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有形形象与无形氛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途径

有形形象与无形氛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途径

时间:2022-03-26 09:52:34 浏览次数:

摘 要:对具有“立德树人”历史使命的大学而言,在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清晰框架下,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今天大众乐于接受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提升与大众生活的契合度,化无形语意为有形形象;增强对社会大众的感染性,融有形形象为无形氛围,是应当关注的两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途径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笃定的深层信念,是社会判断是非的基本标准,也是个体行为遵循的道德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大众广泛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直接体现着这个社会的成熟程度与每个公民的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凝练的24个字,以开放性的表述方式,在当前认识不尽统一、观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不仅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目标、价值导向和道德准则做了范畴上的清晰倡导,提出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规定的国家政治价值理念、社会运行价值导向和个体道德价值要求,从而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形态的基本框架;而且从其概念的理念寓意、相互贯通上,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在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传承与发展上的丰富性和包容性,也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既坚守了国家民族持续的价值目标,又张扬了个体鲜活的现代价值追求,从而为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的成功实现,提供了凝聚共识的思想基准、精神动力和行为原则。自然,也为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进一步凝练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大众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开阔的理论研究空间和坚实的实践践履基础。

必须看到,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已从“一条大河波浪翻”的一元形态,形成而今“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多元形态。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年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显而易见的深刻变化。这里,既有大学青年群体陷于多样性与国际化中的信仰迷失,而在政治价值观领域弥漫的世俗化的理想追求;也有源自当下性和碎片化中的价值困惑,而在社会价值观领域呈现的功利化的价值选择;还有面对浅显性和平权化中的多元取向,而在人生价值观领域突出的实用化的人生态度;更有发端易变性和分众化中的传播混杂,而在道德价值观领域映射的双重化的道德标准。无论是在自身内在的价值追求上,还是在群体外显的价值选择上,社会公众由其认知世界的多元化、精神世界的分众化、意义世界的感性化、情感世界的碎片化,导致的对抽象语意概念的淡漠疏离和对形象生活本体的亲和关注,已是毋庸赘言的现实。

有基于此,对今天随着发展的中国而发展的高等教育而言,特别是对通过“立德树人”而完成自身“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历史使命的大学而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然有进一步研讨“如何深化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理论问题,但在十八大由24个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框架已清晰明了的背景下,更为重要的,则应当是如何通过具有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育,使这种抽象的文本语意概念和核心价值范畴,转化为大众群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途径问题。换言之,即如何使24个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无形语意化为有形形象,并进而使这种有形形象形成无形氛围,从而如十八大报告所言,“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生活契合度,化无形语意为有形形象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从其内在本质上,无疑是对人正确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但同样无疑的是,生活世界是人们的第一世界。价值观的确立绝非是诱导人们去追逐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恰恰是为了给人的第一世界——生活世界,寻找到和确立起一种心灵归属的呵护、终极价值的持有,并因此将生活世界扩展为意义世界,或称精神世界,进而实现从“生理生命”的人向“超越生命”的人的自我完善。同时,个体真正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在今天也绝非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而更主要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因此,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帮助人们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让无形语意以有形形象立足、关照并引导人们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脱离、空泛、僵化地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通过真情实感的生活形象表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与公民个体的生活契合度,是使其活化而不被虚化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道德学说,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终极价值、至善目标和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于社会大众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激励人们为创造和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实践理论。正像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与中外记者会面时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显而易见,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在“两个百年”“中国梦”的美丽文本愿景与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契合度的呼应上,率先作出了表率。

尽管一直以来,我们有无数道德榜样的楷模形象矗立在大众面前,但毋庸回避的是,在以往对于社会主流价值榜样的宣传树立与形象塑造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突出道德理想、忽略生活理想;强调道德形象、忽视生活形象;侧重政治属性、偏废生活属性的误区。进而导致价值榜样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契合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隔膜。毋庸置疑,传统意义上仅带着“道德榜样”光环的“高大全”,由于游离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层面之上而非常人所能仿效,由于缺乏与大众生活契合度的共鸣与互动,所以在今天或能产生感动,却难以产生感染;或能形成新闻热点,却难以形成社会流行;或能带动局部小众,却难以引领广泛大众。毕竟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呈现的时代;今天的大众,也是一个分众明显的群体。

每年3月,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与道德楷模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月份。他就是我们熟悉的、永远的雷锋。众所周知的,自然是雷锋公而忘私、言行一致、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道德形象的一面;但长期消弭、鲜为人知的,是雷锋还具有热爱生活、营造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生活形象的一面。这种生活形象不仅存留于广为传播的《雷锋日记》的字里行间,也存留于现在公开的许多雷锋当年的历史照片中。从这些历史瞬间的凝结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身处于那个困难和贫乏的封闭年代,雷锋不仅是真心地感受生活,而且也在精心地美化生活,作为劳模与道德榜样的他,同样走在那个时代时尚的前列。

作为时尚的雷锋,了解雷锋的人说,雷锋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和人说话的时候不笑不说话,而且很注重仪表。那个时候,圆圆脸的雷锋在自己的额头留下了长长的流海,显得很是时尚。带帽子的时候,为了防止流海被压得变形,他总是要把帽檐翘得高高的,非常惹眼。

作为爱照相的雷锋,他一生照过300多张照片。除了后来成名之后,部队因为宣传需要为他照的照片以外,他自己去照相馆照的照片也有六七十张。从小学时候戴着红领巾自己去照相馆拍的第一张照片开始,雷锋就没有中断过拍照。其中包括在天安门前,那张骑在专为拍照提供的三轮摩托车上的时尚照。在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阶段,他都会拍张照片作为纪念。

而作为渴望生活美好的雷锋,他不仅有塑料表带的英纳格手表,而且还有用超过自己当月工资的钱买的皮夹克……这些因为那个年代特定的原因而被忽略的道德榜样的生活形象,恰是道德榜样本身最具真实情感的价值呈现。它既无损于道德榜样的光彩,也因其真实的人的生活状态,而与今天的大众拥有更好的生活契合度和由此产生的置信度。

道德榜样是人不是神,本身也是普通人。当年的雷锋是如此,今天感动中国的“最美司机吴斌”也是如此。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并不在于生活追求的有无。其人生的价值性,贵在于他们能将自身的生活追求与道德追求紧密地融为一体,能将自身的生活价值寓于丰富的社会价值当中,能在奉献与索取的相互关系上始终把奉献放在第一位。生活世界是人们的第一世界。一个道德境界和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同样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并创造生活的人。

所以,在社会变幻万千、偶像层出不穷,但社会依然需要也在深深地呼唤能够引领时代、引领大众的道德榜样的当下,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缺少道德价值的说教和道德标杆的垂范,而在于我们能否关注大众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心态变化,能从大众感同身受的生活契合度上,把道德榜样的思想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道德榜样的境界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道德榜样转化为形象的生活榜样,让道德理想从抽象逻辑变成人们的行为逻辑,从而真正使以雷锋精神为代表、所传承的道德榜样感染人们心灵,强化为推动个体融入日常行为习惯的道德力量和有形生活范式。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大众感染性,融有形形象为无形氛围

实际上,任何社会所倡导和传播的思想意识形态要素,都是特定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文化环境的显著作用,就突出表现在它通常以润物无声的暗示、潜移默化的感染,对身处这种环境中的个体态度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也可以说,受众对于思想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从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换,从接收到认同的升华,从认知体系朝信仰体系的迈进,不仅取决于理论化的正确性,而且更主要在于正确地“化”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是一样。如果它能从一种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形态,从个别典型道德榜样有形形象的率先垂范,变为一种正向的社会主流行为状态,变为一般大众积极仿效、群体自觉的无形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大众感染性,也是使其从学理化成为大众化的关键。

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粉丝文化”是今天社会文化中最流行的一种形态,也是今天青年文化中最具人气的一种现象。而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会对社会榜样或偶像产生真心拥戴,并对其行为表现出全心模仿而呈现“粉丝现象”,是源于彼此之间因为某种心态或状态的相似而发生的情绪感染。如果这种感染发生在大众之中而非小众层面,就会演进为一种流行或时尚的社会心理氛围。而由此氛围所提供的社会心理暗示,反过来会进一步有助于个体对于榜样行为仿效的认同与强化。也就是说,个体情绪感染产生的行为模仿一旦成为社会群体时尚,必然会通过借此形成的环境暗示,润物无声地完成主导观念的扩展与传播,进而使个体在无压力下对某种观念和行为,产生无意识的自觉遵从。这就是无形氛围“胜于无形”的潜在力量。

这一过程启示我们:主流文化所提供的道德价值导向,要真正通过道德榜样的有形形象,“化”为推动大众自觉仿效、具有“粉丝现象”的社会流行,并以此扩展为无形氛围。除了道德价值理念本身的精准简洁、通俗易记、朗朗上口,道德价值榜样自身的行为示范、人格魅力、持续影响外,还应当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价值导向与大众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活契合度和社会认同度或彼此相似性,以形成感染;二是价值导向所推崇的行为植根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易于流行;三是价值导向所倡导的观念暗示,不仅会形成蔚为风尚的积极的社会心态,而且会积淀为大众感同身受的稳定的社会心理,以实现传播。

从“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微博”窜红,到“最美的乡村教师”的感人至深,实践证明:越是于平凡中呈现不平凡的价值导向,越是与大众“邻家”构成一致性的价值选择,越具有感染的大众影响力和价值的社会生命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态的培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积极弘扬社会的道德榜样,更要挖掘和塑造师生“身边的榜样”,并将这一与社会主流价值共振的理念精髓,诠释和演绎为师生身边的感动;用与大众内在情感契合的有形形象,把感动升华和沉淀为大家生活中的感佩;以和现代大众传播相映的范式,将感佩扩展和弘扬为校园中的感染,进而推动社会群体行为的仿效与追随,使之成为一种春雨润物的无形氛围。这应是在大众传播的网络时代,主流文化用赏心悦目的榜样魅力,“化”动师生之心、激发公众之情、引领大众价值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可以验证的文化范式。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形成对内心真心喜爱的道德榜样的潜心持续仿效,如果在社会氛围中对这种个体仿效形成了群体感染和持续共鸣,在这个远离雷锋的年代,我们还需谈论“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吗?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推荐访问: 培育 氛围 途径 形象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