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

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

时间:2022-04-14 08:27:46 浏览次数:

[摘要]研究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媒介因素和受众因素。科技期刊的议题性质、报道时间、信源可信度、媒介影响力等媒介因素是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主要因素,受众使用刊物的频率、人际讨论、导向需求、受众特征等受众因素是次要因素。针对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议程设置效果的对策:科技期刊应当找准刊物定位,注重内容创新,注重报道的时效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

[关键词]科技期刊 议程设置 媒介因素 受众因素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2-0034-05

在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议程设置作用。有研究表明,正确地运用议程设置作用,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传播,引导科学研究,而且有利于科技期刊改善传播效果,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从整体上说,一个国家“拥有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可在一定程度上学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权’和‘制空权’”。这里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权”和“制空权”实质上就是议程设置所产生的效果。因而,科技期刊提高议程设置能力,不仅对于自身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对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话语权也至关重要。

然而并非每一种科技期刊都具有相同的议程设置作用,例如精英科技期刊不仅可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而且可以为其他科技期刊设置议程,还可以通过大众媒介为公众设置议程进而影响科学家。要成功地实施议程设置,除了具有议程设置的意识,还需要拥有“话语权”,即对科学共同体具有影响力。同时,科学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问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影响议程设置效果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改善议程设置的效果。

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影响媒介议程设置的因素有媒介因素和受众因素,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因素也不例外。但科技期刊不同于大众媒介,其传播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本文以此为线索,根据科技期刊的传播特点,分析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媒介因素分析

媒介因素是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首要因素,因为同类科技期刊面对的是同样的受众群体,能否成功地实现媒介议程向科学家研究议程的转移,媒介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效果的媒介因素包括议题的性质、报道时间、信源可信度、媒介影响力。

1.1 议题的性质

在科技期刊中,每一篇报道(研究论文、综述、新闻报道、评论等)都可以看作一个议题,众多的议题就组成了议程。由于公众注意力具有稀缺性,议程的容量是有限的,因而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许多议题争夺公众的注意力。科技期刊的议题能否实现向科学家议题的转移,与议题的性质密切相关。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只有抽象议题即人们只能通过媒介了解而不能亲身接触的议题,才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而那些人们可以亲身接触、凭借个人经验就足以消除不确定性的具体议题则不容易引起公众关注。抽象议题有助于消除某种不确定性,但仅此还不足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它还要具有相关性,即与公众的兴趣或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相关性和不确定性产生导向需求。具备了这些性质的议题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

在科技期刊出版传播中,如果所报道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成果包含“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等”,所报道的技术研究成果拥有“原创性的技术手段、技术路线、先进的技术结构功能指标”等,就可以认为其具有创新性,即其他科学家所不了解的不确定性内容。这种报道属于抽象议题,会引起相关科学家的关注。例如,2008年2月,《美国化学会刊》报道了日本科学家细野秀雄团队的工作:氟掺杂镧氧铁砷(LoOFeAs)化合物在26K(-247.15℃)时具有超导电性。中国科学家迅速转向此研究领域,在铁基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他们不仅使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进一步提高,而且证实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并非传统超导体。他们的成果分别在EurophysLett、Nature和PhysRevLett等科技期刊上进行了报道,大大推动了铁基超导体的研究。《美国化学会刊》的报道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与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密切相关,因而成功地实现了期刊议题向科学家研究议题的转移。

在我国重数量轻质量的学术评价体制下,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质量的提高,真正具有重要创新的科研成果不足,科技论文缺乏创新性是我国科技期刊无法回避的问题。

1.2 报道时间

报道时间指媒体对议题报道的特定时间或时机及报道时间的长短。当今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在科学共同体内不同的科研主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重要的研究领域会有许多科学家同时研究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谁最先获得突破,并首先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谁就获得了研究成果的优先权,并获得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对于科技期刊来说,首先报道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对于树立刊物的声誉、吸引科学家的关注,从而赢得议程设置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一些科技期刊不遗余力地争夺首发权,对有价值的科研课题进行追踪,及时发表新成果。如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的报道,就是由Science的编辑在实验室里等待实验结果,24小时内发表的。

在报道科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后续成果进行连续报道,即进入属性议程设置阶段,这时容易吸引更多科学家的关注。例如,2003年4月,Sconce率先发表文章讨论纳米材料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问题。随后,Nature和Sconce在一年内先后四次发表编者文章,美国化学会以及欧洲许多学术杂志也纷纷发表文章,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探讨纳米生物效应,尤其是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最终,促使欧洲宣布启动“Nanosafety Integrating Projects”计划,全面开展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在报道时间方面,困扰我国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表周期过长,难以吸引优秀的科研成果,这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家优秀论文外流的影响因素之一。据报道,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出版周期为14.1个月,而国际上学术期刊的平均出版周期为7个月。Nature从收到稿件到发表平均需要5个月,重要论文甚至两周内即可发表。审稿周期长、发表周期长,在我国目前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体制下,客观上助长了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1.3 信源可信度

信源可信度包括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科技期刊报道的信源可信度主要指发表学术论文或评论的

科学家、科技成果报道中成果的取得者即科学家的信誉和权威性。科学家的信誉越好,权威性越高,其信源可信度越高,这反映了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显然,来自高可信度信源的信息,议程设置作用更加显著。但是,信源对议程设置的影响力并非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最终具有说服力的还是内容本身。例如处于某研究领域前沿、取得过令人信服的成绩的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成果,其可信度显然高于涉及该领域研究时间不长、不知名的研究者。但如果不知名的研究者发布的成果经过同行的检验被证明是可信的,那么他就会建立自己的信誉和权威性,逐渐成为高可信度信源。因此,科技期刊应当以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为取舍稿件的最高准则,要关注知名科学家的研究,但不应该忽视那些不知名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毕竟知名科学家也曾经默默无闻。真诚地为科学家服务,有利于科技期刊培养受众忠诚度。另外,研究项目是否获得权威机构的资助等也是衡量信源可信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1.4 媒介影响力

“媒介影响力是媒介影响受众以及其他相关行为主体的态度系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传播得以实现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它的发行量、科学家的阅读频率、科学家对其内容的信服程度及它对科学家研究行为的影响四个方面。精英科技期刊由于在相应学科领域影响面广、可信度高、对科学家的研究影响大,更容易吸引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更容易实现期刊议题向科学家研究议题的转移,而且可以为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其他媒介设置议程。

多样化的报道方式可以使受众从多个角度理解报道的研究成果,因而更容易成功地设置议程。如Science主要设有《科学新闻》《科学罗盘》和《研究成果》三大栏目。《科学新闻》栏目有《本周新闻》和《新闻聚焦》,《科学罗盘》栏目有《社论》《读者来信》《政策论坛》《科学与社会短文》《书评》《研究评述》《综述》《技术特写》等,《研究成果》栏目包括研究文章、报告、简讯和技术评论。其栏目设置灵活多样,报道方式多样化。对于重要成果,不仅有新闻报道、研究论文,还会邀请专家评论,以此强化议程设置效果。不仅如此,他们还与大众媒介有着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为大众媒介设置议程。例如,2008年中国科学家对暗物质粒子的空间探测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他们的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Science和Nature等刊物邀请专家进行评论。英国《物理世界》《新科学家》《今日物理》和美国《国家地理》《发现》等刊物都邀请专家进行评论。《纽约时报》与《福布斯》等主流媒体也在头版对该成果进行报道。

2 受众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议程设置效果在极大程度上是由媒介报道的特点决定的,只在极小程度上是由这些消息的接收者的特点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受众因素,媒介因素的作用其实也只有在充分研究受众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活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在认真研究影响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媒介因素的同时,也必须认真研究受众因素。受众因素主要包括受众使用刊物的频率、人际讨论、导向需求、受众特征。

2.1 使用科技期刊的频率

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对前人或他人研究的一种继续和发展,了解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避免重复性工作、少走弯路,因此查阅文献在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据调查,92.4%的科研人员把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常用渠道,其中62.3%的科研人员将其作为最主要渠道。由于科技期刊比图书出版周期短、内容新,因此科技工作者阅读科技期刊的需求更为强烈。考虑到互联网科技文献中也有相当比例来自科技期刊,因此可以说,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阅读科技期刊对于了解相应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以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都必不可少。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我国科研人员每周阅读科技期刊多次的占35.1%,每周至少阅读一次的占38.O%,每月至少阅读一次的占19.9%,更长时间阅读一次的占6.0%,从不阅读的仅为1.0%。由此可知,科研人员阅读科技期刊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科研人员接触科技期刊越频繁,受科技期刊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科技期刊成功地开展议程设置的重要基础之一。

2.2 人际讨论

在科学研究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期刊本身就是科学家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科学家的人际交流有各种有效的平台,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组织,有地区性的、国家性的、国际性的,其目的就是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在各种学术会议上,科学家会就某一项或几项议题展开讨论、交流。同一个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会经常一起讨论,不同课题组同一研究方向的科学家之间也会经常就某一问题进行单独的或小范围的交流。在这些人际讨论中,会涉及科技期刊上发表的反映该领域科研新动向的论文,甚至有些科技期刊就是一些学术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际讨论非常普遍,这种讨论会强化议程设置的效果。如前述2003年4月,Science发表文章讨论纳米材料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问题后,2004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以及中国台湾相继召开纳米生物环境效应的学术会议。这些学术会议无疑强化了对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问题的议程设置作用,实现了媒介议程向科学家研究议程的转移,促进了纳米材料生物效应问题的研究。

2.3 导向需求

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和不确定性产生导向需求。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活动,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科学研究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可以说,科学研究就是在不断发现不确定性又不断消除不确定性中进步的。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代表不确定性,解决问题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确定性。提出问题其实就是对科学研究的导向。科学研究的创新意味着提出新问题或以某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往往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这些一般都会反映在科技期刊上,Nature杂志一百多年来发表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年科学进步的历程。

科学家通常具有较为确定的研究方向,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其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在当今社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得他们也会借鉴相关学科的新发现、新方法,以求有助于自己的研究。因此,科学家具有强烈的导向需求。这是科技期刊成功地开展议程设置的基础

2.4 受众特征

科技期刊的受众一般是科研工作者(包括高校教师、研究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等),具有高学历、高智商,阅读目的明确,独立思考能力强和分辨力强等特征。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在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获得者分别占55.8%和54.0%。同时,他们一般具有相对确定的研究方向,对科技期刊的关注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主要关注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或相近学科的科技

期刊。与大众刊物明显不同,科技期刊的读者可能承担了多种角色:读者、作者和审稿人,他们之间具有互动的特征。例如,当英国科学家金斯从《哲学》杂志上看到英国科学家瑞利发表的论文中存在推导过程错误时,写信给Nature杂志予以修正,瑞利也在Nature杂志刊文接受批评并更正。这就是说,科技期刊的受众作为作者可以通过科技期刊为其他科研人员设置议程,作为读者又可以通过科技期刊议程使得其导向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可能作为审稿人参与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

3 科技期刊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科技期刊要取得预期的议程设置效果,就要认真研究媒介因素和受众因素对议程设置的影响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实力,充分利用刊物的相对竞争优势,针对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导向需求,及时报道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进展。

3.1 找准刊物的定位

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分工明确的,因此,为科学家服务的科技期刊也应当在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资源优势(或可能获得的资源优势)和劣势,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和读者定位。这对于科技期刊获得预期的议程设置效果至关重要,因为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只有针对特定的目标受众才能发挥作用。显然,超导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对数学家的研究工作不会产生影响,研究超导的刊物不可能为数学家设置研究议程。同时,对于科学研究的导向并不是少数精英科技期刊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技期刊共同来完成。少数精英科技期刊可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同时可以为一般科技期刊设置议程。更多的时候,精英科技期刊设置了议题议程,而属性议程的设置则是由众多专业期刊共同完成的。

3.2 注重内容的创新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只有具有真正创新内容的报道,才有可能消除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才具备成功地设置议程的基本条件。因此,科技期刊应跟踪国际科学技术研究前沿,了解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及最新进展,争取前沿研究新成果的首发权,以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在对前沿研究新成果的竞争中,刊物的影响力、编辑的识别能力、了解科学家研究进展等信息的渠道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科技期刊应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影响力的基础上,建立与科学家之间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大力提高编辑人员素质,使之具有与科学家对话的能力。目前,我国多数科技期刊的编辑尚缺乏这种能力,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科学家办刊是一种方向。

3.3 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无论是对于受众、研究成果的拥有者,还是科技期刊本身,时效性都非常重要。注重时效性,要求科技期刊尽量缩短发表周期,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应有快速发表通道,优先予以报道。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当建立严谨而不失灵活的稿件处理制度,包括对编辑、审稿人的要求。对于编辑的要求,只要有健全的制度,一般来说不难落实。对于审稿人的要求则不容易落实,有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审稿的延误而不能及时发表。这可能导致议程设置话语权的旁落及科学家成果优先权的丧失。因此,对于同行评议的科技期刊来说,建立适应刊物水平的、严谨的、负责的审稿专家队伍非常关键。对于重大的研究成果,应当制订连续报道计划,跟踪科学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开展议题属性的议程设置,促进研究的深入开展。

3.4 注重报道方式的灵活多样

目前,我国不少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单一,千篇一律,几乎成为论文集。受众只能读到论文而无法获取延伸信息,其议程设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有办刊理念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体制、机制的问题会随着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解决,而办刊理念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借鉴成功期刊的先进经验。在这方面Science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一定的时期,一个学科领域能够引起科学家关注的议题是有限的,因此竞争不可避免。对于科技期刊来说,议程设置的竞争就是话语权的竞争,其实质是以获取优质学术出版资源为核心的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竞争。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就没有议程设置的主导权。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争夺议程设置主导权的竞争过程,也是科技期刊增强实力、提高影响力的过程。提高科技期刊的实力,掌握科技发展的话语权,对于科技期刊是必要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更是必要的。

推荐访问: 议程 因素 效果 设置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