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撤点并校后的农村教育现状

撤点并校后的农村教育现状

时间:2022-05-04 13:15:03 浏览次数:

[摘 要]自200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政策十多年来,中国的小学由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撤并的学校中绝大部分为农村小学。虽然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等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下文就以福建调研地为例子通过走访调查、原因分析、产生的问题、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撤点并校后农村的教育现状。

[关键词]撤点并校;教育;农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政策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国家经济增长日益迅速,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发强烈。与此同时,由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原本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水平,大量涌入城市寻求打工机会。另外,城市能够提供比农村更好的教育资源,大量农村适龄儿童跟随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更好教育,令农村常住适龄儿童数量大量减少。

因此,200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與发展的决定》,其中指出:“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拉开了“撤点并校”运动。

“撤点并校”的出发点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但各地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我们调查走访的农户中,问及村子里面的小学被“撤点并校”后的看法,大部分村民都表示希望在村子里面有一所小学。从村支部书记了解到,村子里面近二十年来只有一位老师,从2005年左右之后便没有学生了。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对“撤点并校”进行反思。

2 文献综述

2.1 “撤点并校”的概念界定

“撤点并校”特指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点”是指“教学点”,“校”是指“完小”。“教学点”一般指四年级以下学生学习的场所,多设在人口较少、偏远贫困的村寨;“完小”指一到五年级(部分北方小学)或到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场所,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方亮,2013)。同时是指通过撤销与合并学校对学校的数量与布局进行调整,以求实现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刘云,2013)。

2.2 “撤点并校”的原因

首先,由于实施计划生育,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导致农村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其次,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率愈发提高,导致大量农村废弃、闲置,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水平,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城市,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也被带到城市,进一步导致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再次,城市、县市中心学校等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以福建调研地为例,走访的农户十分重视教育,为了子女读书愿意送子女到县城或者市级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也导致愿意就读行政村小学的家庭减少。最后,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村一校”的局面,但行政村小学大部分由村民集体筹资修建,由于行政村较多,政府无法兼顾所有行政村小学建设的需求,各行政村所获政府资助较少,造成了农村学校资金不足,难以聘请优秀老师任教,出现农村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布局分散等局面。

3 现状简单分析

随着2001年确定实施“撤点并校”,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撤点并校”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政府以“撤点并校”为借口减少教育支出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福建省在1996—2009年期间,小学“撤点并校”的速度成上升趋势,然而教育财政支出占比虽然在中期有所上升,但过后便开始下降,2009年教育财政支出占比大约只比1996年高0.03。由此可见,政府减少教育支出可能有搭“撤点并校”的“便车”之嫌。有学者提到,教育的投资效益有周期性、隐蔽性等特点(丁冬,2015),政府官员虽然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取得政绩,即在唯GDP论的时期最为重视工业、贸易等GDP产值大户,有意无意的冷落教育的支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只是其边缘性而非核心化结构(褚宏启,2000),在财力落后的中西部偏远地区,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程度低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王蓉,2004)。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在实施“撤点并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及合理性操作,政府有减少教育支出之嫌。

3.2 “撤点并校”加重家庭的负担

在之前“一村一校”格局的情况下,农村家庭小孩可在就近的乡村小学就读,家庭不需要负担过高的交通成本费、饮食费等其他费用,也不需要担心小孩的上学安全情况。

但随着“撤点并校”的实施,行政村小学的撤销导致农村小孩需要前往更远的地方接受教育,有一份调查显示,有些小孩需要徒步行走10公里左右才能抵达学校,平均下来每位小孩需要徒步行走3公里左右,居住地较远的需要行走3小时左右才能抵达学校。经过如此的长途跋涉,小孩体力大量消耗,无法以充足的精力来应对接下的学习。

为了孩子们的方便,大部分家庭选择了寄宿制或者包车接送小孩上下学,但在农村由于资金的有限,无法准备充足营养的餐食,难以保证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寄宿条件。另外,农村家庭包车无法保证所承包车辆的安全性,正规的校车在农村几乎没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2010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一搭载小学生的三轮车翻入河中,造成14死6伤的惨剧。这些都反映出“撤点并校”后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同时,父母还需要支付宿舍、餐饮、交通等额外的费用,一定程度上使“九年义务制教育”没有全面的惠及到农村家庭,反而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3.3 农村小孩受教育条件受限

“撤点并校”之后,大量学生需要前往中心小学就读,然而学校属于事业编制,老师数量是固定的,学生涌入学校后老师的压力大幅增加,一位老师不得不接受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因为中心小学距离学生家庭较远,大部分学生选择寄宿在学校,学校又无更多的资金雇佣生活老师,导致在职老师兼任生活老师。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固定的,教室的数量很难随着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也出现了许多超过60人的巨型班。

“撤点并校”还容易致使优秀老师资源的流失,由于“撤点并校”之后学校数量的减少,事业编制的老师数量也相应减少,一些从事教育多年的老师看到转正无望会选择从事其他职业或者寻找更好的学校从事教学事业。由此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3.4 农村小孩成长道德危机

“撤点并校”后大量农村学生被迫前往较远的地方上学,从交通上来看,才六七岁的小孩每天需要步行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其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来看,被送到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从小便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容易造成其恋家情节加重,不利于其健康性格的养成,甚至会造成抑郁等其他心理疾病。另外,由于长时间无法与父母接触,其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容易演变成日后的“问题少年”。

4 政策建议

“撤点并校”出发点是为了优化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水平,因此我们应当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以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以日本为例,日本在推进“撤点并校”的过程遇到很多与我们相似的问题,例如如何进行学校的合理分配、如何解决学生上学的安全问题等。日本的解决方式值得我们去借鉴,第一是国家通过财政补贴以顺利推进“撤点并校”的实施,国家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财政补贴,以应对学校学生大量增加的困境;第二是基层建立专门的委员會专门听取居民的意见,日本所成立的基层委员会十分重视收集居民对于学校布局等看法,通过整理居民的看法汇报给政府以正确推进“撤点并校”的实施;第三是以弹性化措施应对学校规模大小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如交通不便等地区,能够适度的调整“撤点并校”的力度以实现所有农村学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第四是建立完善的校车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校车制度以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减少父母的担忧;第五是实现学校旧址的再利用,将荒废的学校旧址再次利用起来,以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透明公开的监督制度,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参与到“撤点并校”的实施过程中。“撤点并校”实施过程中引发较多的争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没有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家长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应当学习日本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做到居民充分理解政策实施的目的与过程,加强监督力度,让整个社会参与到这个“撤点并校”的活动中来。

最后,我们应当在实施“撤点并校”过程中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用辩证的态度来面对“撤点并校”中的问题,政府应当充分考虑现实,不要搞“一刀切”,要做到因地制宜,才能顺利的推进“撤点并校”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丁冬,郑风田.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还是减少教育投入?——基于1996—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学,2015(02).

[2] 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2).

[3] 李盼强,曾尔琴,杨国辉.公平与效益的博弈——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调查与反思[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04).

[4] 徐国英.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1).

[5] 王立.云南省小学“撤点并校”实施情况研究[J].当代经济,2013(15).

[6] 李文英,刘云.日本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1).

推荐访问: 农村教育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