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1 09:12:16 浏览次数:

【摘 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与模式,对专业知识、能力和品德等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3I特质的涵义,并针对不同的素质提出改革思路与应用,最后从3I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阐述了卓越工程师3I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3I特质;专业知识;能力;品德

近3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国际化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需求空间。然而,多项研究表明,我国只是工程教育大国而非强国,我国的工科学生面临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失业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于2010年启动了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启动对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合格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特别是国家和地方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的高校和专业务必思考的首要问题。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与理念,很多高校提出了从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模式[1-2]。

1 “卓越工程师”及3I特质涵义

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够引导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也就是说,“卓越计划”希望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和专业能力,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能够真正服务企业和社会。

“卓越计划”的实施不是培养能力超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是要求培养具备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即具备3I(Initiative,Industrial and Integrative)特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开始探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但是这些高校大多是综合性、或理工类院校,具有较强的工科背景和条件。然而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言,工程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不能够复制其它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背景与条件,摸索一套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思路与应用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渗透3I特质的培养理念,充分展现3I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体系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是新型交叉学科,具有多个研究方向,因此在本科的教育中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细化专业方向,设置具有专业方向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如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一个医疗电子仪器方向,因此我们在该方向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各种医学设备相关的课程,比如《医学影像设备学》、《医用治疗设备》、《检验分析仪器》等课程。

实践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见习、实习,学生竞赛,科研实训小组等。根据教育部关于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对专业实验的设置进行了大幅改革,大大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之外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电子电路的初步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今年学科组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实训小组,由专业老师负责指导。

2.2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根据专业方向,拓展更多相关的实习基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对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有初步认识,便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就业目标的确定。“卓越计划”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过程,林健教授也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参考方法与建议[3]。从2012年开始,我校生医专业开始与一医疗器械公司开展合作办学,开办“卓越班”。该班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选拔的学生组成,负责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大型医疗器械的授课和实践、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训练等。

2.3 注重综合素质与品德培养

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与锻炼,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学校也考虑了这个问题,学校的公共课程很多增设了实践课程;加大了社会调查与实践、军事理论的实践等。

3 改革效果与意义

目前,新的培养方案刚刚启用,只有少数专业课程采用了新的课程设置。从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实验学时的增加比较满意,他们有了更多动手锻炼的机会。一些公共课程实践学时的增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思想政治课有更多机会去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地方参观、学习;暑假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时间和机会去走入社会、了解社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卓越班”目前进展顺利,通过3年的摸索,人数、课程及流程均已稳定。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反映,该“卓越班”办学效果良好,而且报名参加“卓越班”的学生人数每年呈递增趋势。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该模式注重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更明确,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注重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转第24页)(上接第17页)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巩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注重品德的提高,充分体现“唯人”校训理念。同时,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菁华,周军,岳爱臣,等.“卓越计划123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7-52.

[2]何金保,骆再飞,廖远江.基于“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5,17(187):121-122.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责任编辑:杨玉洁]

推荐访问: 培养 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