场的场长张永贵,那是个老场长,说不定还能知道,再说这一块正处在桂花林林场的管辖之内。说着他派人去将张场长接了上来。

没想到张永贵老师傅也一连摇头,他说他也是听老人们说过好像这在以前曾经是个大墟镇,还有人说曾经是个县城,但也说不清是什么年代的,好像说这里以前发生了一场战争,原来住的军队知道敌人要打过来,这个地方保不住了,就都跑光了。他们临走前,就在窑里设置了好多暗器,敌人打开一扇门进去就被射倒几个,再开一扇门进去又被射倒几个,敌人就想,这一二百孔窑洞不知道要有多少暗器,再也没敢停留,也离开了这地方。从那以后这些窑洞就没人敢住了。后来有不知道的人进去后就死在了窑里,人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成了一堆堆白骨了。反正再后来这里就没人了,以前建这个窑洞的是哪个时代的人,是些什么人,是哪个民族的,迁徙何处也无从考证了。不过听说红军长征时在这里逗留过,还打了一仗,就是后来有名的“直罗战役”,可不得了,那是红军长征到陕北打的第一仗,也是最漂亮的一仗。天下就是要改朝换代,所以红军在这里的时候住得好好的,听说毛主席都住过呢!再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知青在这里开荒种地住过,以后就没有大规模地住人了,现在也是偶尔有个放牧人住上一段时间就走了。

对午亭子的简略分析

我们走进午亭子,看到有几口窑洞里的确还有木板和生过火的痕迹,看来这是放牧人留下的。

据我们分析,此地应该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古时这里应该是许多庄户人家生活的乐土。我们原本想进去看个究竟,两个场长都劝我在外面看看就可以了,千万不敢进去,这么多窑洞,说不来哪口窑洞还有暗器没除尽呢!这话很使我感伤,人住的窑洞,却荒废到害怕走进去。

我从午亭子向北走了约30里处,沿途发现了无数个古村庄遗址,在一个当地人叫杏树院子的丛林深处,我没有发现杏树,却发现了一块碑。碑文上刻有“嘉庆捌年十月动工,次年九月十九日开光成功”等字样,碑是斜着裂开的,一半埋在土里,许多文字已经漫漶不清了。离此处几十米处我还发现有庙宇戏台台基遗址。另外,午亭子周围还有大水井遗迹,也有五里店、三里店、百户店、沮源关、蚰蜒岭等古村庄沿用下来的地名。这些发现使我可以肯定,至少在清嘉庆年间这方圆几十里还有着人欢马叫的热闹、车水马龙的繁荣。

其实午亭子这块地方从来就没有消停过,秦、汉时期,这里是抗击匈奴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宋以后这里的军事作用减弱,但并非像今天一样苍凉凄落,因为它的经济作用逐渐在加强,秦直道沿线包括午亭子在内的不少地方是人居众多,商业往来,热闹繁华的地带。

为什么到了近代以后这里变得如此人烟稀少、荒芜寂寞了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应该主要有三:一是清末民族之间的流血战争很惨烈,甚至到了“望烟杀人”的地步,许多村落人都被杀光了,剩下的纷纷逃离这死亡之地。因为从这向北走几十里有个叫杀人沟的地方至今还有着累累白骨。这一场战争几乎将方圆百里的人全都杀光了。二是这里后来暴发了瘟疫和克山病、大骨节病等严重的地方病,造成了“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局面。三是地貌恶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使人被迫离乡背井。

如今的午亭子风景怡人,人迹罕至,伴随它的是年年月月生生不息的山脉和重重叠叠的参天大树,以及岁岁年年代代相传的野生动物们,偶尔也有寻山人和牧童从此经过,可谁也没有在意它的存在。

想起午亭子那九层窑洞的壮观景象,就像看到汉武帝抗击匈奴的羽林军般的强健。目睹它周围的荒凉落寞,让人产生悠长的古今之叹、沧桑之感。在这里我感到像是做了一个糊涂的梦,到底梦回秦朝、汉朝,还是梦回唐朝、清朝,我说不清。

推荐访问: 前所未闻 窑洞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