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时间:2022-03-20 10:39:41 浏览次数:

摘 要: 大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改革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中学数学学习、大学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及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特点,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中学数学 大学数学 教学改革 衔接

最近新华网的一篇文章报道:“日前,两岸130余所知名中学的校长,100多位大学老师和大学生齐聚南京,围绕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如何推动中学和大学教育教学的协同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主要议题是:为什么许多优秀学生考入大学后厌学情绪严重?他们为什么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大学和高中的学习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这种现象在大学新生的大学数学学习中尤甚,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大学数学教学的老师,我针对这一现象和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改革。先看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各自的特点,再来分析如何让学生平稳过渡和让两者较好衔接。

1.中学数学方面

1.1高中数学的学习特征。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高中一年级是个转折点,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慢慢开始从经验型占主导向理论型占主导转变,并且将迅速进入理论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在此期间下降了不少,是因为没有做好应对转折的思想准备;高二年级同学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性”发展的成熟期,很多同学因为学习的方法和教育指导得不够好,导致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针对心理学家的分析,详细一点说,我认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主要有: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之上的再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一定的课本教材进行的;目的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受到规定的学制时间限制。这种受学制时间限定的学习主要还是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要形成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学数学学习则是更深一层次知识的学习,如果在高中抽象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将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学习。

1.2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2.1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与现实矛盾

目前高中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统编教材,这套教材的内容设置是在六天工作制,高考不提前的基础上根据修改后的大纲,对原有内容作的简单删减,但又迫于与国际接轨,又增加了向量、导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函数极限等知识,先不论这些内容教师不熟悉、难度大,给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单纯从客观上讲,这些内容需要增加半年的课时量才能完成。

1.2.2教材呈现方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

目前沿用五十多年的这套统编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产物,教材主要关注科学研究成果,较少人关注人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初中与高中衔接的问题,正是由于高中教材过度抽象,教学内容繁多,造成高一新生的极度不适应,人们常说一上高中数学对学生就是当头一棒,这也不算夸张。

1.2.3教师队伍结构

首先,新增内容中如向量、导数、概率统计大学里的内容,对老教师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年纪较大的老教师来说要学会,谈何容易。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满堂灌,满堂问,即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提出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亟待改革,但受到高考指挥棒的限制,改革还需要慢慢进行。

2.大学数学方面

下面以高等数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2.1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情况。

高等数学面向工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大致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建模》《运筹学》等课程。数学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虽然有所不同,但使用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指导性文件基本上是统一要求的,即便有所不同也只是根据教学内容做了适当删减,教学要求基本上是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考虑的,没有将数学与工科专业课程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2.2学校规模的扩大与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除开设高等数学外,还面向其他专业开设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复变函数、数值计算方法等课程,全校公共数学教学班达到100多个。而学校现有数学教师(在岗)47人,其中承担了公共数学课的教师42人,平均周学时达15个以上。师资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班级人数过多也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效率。

2.3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为了选课制的顺利实施,全校高等数学课均安排在同一时间,在目前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教师若因特殊原因而无法正常上课时,因无人顶替只能停课,而且补课时间也难以安排,给正常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教研活动也很难保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许多老师反映新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目前是根据所学专业选修不同类型的高等数学,如理工类专业学生选修高数I,部分学生(尤其是专本连读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对要求较高的高数I课程几乎听不懂,学习无兴趣和主动性。而部分数学功底较好的学生却感觉吃不饱,两种情况并存,使教师难以选择。

2.4教学方式、手段、观念仍需更新。

随着选课制的实施,教师能够主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很多教师积极探索高等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但在教学方法上,基本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式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少。在一些使用了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上,教师缺乏对课件与讲解、进度与学生接受等教学关系的研究。在考试方法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使得学生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片面追求解题技巧,而忽视了数学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3.如何做好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衔接

前面分析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学习与教学的现实情况,针对中学与大学数学学习的特点,中学生就应该提前做好进入大学学习的准备,老师也应该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准备,而不是只为考试而学习,这种做法就违背了培养人才的宗旨。如果这些方面能注重一点,大学数学教学相对来讲就好展开一点。本文建议首先从多个方面考虑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更好地融合。

3.1在教学思想上。

中学生在学习上主要依赖于老师,主体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进入大学后,大学数学的广泛性、抽象性与实用性远高于中学数学,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不能达到“通,透,化”的程度的,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会归纳总结,更需要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

3.2在教学内容上。

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在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一般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情况,导致内容衔接出现断裂现象,因此,要做好内容的衔接。

现今的中学数学教学在不断改革,但是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大、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问题,还是主要依靠大学数学改革。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大学老师应该随时掌握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改变及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使得内容相对于中学数学来讲取舍得当,但又不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思想。因而从长远来讲,还是重新修订或编写合适的高等数学教材为上。

3.3在教学方式上。

现在的大学课堂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反馈练习较少,并且课堂内容多,教师一个人在说,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就需要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从依赖学习到主观学习上来,指导学生调整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听课,哪些是重难点,做好笔记,指导学生课外预习与复习,做好方法的归纳,指导学生解题,多做练习。

3.4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

在这一点上,大、中学数学学习都要注意。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对于学生在中学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继续保持,应多在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大学数学学习。其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较好的方向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多写提纲,多研究思考个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进一步学好数学,实现从中学数学学习到大学数学学习的平稳过渡。

4.结语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过程,中学数学教育应该为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准备,不要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同样大学数学的学习是中学数学的一个延续,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内容更深,应用型更强一些,课时更少一些,主观性自觉性要更强一些,因而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尤为重要,但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问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娟等.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J].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200-202.

[2]宋述刚,史千里.大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 衔接 中学数学 做好 数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