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打造教育强县 树立新干品牌

打造教育强县 树立新干品牌

时间:2022-05-04 13:05:02 浏览次数:

2005年以来,新干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紧紧围绕“打造教育强县、树立新干品牌”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素质教育示范县、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县、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在2008年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新干县被评为优秀等次。

坚持优先发展,奠定教育强县坚实基础

2005年9月,新干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向全县发出“打造教育强县、树立新干品牌”的号召。几年来,全县坚持科教强县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将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教育经费由县政府统一筹措和划拨。2007年8月以后,全县教育经费统一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及县本级财政的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二是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不留空缺,并全部通过银行代发网点,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在确保教师工资和各种津贴、农村边远地区教师补贴按时足额到位的同时,还将教职工医疗保险、合同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三是副科级以下的学校校长统一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和管理,并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教师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补充和管理,并从2003年开始实行全员聘任制。

(二)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新干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区。尽管财力紧张,但在经费投入上坚持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努力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006~2008年,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6170万元、10447万元和13092万元,增长比例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别高6.6%、60%和15.5%;预算内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4609万元、7544万元和8900万元,增长比例分别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高8.8%、59%和8.4%。二是确保预算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近三年小学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143元、1949元和2250元,初中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289元、2484元和3059元,均做到了逐年增长。三是确保预算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四是确保教育筹资各项政策的落实不打折扣,按规定开征的各项教育税费做到应收尽收并全额用于教育发展。强化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力度,杜绝征收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所收教育附加费全部用于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严格按要求使用税改教育转移支付,全县税改教育转移支付每年611万元,其中3%用于中小学校舍建设,其余部分全部用于中小学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等。

(三)优化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一是对重大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兴建新干中学新校区等,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座谈会,邀请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商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如七琴中学危房的拆除和校舍的新建,新干中学新校建设和新干三中校园建设中的拆迁征地等难题,都通过县委、县政府领导现场办公的方式予以妥善解决。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县财政在制定预算、保证教育投入上,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并抓好落实;县国土、规划建设部门按照有关政策,主动为学校用地和建设减免有关规费;县发改委、质监部门积极主动为学校建设把好项目审核关、规划关和质量关;县文广、公安、工商等部门强力整治违规网吧,有效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学生上网现象;县综治、安监、交警、卫生等单位为维护学校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三是将重点建设项目列入效能督查。新干县将新干中学新校建设、实验小学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等教育重点工作列入全县48个重点产业项目内容,由县效能投诉中心每季度督查一次,年底一并考核验收,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打造品牌师资,夯实教育发展人才基础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针对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新干县持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一是开展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优秀教师事迹宣讲,组织开展“三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四最”(师德最佳、业务最精、创新最强、奉献最多)和“弘扬新干精神,争当师德标兵”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争先创优。二是建立考评机制。各学校每学年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岗位聘任以及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2008年,县教育局还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年度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健全奖励机制。每年表彰和奖励一批在师德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大张旗鼓宣传报道获奖教师的典型事迹,并将评比成绩作为考核教师重要内容。

(二)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为改善师资队伍的专业和年龄结构,新干县建立了教师正常补充机制。2005年以来,该县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选聘了143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有效缓解了高中教师短缺和初中、小学师资结构不平衡难题。为储备小学师资,改善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从2006年开始实施小学教师“三定向”培养计划。目前,全县已有50名初中毕业生在井冈山大学接受“三定向”培养。在补充教师的同时,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

(三)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需要,新干县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基础上,建立了“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县本培训基地,以上级培训为主导,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立足县本培训。先后举办了远教管理员培训、班主任培训、“三员”培训、高中课改教师培训等。2005年以来共培训教师7000多人次。为促进教师运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新干县重点开展了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提出“在三年内,力争8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达标”的目标。为缓解全县小学英语师资紧缺的状况,2005年从各小学在职教师中挑选31名英语基础较好的年轻教师,安排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目前这些教师都成了小学英语教学骨干。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2005年以来全县共选派校长、教师20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研讨会和跟班学习。

为确保教师培训经费,新干县加大了教师培训投入力度。一是县财政从2008年起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预算教师培训费,2008年共拨给县教师进修学校76.8万元。二是确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全县各中小学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开支超过80万元。

(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2005年9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障措施,并隆重表彰了百名优秀教师。为激励广大教师争先创优,打造品牌型师资,新干县还出台了《新干县中小学名师评选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名师工程”。2007年9月,县委、县政府为评选出的17位首届县内名师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和表彰仪式,并由县财政给予每位名师每月100元的特殊津贴,极大地激发了全县教师的品牌意识和“学名师、赶名师、争当名师”的热情。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大投入,夯实教育基础。新干县牢固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理念,在资金投入上最大限度向教育倾斜。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办大教育的气魄大办教育:以BT模式投资1亿元在县城南新区兴建新干中学新校,同时,县财政投资2500万元兴建实验小学,两校已于2008年秋季投入使用。2008年暑期,全力实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对22所学校40栋主体结构完好、有使用价值的校舍进行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实行项目资金奖补制度,采取“以县为主,乡镇和学校各承担一点”的方式解决,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全县用于中小学校舍“穿衣戴帽”资金总计410.6万元。多方筹措资金,稳步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花园式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等。2008年全县共投入校建经费4167.27万元,动工兴建校舍10.72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大手笔,整合教育资源。为彻底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县城学校网点调整方案:将现新干中学搬新校区,将新干二中搬入现新干中学校园,城北学校初中部搬入现新干二中校园组建新干四中,塘头中学分别并入新干三中和新干四中,县教师进修学校搬入现塘头中学同时组建新干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县特教学校搬入现教师进修学校。这一轮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后,县城学校可以增加164个教学班,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办学条件将有明显改观。同时,新干县正在论证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方案,新的调整方案将打破乡镇区划界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为了提高中小学装备水平,在2005年至2007年三年期间,新干县共投入资金691万元配备教学设施和图书。2008年,又投入477.8万元补充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2005年以来装配标准化实验室45个、电脑教室42个、多媒体教室12个,添置图书近40万册,购买钢琴12台。目前,全县农村学校按二类标准、县城学校按一类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设施;所有中学均装备了多媒体教室、标准化实验室和远程教育教室,所有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拥有计算机室并接入互联网,所有村小都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图书信息化管理正在全县全面推广。◆(吉安市教育局供稿)

推荐访问: 新干 树立 强县 打造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