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时间:2022-05-13 14:10:08 浏览次数:

从“旅游产业的范围和地位”想起的

申葆嘉

旅游产业容易和旅游业混淆,因此提到它们的范围和地位时,最好先加以澄清。我觉得这里谈的范围和地位都会有两重意思,因而也需要加以明确。所谓范围,我想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其本身结构所及的范围,二是其所起作用在社会上所及的范围;所谓地位,指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以及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应受到的重视程度。30年前,当旅游初次进入入境旅游市场时起,“旅游业”就一直成为流行至今的标准名称,虽然早期有人主张以旅游事业或旅游产业的概念发展旅游,但终未实现。

按照我的观察,我国的旅游业主要是指以住宿业、餐饮业、旅行社以及人工建造的游乐园为主的接待诸行业的复合体;事实上,旅游业并不是一个行业实体,只是在游客需要时为需要者提供不同服务的业务群体。在这里,旅游业的经济性质是十分鲜明的,它们为营利而推广业务,并不顾及旅游活动在社会运行时形成的其他方面的关系和影响。由于它的业务运作性质所决定,旅游业并不是一个生产性“行业”,但是在它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却要消耗大量社会物质资料和体现了不同专业知识的服务劳动。所以,我一向将旅游形容为一种“只愿锦上添花,不作雪中送炭”事情的“行业”。

旅游产业却不然,它既包括了营利的旅游业,但更多的是包括了许多发展旅游所必须的社会非营利因素,如博物馆、古迹遗址、风景名胜、教育和培训设施等大多数人文资源因素。除此之外,社会上许多原有的政府、市政、金融、工程、财税、安全、交通、信息等部门,也将在一定条件下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动。这样,我们就发现,旅游产业是以产业的形式将旅游需要引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中去,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与之相较,旅游业只是一种小范围的“个别现象”,没有能力将社会其他因素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吸引在自己周围,因而也不可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形成独立的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零星的”、“不成气候”的“手工业作坊式”的旅游业,就如我国当前的旅游业那样,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因为在国内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来做这个行业的“龙头”。国内的旅游市场竞争就无法有序展开;又因为没有雄厚的资本、掌握先进市场营销能力和科技知识的企业与人才,就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应有的位置。作为一个现代旅游产业,只有在我们自己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意识得到重组、更新之后才能出现。因为我们对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与旅游的真实还存在着一段距离,我们与市场经济的运作之间,还有许多障碍。

但是旅游产业目前还不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现在就应该讨论起来,整合我们的认识,促进旅游产业的逐渐形成。为此,我先将有关旅游产业的认识,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切磋。

旅游产业是社会上各种相关因素互动整合的产物,而不是“红头文件”的作品,政府应该监督、指导和协调,而不是参与具体活动;

旅游产业不是一个行业实体,因而不同于早先热闹过一阵的“集团化公司”,它是有关行业、机构、组织等等根据本身利益自愿参与的综合性复合体,主要反映在业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旅游产业因竞争而构成,因运动而存在,不断重组增强力量是其生存发展之道。

对旅游产业范围与地位问题的思考

高舜礼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强旅游产业地位、范围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时代功能

对于旅游业的作用和功能,中外旅游界已多有研究和阐释,并取得了理论上的一些进展和建树。从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其地位与作用的发挥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与进入21世纪后、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我国与旅游发达国家之间等,旅游产业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著不同的。因此,对于旅游产业地位的研究,既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结论,更不能撇开旅游业发展的实践。

就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而言,现阶段旅游业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这个地位,既不是由权威部门加以“钦定”的,也不是由业界和社会各界的认识水平所提升的,而在于旅游业自身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概而言之,大致有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今日之旅游业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人民群众不仅是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受益者,而且是旅游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旅游活动已经生活化、大众化、普通化。与此相对比,旅游业的创汇创收功能则退居较为平常的地位。

二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旅游业关联性、依托性、带动性之突出,在国民经济众多产业中卓尔不群、出类拔萃。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业发展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开放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今天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培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在此方面当之无愧。

三是全面提升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旅游业在提升“软实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载体、重要工具和重要渠道的作用,这也是其他产业所不大具备的天然优势。

二、客观面对旅游产业理论研究现状

对旅游产业地位、范围等问题的研究,既要有理论探究的不懈追求,也要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既要防止急于求成,也要避免因循守旧、陈陈相因;更要客观对待旅游产业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是旅游产业理论研究滞后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旅游学科研究不是高新科技,不存在国际学术交流的保密或壁垒。旅游发达国家在某些应用研究领域确有先行、独到、精辟之处,但产业理论问题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否则,我们就完全可以充分地加以借鉴了。到20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等国试行旅游卫星账户,以研究旅游产业的增加值和贡献率等问题,也说明有关理论问题的探究并不是很超前的。

二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科学的理论对发展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这并不是绝对和无条件的。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旅游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在这个发展阶段中,不可否认,旅游理论的系统研究并非是超前的或者基本同步的。相反,旅游产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实例。假如非要坚持找出一些理论支撑的话,真正影响旅游发展科学决策的主要因素也不是来自旅游理论研究领域。这个事实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旅游理论研究要紧跟旅游业发展实践,要尊重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假如就理论而研究理论,那对旅游学科建设也将是无益的和无意义的。

三是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变化的。这

推荐访问: 笔谈 中国旅游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