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时间:2022-05-07 19:50:04 浏览次数:

摘 要: 《中国历史文选》是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文言文史料能力的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特点的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课时量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中国历史文选》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中国历史文选》既是大学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史料阅读能力的入门课程。高校历史专业大多开设了这门课程,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如教学课时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笔者拟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看,《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量不足。

近年来,《中国历史文选》教材不断推陈出新,选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经典篇目之外,还有编纂体例介绍、练习文选、通论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历史综合性和百科性的特点。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补充完善,相应的课时量却越来越少。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在综合性大学,一般都要占200学时左右”[1]。20世纪90年代,各高校开设该课程为175学时左右。2000年以后,该课程不断压缩,有的学校从开设两个学期压缩为一个学期,总学时减少为72学时左右。笔者所在学校大学一年级开设两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即便如此,仍觉得课时数不足。在如何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授相关的内容这一方面尚待进一步探索。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主动性不高。

当前全国各地大多推行应试教育的模式,许多中学不断削减古汉语的课时,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不被重视。因此,新入校大学生古汉语和文言文基础普遍较弱,大多数学生对文选课的学习有畏难抵触情绪,对线装本、竖排版的古文献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中国历史文选》的选文多偏重于史料价值,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和典章制度等,相对而言,这些内容不如古代文学作品那么生动活泼。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不愿让老师“背着走,喂着吃”,如采用以往“满堂灌”的经院式教学,是不符合现实需要的,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于改进《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技能与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该教学质量,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明晰课程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关于《中国历史文选》的课程教学目的,1956年周予同受高教部(今教育部)委托编写教材时明确指出:“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的常识。”[2]历史文选不等同于古代汉语,是一门多边缘交叉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是以汉语语法为主,而是以文章的选读为主,必须以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为线索,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组织原始史料进行教学、讨论和研究。

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对文选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某些学生认为该课程就是古汉语或古文课,停留在中学文言文说文解字或文学作品赏析阶段。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历史文选是以古代汉语、史料学、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基础课,侧重于原始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选文历史思想的阐述和史料价值的分析。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阅读原始文献,才能更接近历史事实。如果舍弃独立阅读一手文献,就无异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就不能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

针对课时量大幅压缩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精讲与泛读的关系,重点内容讲深讲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内讲授与自学讨论活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独立研读、互相讨论的方式拓宽知识面。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读史心得以札记或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相对于古代文学来讲,《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比较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相对枯燥一些,这就要求改变呆板的单向灌输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使教学局面生动活泼。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阅读技巧,教师要进行技能示范,如句子中虚词的习性和语法,古音通假,古今词义的演变,变文和互文,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等[3]。对重要历史典籍的作者、编纂体例、成书年代、史料价值及有关的典章制度、文化常识等,教师不但要讲得清楚明了,而且要概念准确,条理清晰,有的长句、难句,还需要逐条进行语法分析。每篇课文讲完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来个“回头望”,归纳总结课文的撰文思想、时代特征,分析其人物形象、社会心态及其史料价值。

除此以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史学素养。以名篇佳作为基础,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内涵进行详细分析,带领学生品鉴其史学价值和文学风格,使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诗经》优美质朴的诗句了解西周社会的民俗风情,通过《战国策》言简意赅的风格瞭望七雄争斗的政治风云,通过《楚辞》浪漫主义的诗风认识屈原的人格和理想,通过《史记》的博大精深去领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风范”[4],以提升他们的史学素养。

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能否学好一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提高文选课的教学魅力,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史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关键。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的渗透、形象化的描述、恰如其分的语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这样既可以增强文章讲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义的理解。同样的文章,饱含激情的讲述与枯燥乏味地解说,有着天壤之别的效果[6]。如果我们不深入著史者所描述的历史情境中,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史书,就不能了解史家的思想倾向和著史意图。

3.加强实践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全国各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历史文选》课时设置不尽相同,总的趋势是压缩比较明显,这与历史专业学生对一手文献无限的阅读需求相比,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显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献的能力上。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灵活安排授课方式。对一些古奥艰深的选文如《尚书》、《诗经》、《左传》,以及一些诏令奏议、史论类的选文《史记·货殖列传》、《宋书·谢灵运传论》等,以教师精讲为主,目的是给学生做出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么样才算讲深讲透。同时运用提问、反问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一些难度不大的词句及段落大意,则让学生试着翻译和归纳,以启发学生思考。对一些文辞较浅显、耳熟能详的选文,如《史记·孔子世家》、《汉书·张骞传》、《三国志·诸葛亮传》、《资治通鉴·淝水之战》等,则以学生讲解和翻译为主,教师主要是纠谬正误,阐明文章内蕴。笔者在教学中把这些相对简单的篇目由学生讲一段或几段,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从实际成效看,学生积极性很高,认真搜集一手资料,查阅工具书,在讲课过程中各有特色。学生讲解之后还有互相提问互动,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纷纷要求多开展类活动。

除了让学生参与讲课之外,笔者还带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原始文献。当学生看到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时,他们都震惊了,原来中国历史文献如此丰富。笔者还让学生试着翻阅古文献,如讲到《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时,让学生查阅《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与《通典》所载历代人口进行对比,查找异同。除研读纸本文献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到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地研读出土文物、碑刻等实物资料。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以用幻灯片、电教片等辅助教学。在每一教学单元都可以安排适量的电教示教,如有关古籍作者的传记片、古籍整理的纪录片、科教片等,使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变得更直观、形象和生动。

《中国历史文选》是历史学基础基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当前,除了大力改进教学策略、积极探索课程教学规律外,还需要打造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等,望各高校齐心协力,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能毅,邹旭光.中国文选课程建设刍议.见杨燕起,陈泽延,编.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1.

[2]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三版前言.

[3]彭众德.历史文选教改刍议.见杨燕起,陈泽延,编.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4.

[4]陈泽延.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智能——“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浅谈.见杨燕起、陈泽延编.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05.

[5]孔子.论语·雍也.

[6]梅显懋.中国历史文选教学运用启发式之我见.见杨燕起,张家璠,李家发,编.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三集).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170-171.

推荐访问: 文选 中国历史 改进 策略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