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理想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

理想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

时间:2022-05-14 12:00:08 浏览次数:

摘 要: 早日实现中国梦,既需要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需要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同时扎实做好科学管理等相关工作,有助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理想 教育 管理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要努力使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理想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的实质;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发展趋势,这是理想的科学性所在;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形象化构想,这是理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超前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理想属于人类的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由其决定并受其制约,因而具有时代性。然而,理想并非眼前的现实,而是以未来作为目标,是对自我及社会发展前景的构想,因而又具有超前性。

(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理想首先表现为个体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反映的是个人的需要。但是,任何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独立存在,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说,人生理想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依赖。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理想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如果脱离实际、不合规律则成了幻想或空想。也就是说,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有着实现可能的向往和追求。

(四)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由于个人社会地位、政治观点、职业素质等不尽相同,决定了人们的理想也不尽相同。就理想的多样性而言,按其性质划分有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崇高的和渺小的;按其内容划分,又可分为社会理想、政治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等。就理想的层次性而言,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理想的功能和作用

(一)导向功能

五四时期,李大钊曾谆谆告诫青年:“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港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他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理想的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是指理想在指导或引导人们思想、行为方向上的作用。理想之所以可以导向,是由理想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理想作为人们的奋斗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为人们的前进方向,并对人们的活动方向发挥定向作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虽然并不是一举一动都有明确的目的,但人的一生不能总是漫无目的的。理想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它能使身处困境中的人不迷失方向,从而一如既往地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使顺境中的人保持清醒,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既定目标。

理想的导向功能可以帮助人积极地设计人生,使其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备理性指导。理想的导向功能对人类影响的时效性较长,崇高的理想会持续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激励功能

理想是人生自我实现的目标,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拼搏进取的动力。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彰显的都是理想激励作用的巨大正能量。

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激励之下,我们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强大的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三)人格完善作用

人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理想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个人自身以及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要素关系中体现出的整体形象。人格作为个体生存形态的直接反映,具有现实性、理想性,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理想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因此不同的人可能理想也会不同,进而导致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人格。共产主义理想包含着理想人格的价值标准,共产主义的人格要求是: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的个人意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抵御诱惑和考验,有助于人格完善,促使其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理想的选择与追求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也为我们理想的选择与追求指明了方向,即不论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如何,我们都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来说,对于个人理想的选择与追求,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想教育

认真抓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修养和理想境界。

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不信马列信鬼神,根本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没有真学、真懂。只有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深学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才能够提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的辨别力,增强对各种封建迷信和腐朽没落思想的免疫力。

理想信念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非常现实,时时处处在人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尤其是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是否具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四个能否: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对照上述标准,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用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这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对于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引导人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及最高理想有机结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努力为社会释放正能量。

(二)严格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理想教育的必要条件,通过把理想教育中对教育客体素质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理想教育和科学管理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科学管理,使教育客体在接受理想教育过程中“内化”的因素“外化”为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理想教育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较好解决,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要解决上述问题,仅仅靠加强理想教育提升个人觉悟是不够的,对于不能自觉“自律”的少数人,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其受到“他律”,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少教育效果被打折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纪律既是科学管理目标,更是科学管理的手段。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1948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题写“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和组织起来。否则,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想教育,最大程度地激发并弘扬人们的正能量,同时也不忘运用科学管理,尤其是要切实加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纪律建设,及时纠正偏离社会发展正确方向的错误言行。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时刻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纪律“底线”,坚持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道德“高线”看齐。

(三)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客体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理想教育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对教育客体产生重要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等,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着力消除外部环境中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方面的消极影响,才能营造理想教育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当历史环境没有提供选择某种行为的客观可能性时,如果要进行选择,也总是在不由人的独立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正派能干的人不受重用,而某些阿谀逢迎的人和说谎邀功的人却大行其道。面对这种“逆淘汰”现象,心冷的心冷,麻木的麻木,得利的得利。有的领导干部以各种名目侵占公共利益,视制度、规矩为橡皮泥,想拿捏就拿捏。这些问题,会使很多人在所谓的要人、名人、能人面前直不起腰,在理想、信念、事业方面提不起劲。这样的社会风气和外部环境下,理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遭受严重影响。

为了营造理想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要认认真真学习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恪守修己正身之道,遵循干事创业之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优良的作风践行远大的理想。

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真正的理想是明天的现实,更是今天的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为之不懈追求。

社会环境是平台,是舞台,需要人们自己去搭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沓纲领更重要。”我们应该牢记理想的客观标准,以实际行动为环境的优化出力,为理想的实现出力,为社会的进步出力。

参考文献:

[1]秋石.革命理想高于天——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求是,2013.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

[3]张墨宁.理想需要制度和社会的德性.南风窗,2013,20.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6,(1).

[5]江金全.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中国纪检监察,2015.4.

[6]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学习研究,2015.9.

[7]牛君,季正聚.试析政治生态治理与重构的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8

推荐访问: 中国 理想 关键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