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擎起“三农”一片天

擎起“三农”一片天

时间:2022-05-10 10:40:06 浏览次数:

编者按:

总有一段征程让巴彦信合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力量让巴彦信合人激昂振奋。在困难中砥砺奋起,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奋进中践行科学发展。

三年波澜壮阔,三年砥砺图强。三年间,巴彦农信社在省、市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在刘庆柯理事长的带领下,以不懈的努力和昂扬的姿态,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超越,奏响了一曲又一曲激荡人心的华美乐章。

素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生猪生产基地县”、“渔业生产基地县”,“畜产品调出县”和“龙江生猪第一县”诸项殊荣的巴彦县,近年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猪产业风生水起,“农”字号企业落地生根,畜产品蓬勃发展……这一切,今非昔比,无不凝聚着信合人的心血与汗水,无不承载着信合人服务“三农”增收、支持地方发展的情怀。植于这片热土之上的巴彦县农村信用社找准自己的定位,情系“三农”和小微企业,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用服务、用信用、用真诚,将新的形象展示给巴彦百姓,谱写出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彩篇章……

依托于“三农”、服务于“三农”的巴彦农村信用社,伴随农业的发展而壮大,在服务“三农”的历程中,成就了与农业、农村、农民血肉相连的事业,承载了助农、惠农、富农的使命。进入2005年8月,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黑龙江省信用联社的诞生,进入了探索创新、改革图强的新时代,成为体制理顺、基础雄厚、覆盖城乡、惠及万户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至2012年,巴彦信用联社已成为拥有10个职能部门、377名员工,辖22个基层信用社、7个储蓄所、44个农村自助服务站的完整的金融经营服务体系,业务经营,实现贷款余额17.45亿元,存款16.48亿元、利润0.52亿元,在县内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中独占鳌头。

自2013年刘庆柯担任巴彦联社理事长以来,他带领联社两级班子和全体员工继往开来,改革创新,推进服务转型,强化依规经营,弘扬企业文化,开启了以创新为基、以转型为要、以务实为本、以合规为标的支持、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新征程,为巴彦兴工强农、强社富民创造了新辉煌。

支农服务篇

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铺展了举世瞩目、奋发振兴的新蓝图,擂响了“四个全面”的战鼓,激起了千帆竞发的大潮;黑龙江省委提出“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方针;省农信社做出适应发展新常态、服务现代大农业的部署。面对这些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理事长刘庆柯及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这是稳健发展的方向,是服务“三农”的动力,是履职尽责的考验,更是历史使命的挑战。他们清醒、冷静、科学、客观地分析信合发展现状,总结多年支农服务经验,审视具有时代意义的繁重任务,做出果断、明确的决策:围绕大农业抓服务转型,用服务转型助力大农业发展。从此,一场新的战役在巴彦信用社波澜壮阔地展开了。

审时度势,转变经营理念

思想理念的升华,是牵引行动无尽的内力;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是引领行动的先导。在2013年巴彦信用社工作会议上,理事长刘庆柯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思想、理念。他说:“从历史的观点上看,信用社的发展、进步,必须服从于国家及地域发展战略,否则偏离方向,必然失去应尽的社会职能。从农业大县角度上看,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天地;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就没有信用社生存的可能。顺应形势、履行社会职能,这是社会和信合发展的客观要求”。他提出:农村信用社在完成由单纯服务农民向服务“三农”延伸,由服务农村向服务城乡一体化延伸之后,服务“三农”必须向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延伸。这是适应传统农户生产经营贷款需求量减少、规模农业资金需求高涨、特色产业资金需求旺盛、涉及民生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增长等新常态的明智选择。作为提供金融支持的信用合作社必须把着眼点转到服务现代农业上来。

调整战略,服务经济實体

按照服务大农业的理念,巴彦信用联社以敏锐的目光、极大的力度,把适应农村经济实体演变作为着力点,大刀阔斧的调整经营战略,强力服务和支持农村新型经营实体的发展。

巴彦县辖18个乡镇,116个行政村,1343个自然屯,辖区面积3137.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7万公顷。全县居民23.4万户,71.2万人,其中乡村15.7万户、59.6万人。2013年农村从业人员29.5万人,其中:种植业占57.7%;养殖业占15.3%,工业占5.9%,建筑业占11.6%,其他占9.5%。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为92.85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7.3%,牧业占36.9%,林业占4%,渔业占1%,服务业占0.8%。这说明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已逐步从种植业中剥离出来,转为概念上的大农业上来;经营主体正在向规模化发展,全县有各类合作社568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326个、养殖业207个、农机合作社26个、渔业3个、加工业13个、技术服务3个。他们带动产业化发展,形成新的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体系。而公司带农户进市场,或规模化合作式的经营方式,也为信合事业扩大经营、增加效益、防范风险、强化服务提供了最佳环境空间。

为了适应农村经营主体的变化,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巴彦信用社把加快信贷服务转型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他们着力在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上转型。在稳定小额农贷的基础上,向服务区域性、集团性、专业化、规模经营转移。积极探索和跟进信用社与合作社的“社社合作”,信用社与产业园区的“社区合作”,信用社与致富带头人的“助先强模”合作,信用社与乡镇政府的“政社合作”,进而推进产业化发展。2014年,投放信贷资金0.62亿元,重点扶持的洼兴镇增收水稻专业合作社、兴泰养猪专业合作社,松花江乡万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及省级劳动模范丰乐乡曾庆山创办的兴牧种猪生产合作社、兴隆镇民主村栾忠臣创办的民主种植合作社、西集镇繁荣村果蔬专业园,为扩大支持领域,扶持现代农业,转变信贷经营方式提供了成功的典型。至2015年8月,已投放贷款0.99亿元,支持各类合作社及小微企业154个,是2012年的11倍。着力在搭建平台完善信贷产品上转型。在继续完善丰收时贷、金土地、畜时贷等信贷品牌的基础上,继续研发产权、经营权、资产资源等方面的信贷新产品,把“一证通”信贷模式引导到支持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产业中,营建广阔、可靠、高效的信贷市场平台。位于巴彦镇福民村的众强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2月16日,注册资金400万元。该合作社目前已成为年出栏生猪5000头,销售仔猪6160头的新型经济体。2012年合作社通过社员联保手续在巴彦联社取得贷款24万元,为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巴彦联社以商服楼抵押的方式,对其发放贷款5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生猪的存栏数量。2014年,合作社新建两栋猪舍,资金短缺,联社再次加大投放力度,以合作社场房,场地作为抵押对其发放贷款100万元。为信贷产品专型,支持大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着力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上转型。打破传统思维和传统方式,探索法制化、市场化管理和风险防控路子。利用行政资源,营造防范风险机制,通过沟通,争得县政府支持,搭建抵押、登记、流转平台,降低和规避风险。充分研究合作社规模经营存在的松散性、不规范性、无政策保障性、少法规约束性等不利因素,消除跟风、盲目、造势的心态,严密操作程序,遵守信贷流程,审慎施策,保证稳步推进,科学发展。信用社支持的高氏禾田米业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

高氏禾田米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主要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大豆,杂粮,加工生产绿色有机大米、豆浆豆、杂粮等。2007年成立水稻种植协会,建立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体制。2010年投资上优质大米生产线,年加工优质大米5万多吨。2015年,高氏禾田米业以厂房及厂地作为抵押在巴彦联社取得贷款70万元扩大生产能力,成为巴彦县首屈一指的优质大米加工企业,高氏禾田品牌被评为黑龙江名优产品,生产加工的绿色有机系列大米远销福建、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市,年销售额2亿元。高氏禾田米业规模的不断扩展,为信用社强服务、防风险提供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惠民利民,营造服务品牌

市场经济的品牌效应,是提升服务水平最佳的社会资源。2013年以来,巴彦信用社着力打造品牌服务形象。他们坚持走屯串户,打造精细服务品牌。在继2010年以来开展“三认三知”活动的基础上,深化“认屯、认户、认人”、“知民情、知民意、知民困”活动,在逐屯逐户健全档案上下工夫,掌握农户家庭和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农戶资金需求,帮助规划增收致富门路,筛选确认信贷扶贫重点,开辟了信贷服务的精细化模式。

坚持打造授信服务品牌。持续推进信用村、信用屯、信用户、信用经济体活动。全县涌现信用屯10个、信用户37,057个。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跟踪考核,适时问效。富江乡振发屯养猪大户李明,在2015年3月生猪市场波动,经营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凭着“一证通”一次贷款2万元,当日申请当日办理,解开燃眉之急,县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题报道。

坚持做强自助服务品牌。全辖在集镇 安装自助取款机19台、pos机70台,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服务,极大地方便用户,新增偏远村屯农民自助服务站11个,使全县近40%的村实现自助服务不出村即可办理资金业务。巴彦港镇五星村后长林子屯张老太太孩子在外打工,土地转包他人,自己开个小卖店。她说:“信用社把银行开到我们家门口了,可以随时存款,不用担心放在家里不安全了,真得感谢信用社。”

坚持打造承诺服务品牌。2014年以来,大力推进三级承诺制度。年初县联社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承诺,基层信用社通过电子屏幕向乡镇承诺,信贷员通过发放传单和联系卡,走屯串户向广大用户承诺。全辖还按季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兑现,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

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服务转型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巴彦联社连续十年被评为县支农服务先进单位。

创新发展篇

三年拼搏成就行业旗帜,改革创新绘就宏伟画卷。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恒理,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巴彦联社在刘庆柯理事长的带领下,时时讲创新,处处抓创新,开拓着创新发展新局面。

创新信贷产品强活力

巴彦县作为龙江生猪生产第一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有省级种猪场1个,市级种猪场2个,县级种猪场3个。年出栏万头以上大型猪场10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养殖小区43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14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20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2600户,生猪养殖合作社40个。有家禽养殖专业户近3000户,饲养量达1400万只,以狐貂养殖为主的特色毛皮养殖小区16个,养殖量达102万只。2015年上半年,生猪饲养量在市场萎靡、效益走低的形势下,逆势而上,由上年的408万头增长到460万头。这是与巴彦联社围绕发展大农业实施“金融创新”工程分不开的。

2014年至2015年春季,巴彦联社发动基层信用社对服务区域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调研,掌握经营状况、市场前景,客观需求。对服务区内的养殖专业户逐户走访,听取他们对资金方面的意见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社适时加大“畜时贷”信贷新产品推进力度。“畜时贷”,打破春放秋收的传统模式,按照畜牧生产的特点,以养殖户联保、合作社担保、加工企业担保、资产抵押等形式发放贷款,贷款期限根据生产周期而定。实行随用随贷、随还随贷,既满足经营户的需求,又活化信贷的经营,“畜时贷”新产品得到广泛推广,日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至2015年8月末,累计投放养殖业贷款14.2亿元,占总投放的42.9%。在养殖贷款中,生猪养殖贷款投放13.4亿元,占养殖业贷款96.37%。扶持大型标准化养殖场8个,贷款金额0.45亿元,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9个,贷款金额5.3亿元,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5个,贷款金额1.1亿元,养殖场193个,贷款金额1.4亿元,专业户2400户,贷款金额1.1亿元。还扶持貂狐特色养殖小区1个、270户;扶持禽类养殖大户368户,专业户1426户。“畜时贷”的信贷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化的调整,促进了农民经营收入的增长。201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6.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30%,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农民人均收入达8325元,比上年增长14%。

创新经营方式促发展

在2013年9月信贷工作进入旺季的关键时期,省联社决定至2014年上半年,全面持续开展“信贷管理和行风作风双整治专项行动”。2015年,省联社又把“深化改革和严控风险”列为农信社经营的两大主题。以刘庆柯为首的领导班子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创新经营方式的天赐良机,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治本之举。他们迅速地把工作重点调整到改革、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稳健发展。围绕依规经营,从严治社、从严治贷、从严履职,抓整顿、转作风、促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果。

——正行风树新风广受赞赏。2013年旺季,家住黑山镇的个体经营经营户高凤海,到联社营业部办理取款业务。因其孩子在大连办专卖急需用钱,又急着汇款,匆忙间,将1万元的现金落在服务窗口外面。营业部大厅经理发现后,到门外追他时,已不见了踪影。立即向坐班主任汇报了情况,并根据高凤海办理业务的信息找到了他,他正在邮局汇款发现钱少了,而不知丢在什么地方着急。他急忙赶到联社营业部,经核实情况,失而复得。当时便拿出2000元作为酬谢,大厅经理和坐班主任百般谢绝,他万般感谢,激动的掉下了眼泪。第二天,他通过新闻热线找到电视台记者,带着大红纸感谢信,到营业部再次感谢。此事在电视台行业新风栏目播出后,在全县引起良好反映,得到广泛赞扬。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是规范经营、文明服务的彰显。两年多来,巴彦联社认真实施省联社6条高压线、市联社9条规定,从依规经营入手,从严履职,从严考核,树立创新、奉献精神,营造合规文化氛围,有力地消除了违规行为,取得了“双整治”显著成果。

——扩覆盖增额度贷款质量提升。他们在千方百计稳定农户信贷市场的同时,延伸扩大新型经济体用户,增加贷款投放额,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使2014年的贷款投放达到0.62亿元,2015年8月末稳定在0.99亿元,保持了稳中有升、风险降低,资金效益提高。

——明责任严管理贷款回收稳增。消除人情贷、违规贷为回收打下了基础。2014年,当年到期贷期贷款17.89亿元,收回17.55亿元,回收率达98.08%,比上年提高1.38%,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优服务树典型各项存款猛进。在金融机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根据巴彦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服务机构遍布城乡的优势,从改善服务环境、倡导文明礼仪、到屯入户服务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广泛开展与经营大户交朋友、互利互助活动,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强化目标管理,树立富江信用社、兴隆第一储蓄所先进典型和吸储能手,提升内在动力,保持各项存款连年增长的势头。2014年,各项存款实现24.23亿万元,较年初纯增4.78亿元,增幅24.6%,超额完成省市下达计划,创历史新高。2015年开展首季开门红活动,实现一季度各项存款29.50亿元,同比增长25.22%。8月末,存款余额保持在27.78亿元上下,同比增长24.11%,创多年最好成绩。

——强措施突重点不良清收创新高。全辖加大按期清收、责任清收、按旬考核、贷款重组力度,开展“防新降陈”攻坚战,实现全面上突破。坚持深入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充分发挥公安经侦部门专项打击恶意欠贷工作组和法院专设法庭现场办案的作用,利用法制力度攻难点、破难关,打开新局面。2014年清收不良贷款0.79亿元,完成省联社下达计划的155.79%,上升幅度为历年之首。2015年,联社抓清收不松劲、不手软、不怕难,至8月末已收0.73亿万元,占全年计划的76.53%,为全年清收总额超上年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精细形态增效益

效益是事业发展的生命。巴彦联社着力开创改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新形态,收获了最佳的经营效益。两年多来,他们本着精细管理的理念,运用市场化机制,按照操作合规、风险可控的原则,科学、合理、恰当调配营运资金,细致核定库存,把握旺增淡降尺度,适应市场需求,减少支出成本,收到细化营运资金管理,增加经营效益的实效。他们细化收息跟进机制,坚持利随本清,即时清结;打破习惯定式,坚持无力还本、利息必结;改变本息统还统清旧模式,坚持分类清息办法,实行个体贷款及农户5万元以上贷款按季结息,跨年度贷款年末结息率必保95%的目标管理,减少收息压力,实现稳健经营。他们注重在细微处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核定费用支出,严格办公费用支出,收到会议、文件、公共费用显著下降的效果。2014年实现利润0.74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015年可实现新的突破。

文明创建篇

精神和信念的力量,是无比强大、无以遏尽的内在动力。营造合规文化,创建时代文明,昭示着巴彦联社耀眼的亮点。经多年奋斗,实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标兵单位演变之后,他们把打造常态化靓丽的企业形象作为新目标,实现了新跨越。

倡导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硬职工队伍,就是他们的闪光亮点。坚持多年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提升了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弘扬合规文化,开展多样法制教育,坚定了依规经营、严守法纪的理念;先后树立的爱岗敬业的中层干部马红、被评为巴彦县“十大女杰”的孙春梅、“以实为本图大业,以正为根树风范”的基层社主任王海林、“怀理想匍下身子,展风采从零做起”的优秀大学生柜员张恩慧,为员工树起了光辉的榜样,代表了巴彦信合的鲜活风采。以“爱岗敬业”、“塑造诚信形象,铸就合规信合”、“从严治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一次又一次的演讲竞赛,激励着广大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多彩节庆、纪念日的文艺演出抒发着信合人的情感,陶冶着员工们的情操。一系列的多彩活动,不仅引导和激发着巨大的正能量,而且还展现了这个富有朝气的战斗集体的蓬勃活力。巴彦信用联社先后获得县“先进职工之家”、市“安康杯优胜单位”和刘庆柯获得“保障杯”先进个人等项项殊荣,记录了巴彦联社前进的脚步,印证了企业文化的强音。

树立廉洁勤政爱民新风,打造务实创优团队,是他们的又一个亮点。联社的领导班子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纠“四风”、查违规从自身做起,转作风、惠民生率先垂范,敢碰硬、勇担当雷厉风行,讲“三严三实”别无旁顾,为全辖带出了一片生气。

白云,是长风放起的飞鸽。形象,是温暖万众心田的炽热。信用社的为民形象,引起了巴彦电视台的极大关注。2015年的3至4月,他们利用7周时间,在《巴彦新闻》和《民生在线》栏目对信用社进行了专题系列报道,引起极好的评价和反响。巴彦信用联社真心惠民、强势支持“三农”的名片,已深深地播散在万众的心田,植根于巴彦这片沃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脚步依然在延伸。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巴彦农信社来说,创新与突破不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也正是在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创新与突破中,巴彦农信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运筹新的五年规划的進程中,巴彦农信社定会以其卓绝的坚守,沿着“四个全面”指引的方向,为“三农”擎起一片天地,夺取更加绚烂的辉煌。(编辑/李舶)

推荐访问: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