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将赣傩面具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研究

将赣傩面具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研究

时间:2022-05-19 08:20:07 浏览次数:

摘要:江西傩文化艺术是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2006年国务院将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评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江西民间文化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精神活动。本文分析了在全球文化“同一化”文化的冲击下,江西傩面具文化发展传承的现状与困难,论述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民间艺术教学方面的不足,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探讨了在高校尝试赣傩面具传承教育的形式以及意义。提出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教育平台和学术研究优势,在保护江西赣傩面具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它应有的特殊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赣傩面具;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05-03

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各种文化彼此之间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融合,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愈发想保持自己的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却愈发把自己卷入“同一化”趋势的漩涡中。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彷徨和迷茫。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下我们将傩面具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艺术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

一、赣傩面具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赣傩文化被称为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赣傩又是地域性傩文化,而且经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地域特点。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在逐渐升温,随着赣傩面具艺术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率增加,人们开始慢慢了解到这项古老而神秘的民间文化。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面具名列其中[1]。江西傩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又兼收并蓄各地傩文化因子,而形成多样化的风采。历史上,远古江西为三苗腹地,后三苗迁于甘肃一带,江西遂又为百越地,春秋战国时期,吴楚在江西境内角逐。公元前473年,越王灭吴,江西形成楚尾越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江西全归于楚,形成南楚之地[2]。三苗、吴、越及楚诸民族共有之尚鬼、崇巫、喜卜、好祀之风,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汇集于江西大地,不断滋生、漫延、扩张。巫风淫祀,盛延不衰,浸透在过去赣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赣地为“傩”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江西境内各地区傩事活动分布相当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江西民间文化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为世人所瞩目。

赣傩遍及南丰、九江、上饶、吉安、萍乡、赣州7个区25个县,尤其抚州南丰县和萍乡上栗县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3],加上婺源、万载、德安、乐安等地的傩文化,使江西成为中华傩文化的遗存大省。赣傩面具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传统民间文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本色,又能积极创新适应新的时代变化,成为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道难题。

1.投入不足。资金不足可能是目前国内各地傩文化艺术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江西境内还保留许多傩文化遗迹,傩庙的修缮和维护、古傩面具的看管和修补、傩文化资料的整理等都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当地政府由于自身的能力限制,往往在资金支持上很难能妥善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艺术。

2.人才断层。赣傩面具的传承关键在于后继有人,目前现有的赣傩面具雕刻艺人都大多步入高龄,而年轻人对这门手工艺兴趣素然,赚钱不多又辛苦,都不愿意继承,导致傩面具制作艺人队伍坠入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尴尬境地,因此培养年轻一代的艺人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3.赣傩面具艺术理论还未成形。赣傩面具制作流传的方式是“口口相传”,没有详细具体的文字资料记录下来,这就造成不同的师承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风格。由于没有归纳成相应的理论,形成书面材料,这样的民间作坊式的教授,就会给传承和创新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任何艺术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都要努力寻找到适合的生存方式才能传承发展下去,如果一味故步自封、停在原地,再优秀的民间艺术都会失去生命力,被历史淘汰。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的薄弱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其成熟的教学理念,稳定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形成了程式化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学中存在偏重电脑技术层面,而忽视了传统艺术理论的教育[4],导致了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直接造成同学设计的作品空洞无趣,内涵不足,纵使有再好的技术也做不出优秀的设计。分析现状有以下两点。

1.缺少本民族文化的归宿感。文化归属感应是在文化氛围之内接受一定程度的熏陶后积累形成的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多元化文化每天都充斥在我们周围,丰富着我们的视野,却也无形之中淡化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艺术院校相当部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知道一点、似是而非,并且在传统艺术、民间美术、手工艺术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学习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甚至困惑学习研究传统艺术究竟有什么意义?本人从事了几年的基础图案教学,在课程中常布置一些中国传统图案作业,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其造型手法和色彩搭配等特点。总有些同学非常不解,会问学习绘制这样的传统图案有什么意义,互联网上可以搜索一堆类似的纹样,做设计要用时搜索下就行?听到这样问题常让我啼笑皆非,试问不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又怎么能够运用好传统图形呢。

2.传统文化元素的模仿和拼凑。①传统文化元素的模仿。中国传统元素符号曾经被靳埭强、陈幼坚等一批设计师灵活巧妙的运用到海报、标志等现代设计中去,将其中国古典韵味发挥的意味悠远,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推动作用,这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和启发了思维,使得美术院校一时间兴起了“中国风”。然而同学的大部分作品却透露着模仿的痕迹,难以突破原有创意和模式,缺少自己的创意主张,这样对传统文化缺少思考和深入的作品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②传统文化元素的拼凑。由于对传统文化元素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没有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精髓,直接反映到做设计时生搬硬套,这是艺术院校教学中普遍的问题。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整理阶段应该去学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尽量多角度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地剖析案例,引导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学习研究的动力。其次,教师能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指引,从多角度、深层面引导同学进行思考,尽量减少浮于表面形式作品的出现。因此,教师在同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大胆创新的过程中会起到关键性引导作用[5]。优秀的设计作品灵感来源于平时点点滴滴的文化积累,高校作为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地方,非常有必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去。而不是空谈一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务实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态度的关键。

三、传统赣傩面具艺术与高校教育结合形式探索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将赣傩面具传统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当中,以课程为载体的创新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能系统深入地学习传统的赣傩面具艺术,掌握其面具图形特点、造型纹饰等专业知识。除了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进行民间艺术考察。带领同学们深入乡村收集现场资料,对古傩面具和傩庙参观和考察,走访傩面具艺人。通过拍摄、写生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考察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真实体会赣傩面具艺术的震撼力,还能深入了解赣傩面具艺术产生的文化渊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传说。同时,可以和江西地区的傩文化博物馆和地方文化局协同合作,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让同学尽可能多角度去探寻赣傩面具的文化底蕴,这也有利于深入地学习研究赣傩面具文化[6]。系里还可以请民间傩面具艺人走入大学课堂,进行现场教学,丰富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和了解面具艺术的制作工艺和绘制特点,这无形之中就使得赣傩面具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和传承。每年还可以根据赣傩面具的主题,举行设计类的比赛,吸引各个高校及社会设计师参与其中,将面具艺术语言应用到实际设计比赛中,创造全新的视觉体验,让更多人去认识赣傩面具艺术的魅力。赣傩面具艺术只有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建立当下文化中新的审美形式,才能重新发挥其艺术生命力。

四、高校引入赣傩面具艺术教学的意义

1.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这些传统精神文化艺术逐渐在我们的视野中被渐渐忘却。由于目前人力物力的条件的限制,许多传统艺术都得不到完善的保护、整理和维护。民间艺术与高校课堂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它为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途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传统的作坊师徒的传承方式,在大学校园里为我们的民间艺术培养更多具有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接班人。我们建立再多的民间艺术保护协会,也需要真正热爱和懂艺术的专业人才去经营和发展,才能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高校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研究机构,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利的学术环境。除了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老师还能根据考察的资料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让教学之间相互促进。同时可以在这些村寨建立些小型简易的文化研究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定期考察提供实践和学习场所。通过以教学这样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进行传统赣傩文化的延续和传播,逐渐提高大众对传统赣傩面具文化的认知度,从而进一步宣传和弘扬江西傩面具艺术的魅力。

2.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同学的传统文化素养。如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于电脑技术比较偏重,希望尽快让同学参与实践应用。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功利心加重,在美术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经研究过于浮躁,这样心境下设计的作品很容易止于形式,为取得画面效果拼凑一些所谓的中国式元素,缺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了解和研究。赣傩面具艺术具有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涉及美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相关知识,具体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可以用艺术发展的规律来分析传统赣傩面具的造型特点,进行全方位地总结和整理,让同学系统学习赣傩面具中美的形式语言,研究面具背后的吉祥寓意,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江西傩面具艺术研究结合实践教学,充分尊重传统美术,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训练和提高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设计创作能力。设计作品要有生命力、有文化、有底蕴,是离不开中国本土文化的[7]。

五、结语

传统赣傩面具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它传递着祈福纳吉的朴实诉求,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蕴含着数千年的文化脉络,这样的民艺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主流消费商品。高校较为单纯的教学运作模式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瑰宝,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尝试性创新设计,为其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

同样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结合赣傩面具的学习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其艺术审美情趣。利用本土传统民间文化精髓,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注和学习。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赣傩面具艺术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健,李帆.赣傩的历史文化及审美特征研[J].农业考古,2011,(04).

[2]万建中.江西最早的傩面具与傩的始源[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02).

[3]张勇华,张庆勇.关于赣傩文化研究视野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

[4]刘世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4).

[5]利江.对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J].大家,2011,(10).

[6]于讴.浅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7]赵志群.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4).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赣傩面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编号:YG2011065;负责人:倪倩)

作者简介:倪倩(1982-),女,江苏无锡人,南昌大学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推荐访问: 艺术设计 面具 引入 意义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