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及应急预案、报警策略

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及应急预案、报警策略

时间:2022-03-19 09:43:14 浏览次数:

摘 要:山体滑坡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好山体滑坡等事故,降低或防止山体滑坡对于正常通行以及人们生命的危害,需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制定出应急监测、应急预案以及报警策略,以此来确保各方面的安全性。

关键词: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应急预案;报警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很多活动都会造成自然坡体受到损坏,所以山体滑坡常常会发生,并且频次逐渐增加,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所以为了最大程度上控制山体的稳定性,为了防止山体滑坡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需要对山体滑坡进行应急监测,要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报警策略,从而避免山体滑坡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刘仙岭西侧山体滑坡位于郴州市城区西北部,属滑坡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自上世纪80年代107国道修建以来,区内居民和建筑活动频繁,滑坡地质灾害日益明显,为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区内投巨资进行了治理,2015年11-12月,罕见冬汛期间,刘仙岭山体公园原滑坡体变形加快、安置房处抗滑桩变形倾斜、公园内新建游道变形、下沉开裂加剧等诸多老滑坡体复活迹象,滑坡造成2栋(原二十三冶住宅区)房屋开裂(已撤离),1间房屋(安置房附属2层建筑)变形位移;给南岭大道正常同行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工程范围内山体地质情况复杂,坡度陡,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优化设计,已确保山体的安全和及时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正。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在抢险期间对高危山体进行监测及后期施工建立山体监测系统,并及时将监测信息来反馈设计。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山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房屋和挡墙顶部、底部位移监测、山体裂缝监测及深层位移监测。项目进场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项目包括土体坡面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监测;土体深层位移;房屋测斜、垂直位移;道路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支护桩冠梁水平位移。在监测过程中,因受机械作业,坡面卸载,人为破坏等影响,一区所有的监测点都已破坏,已于2016年3月29日起停止监测,其他区域的部分监测点及山顶裂缝观测点也遭不同程度损坏。

2 山体滑坡概述以及原因

①山体滑坡概念:所谓的山体滑坡就是指斜坡之上的岩土受到其他原因影响顺着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山体滑坡的原因分析:第一,地质地貌方面的因素:a岩土类型的影响。结构相对松散的岩土所具有的抗风化能力以及抗剪强度都相对较低,一旦受到水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岩土化,从而形成软硬相间的岩层,非常容易造成滑坡;b地质构造的影响。斜坡一旦出现裂隙、断层等问题非常容易造成滑坡;c地形地貌条件。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公路、水库、铁路、沟的斜坡等等;第二,人为作用以及自然作用影响:a人为作用。在进行铁路公路、厂房建设等工程施工时,可能因为较为过度的开发而造成坡脚失去支撑而出现滑坡。另外,在开矿等需要爆破等行为时可能因为较强烈的振动而造成斜坡岩土体出现破碎发生滑坡;b自然作用。自然因素的作用(例如地震、河流、雨雪、地下和地表水等)下可能造成山体滑坡。

3 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及应急预案、报警策略

3.1 山体滑坡监测目的

3.2 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及应急预案、报警策略

3.2.1 山体和周边道路及房屋的沉降监测

3.2.1.1 沉降监测方法

在監测前期,按照监测精度要求对基准点、变形点独立测量3次数据,取其中数作为初始值。在每次监测前对基准点进行检测,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以保证观测成果的可靠性。此外作业后一周内每天校验i角一次,i角稳定后一周校验一次,i≤15″。并且在每次沉降监测中,均固定人员,仪器、水准尺、测站及观测路线。本次沉降监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进行往返附合水准测量,精度为附合差<1 mm(n为测站数),观测点测站高程中误差±0.5mm,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3.2.1.2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本次监测中水平位移监测仪器采用高精度全站仪(精度2″)。监测方法采取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测量法,仪器精度:m0=2″,ms=2+2ppm·D。每次观测均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规避了阳光直射,避免二次调焦,并采用正倒镜同时观测法,观测两个测回数,观测途中仪器的水平气泡偏移均不超过一格,保证了观测数据的稳定及准确性。测距边归算到水平距离时,均在观测的斜距中加入气象改正和仪器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改正,并化算到了同一平面上,保证了观测变形点的精度和完整性。水平位移监测每次均采取固定人员、仪器、标尺棱镜、测站及观测路线来进行监测。

3.2.1.3 山体滑坡面地表的裂缝监测

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调查,做好观测标识并摄影,建立山体的裂缝状况档案。施工过程中随时对裂缝进行调查,发现裂缝即做好记录,并做好观测标示进行观测。监测方法是在裂缝两端设置标志石墩,监测时可测定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程度。施工过程中除了对已有的裂缝进行观测外,还要重点检查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及时发现新的裂缝,并做好记录和观测标识跟踪观测。

3.2.1.4 周边土体及支护结构的深层侧向位移监测

测斜管在钻孔成孔后埋设完毕,在埋设后的3~5天内复测2~3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点布置在山体平面上挠曲计算值最大的位置。周边土体共布设8个深层位移检测点。正常为1次/天,若遇连续雨天或变形加剧期间,在通知甲方的情况下则监测频率加密。

3.2.2 监测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根据现场情况,为了确保控制的精度及施测的简易方便及计算和更直观地反映沉降量、位移量的变化关系,沉降监测控制网与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基础上均采用独立坐标系与高程系统(甲方有要求另外)。

3.2.3 控制网的定期检测和预警值设定

第一,控制网的定期检测。施工与使用控制网的精度是监测的基础和保证,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远离影响区域布置基准点8个,采用全站仪边角测量法与基准轴线法,用高精度全站仪按建筑物变形测量二等精度要求定期施测。第二,监测频率与预警值。

4 具体监测现状分析

4.1 具体情况

目前整个项目监测点包括垂直位移监测点6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73个,裂缝监测点13组,土体深层位移监测孔8个(共计167米)。正常情况下监测频率为1 次/天,若遇连续雨天或变形加剧情况,在通知甲方及现场监理的情况下加密监测频率,2次/天或者3次/天。从2016/1/26入场监测开始,截止到2016/5/30止,监测工作量总计如下:

4.2 发现总结

本次应急监测为业主方准确、真实的提供数据,为市政府下一步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设计方的后期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由于滑坡正处于施工治理阶段,大面积卸载,土体表层水平位移无法客观体现变化值。因此,经与业主和监理单位现场商议后决定,该应急监测项目可以停止监测,转为施工期间常态化监测,建议保留深层位移监测点及房屋沉降监测点,可适当的减小监测密度(暂定为一周一次)。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山体滑坡应急监测、应急预案以及报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预防山体滑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简介:

刘方文(1974- ),男,工程师,本科,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推荐访问: 山体 应急预案 滑坡 应急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