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客车振抖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客车振抖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时间:2022-03-19 08:32:27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U469.1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5-2550(2012)01-0067-03

1方向盘摆振

现象:客车在时速40 km/h时,方向盘摆振,且伴有轻微的向一侧跑偏。

特征:客车时速高于50 km/h时,方向盘稳定。

处理:

1)检查测量前束,其值2 mm为正常。

2)检查测量左右侧轴距未发现异常。

3)检查前轮轴承预紧度正常,轴向、径向间隙正常。进一步拆检轴承,未发现烧蚀及剥落等,且运转自如。

4)目测、目视前轴和前轮,未发现有碰撞及变形。

5)检查悬架,其左右前钢板弹簧配合良好,钢板销与座配合良好。目测发现左侧减振器有碰撞痕迹,将其拆检测试,发现减振效能失效。

结果:经更换左侧失效减振器后,该故障彻底排除。

分析:减振器能使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缩短振动时间,有效地改善车轮和道路的接触情况,防止车轮的激烈跳动,起到阻尼减震。因此当左侧减振器失效时,将会加剧左侧振抖,并传递给方向盘,由此向该侧跑偏。

2车后部异响且振动

现象:客车在坡道或平坦道路上行驶、空载(无负荷)、车速均速加速到70 km/h时,车辆后部振抖,且有后桥配合不良异响。

特征:车速在70 km/h时,松开加速踏板滑行,故障异响稍减弱;若空挡滑行,异响较前再次减弱。据此又再进行加载行驶做对比实验,发现重载后,随着重量加大,车后部振抖和异响逐渐消失。

处理:

1)由于其振抖、异响来源于车后部,所以首先检查车后桥,后桥主、被动锥齿轮游动间隙,轴承预紧度未见异常。路试后测试其后桥各部温度,也未见异常。由于使用环境气温高,且超载,因此将后桥油(原车使用GL-5 85W/90)更换为GL-5 90W/140级。也未能见效。经上各项分析检查,症结可能不在后桥。

2)分析故障应在传动系内。检查变速器、二轴轴向间隙,径向间隙未见异常。检查变速器润滑油,也未见异常。

3)检查传动轴中间支承轴承,轴向、径向间隙未见异常。检查传动轴伸缩节配合状况,也未见异常。检查传动轴、十字轴及轴承也未见异常。并对传动轴各部加注2#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

4)在分析检查上述各部件时,发现用户为了多载快跑,私自改装后钢板弹簧,更换为加厚钢板。由此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三者相互空间、几何位置改变,传动轴夹角增大,因此影响配合关系。

结果:将其钢板弹簧更换回原厂标准件,故障消除。而其他同类型车更换后钢板未产生该故障。考虑是否为各部零部件制造公差累积,超过允许值所为。

分析:由于该车是客车,客车车厢将客车底盘笼罩起来,因此即使是微弱的异响,在其车厢笼罩下,也会增大异响。同样振抖也直接由车厢底板与座椅传给乘客,影响舒适性。

在使用中要合理使用,不要人为破坏客车厂原有的技术参数,导致故障的产生。

由于更换钢板弹簧,所以改变传动轴与驱动桥相互配合关系,因此空载与重载时异响和振抖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传动系所产生的异响比较复杂,而且经常综合爆发,在检查过程可以分段排查,逐一分析解决。

具体方法如下:

a)客车停稳后,变速器置于空挡位,拉紧手制动器,踏下离合器踏板,若此时异响消除,说明来源于变速器内部。

b)若踏下离合器踏板后,出现异响,或异响加重,抬起踏板异响消失,说明来源于离合器。

c)若是原地发动无异响,而在路试时,随着客车时速的提高,异响愈重,但脱挡滑行异响消失或减弱;客车转弯行驶异响严重,此时应考虑驱动桥内产生故障。

d)若客车行驶中所产生异响与变速器挡位明显相关,应着重考虑变速器故障,如是各挡行驶时,变速器均有杂乱异响,车速越高声越大,多是中间轴、二轴轴承配合不良。

e)若客车速度越高,异响加重,脱挡滑行异响更清晰,起步时出现撞击声,或伴随车速提高产生振抖,方向盘有抖动,此考虑是传动轴工作不良。

f)若是50 km/h以上高速行驶,突然脱挡滑行明显,同时随着客车载重量的增加,其异响随着变化,则应考虑客车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的夹角不良产生异响,此时应首先检查后钢板U型螺栓是否松动;二是可能因忽略钢板下斜型楔垫作用,将其随意减去;或是检修时将其装反;更换为加厚钢板;破坏了变速器与传动轴后桥间的夹角,使其产生夹角变化,而产生异响。但由于异响发生于后桥,因此常误认为后桥异响。所以在分析时应区别对待。

3客车振抖

3.1时速60 km/h

现象:客车行驶时速至60 km/h时,车辆振抖激烈,方向难于控制。

特征:客车行驶时速高于70 km/h或行驶时速低于60 km/h时逐渐减弱并消失。

处理: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分析,这是否为平衡不良,产生共振现象。说明客车某一运动件与客车该车速的振抖叠合。与车速直接相关的即是高速旋转的车轮和路面,及客车上旋转运动件等。

1)检查车轮定位的前束值,发现其正常。

2)检查前悬挂各总成(前钢板弹簧、前减振器),均未见异常。

3)检查车轮静平衡为正常,其端面摆差在允许值。

4)将前轮进行动平衡。

结果:将摆差大的车轮进行动平衡,再次装车故障排除。

分析:在车轮保养和轮胎换位时,不应随意改变原厂轮胎的装配与平衡位置(轮胎螺栓端部和车轮侧方用颜色标示),并尽可能不要将前轮调至其他位置,否则易造成前轮的动平衡超差。

3.2时速40 km/h

现象:客车低速段时,即时速40 km/h振抖。

特征:高速时不明显,振抖在前部,且有方向不稳。

处理:根据故障的现象和特征分析,故障发生在低速段,由于前轮是引导轮,因此分析考虑与客车引导轮相关部件,出现配合不良。

1)检查前轮前束,其值正常。

2)车停于平直水平路面,目视或用气泡水准仪测车轮定位,未发现异常。

3)检查转向器与车架固定状况,紧固良好无松动。

4)检查前轮毂轴承间隙,正常,无松旷。

5)检查钢板弹簧减震器,也未见明显异常。钢板U型螺栓紧固良好。

经上分析,未查出原因。再次进行路试,经重载和空载对比,发现重载表现的明显一些。

结果:在前左右钢板上第二片各添加一片,故障排除。

分析:客车经长期使用,行驶在凹凸的路面上,前钢板弹簧挠度不良,客车重载负荷后压平或向下弯,这样即改变客车的前轮定位(主销后倾),由于是重车时左右两侧钢板同时变形,因此不易察觉其变形量。

在排除此故障时,应注意钢板弹簧挠度;钢板弹簧U型螺栓紧固状况;钢板弹簧中心螺栓与前轴配合状况;钢板弹簧下楔型垫板是否装配到位,及前轴与转向节的配合状况,和前轴是否有碰撞变形,这些都与前轮定位密切相关。

4客车异响

现象:客车高速时速70 km/h时产生异响。

特征:客车的异响随车速增高而增大。声响在车中后部。

处理:客车高速异响明显,随车速的降低,响声逐渐减弱。分析考虑是客车高速旋转部件产生,因此检查万向传动装置(传动轴)。

1)传动轴十字轴与十字轴轴承配合状况(间隙0.02~0.09 mm),传动轴十字轴轴承与传动轴凸缘的配合状况(过渡-0.035~+0.018 mm)均未见异常。其传动轴凸缘和凸缘叉转动灵活,无阻滞。并加注润滑脂润滑(2#极压锂基润滑脂)。

2)检查传动轴中间支承轴承与轴的配合状况,中间支承减震胶,轴承座与轴承配合状况,各部配合良好。并加注润滑脂润滑(2#极压锂基润滑脂)。

3)检查传动轴伸缩节,滑动花键副配合状况(0.025~0.020 mm)良好。

结果:将传动轴校正(径向跳动﹤0.75 mm)并进行动平衡,考虑使用后客车各部件的磨损,间隙加大,公差累积,因此维修中,每端剩余不平衡量为50 g·cm(原厂标准是每端剩余不平衡量为100 g·cm),故障排除。

分析:客车行驶中,传动轴碰撞到异物,传动轴变形,及平衡片脱落(此现象较少)等致传动轴不平衡。在其高速运动中将会产生异响,随着客车车速的提高,传动轴转速也随之增大,离心力也随着增大,其平衡性要求也愈高,因此车速高响声大。

万向传动装置(传动轴)的异响比较复杂、多样,应区别处理:

a)在使用中每万公里应对其加注润滑脂,否则缺油或磨损,会引起客车行驶中产生异响和抖动,且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在车速突然变化时更明显。

b)客车起步和收油门减速时,听到好似“格啦、格啦”的撞击声,主要是传动轴各部松旷引起。十字轴与滚针轴承配合间隙超限;传动轴伸缩节滑动花键配合间隙超限;变速器第二轴与凸缘,后桥主动锥齿轮与凸缘配合超限。

c)车速愈高响声愈大,严重时还会使车发抖,方向发麻(抖动),主要是传动轴弯曲或修理时传动轴凸缘和轴管焊接不正、不平衡引起。

d)客车起步时, 发出“咯噔、咯噔”响声,传动轴中间支承跳动引起。行驶中,发出“呜呜”的响声,传动轴中间支承装配过紧或缺少润滑,轴承磨损过甚而引起的。

推荐访问: 客车 排除 故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