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工作总结 >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1-18 17:01:35 浏览次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cfef4af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2c.html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践与思考

作者:尹静平李云香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9期

一、静乐县贫困现状

静乐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是吕梁山集中连片扶贫脱困区的主战场、全国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县辖381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总人口16.2万,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目前,全县仍有贫困村143个、贫困户9706户、贫困人口28735人,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0.8%。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县域经济薄弱仍是基本县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诸多困难。

二、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践

(一)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针对静乐县贫困村镇金融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人民银行指导各金融机构着力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率先实现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00%的覆盖;将静乐县所辖14个乡镇,381个行政村安装ATM机25台,POS机、商易通、居家银行等自助设备485台,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314个,小额现金支付业务签约试点户17家。累计布放各类受理终端 242 台,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二)畅通货币政策量化传导机制,强化脱贫攻坚力度。人民银行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与扶贫办、财政局建立了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平台,设立风险补偿基金2290万元助推脱贫攻坚。贷款品种主要面向贫困农户“富民贷”、扶贫企业及项目的“强农贷”以及“五位

一体”扶贫小额信贷。同时建立了“政府、银行、保险、实施主体、贫困户”五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形成财政风险补偿贴息、贫困户承贷、实施主体使用、保险兜底保证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扶贫信贷模式,助力贫困户脱贫。

(三)利用政策引导和考核督导,实现产业扶贫。构建了由静乐县扶贫办、财政局及金融机构“扶贫资金+金融+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对支持农业经济发展贷款比例高,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地方实体经济的法人金融机构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增加资金供给能力的办法鼓励支持扶贫攻坚。另一方面通过发挥扶贫再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实现产业扶贫。

三、金融支持扶贫攻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扶贫能力不足,扶贫资源单一,各方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以静乐县为例,财政扶贫补贴资金的使用分布在扶贫办、农林、水利、交通等多个部门,在实际运用中是点多额小、救急式扶贫。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仍处于靠天吃饭阶段,加上风险保

推荐访问: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典型材料 脱贫 攻坚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