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幼儿霉菌性食管炎1例及文献复习

幼儿霉菌性食管炎1例及文献复习

时间:2022-04-05 11:23:36 浏览次数:

资料与方法

患儿,男,15个月。因“间断恶心呕吐5个月,咳嗽,发热1天”入院。患儿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5~6次/天。1天前发热,T37.9°C,伴咳嗽。追问病史曾于外院、个体诊所间断静点“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等)1个月余,并间断口服“先锋霉素”治疗,病情无好转,病程中无寒战、惊厥,无呕血及黑便。自发病以来饮食差,尿少,稀便,1~2次/日。既往健康,父母健康,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及传染病史。查体:T 36.2°C,精神可,呼吸平稳,眼窝略凹陷,咽部充血,口腔黏膜见白色乳凝样物,齿龈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率110次/分,律整,腹壁弹性稍差,腹软,肝脾无肿大,颈软,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K+3.2mmol/L,Na+129mmol/L,Cl-84mmol/L,血常规:WBC 6.64×109/L,RBC 4.71×1012/L,Hb 96g/L,RC 0.4%,ALT 480/L,AST540/L,CRP 147mg/L,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正常,肺炎支原体抗体及结核抗体均阴性。胸片正常,腹腔、肝胆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心功正常,便常规正常。无痛电子胃镜结果:霉菌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胃镜活检组织/细胞学刷检涂片,光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体。

诊断:①霉菌性食管炎并轻度脱水,离子紊乱:②十二指肠球炎:③鹅口疮;④上感;⑤轻度营养性贫血。

治疗:①抗霉菌:制霉菌素25mg,1日3次,口服;酮康唑50mg,1日1次,口服。②抗病毒。③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营养,提高抵抗力,输血,补充维生素(VB1、B6、VD)。④对症治疗 纠正脱水,离子紊乱,纠正贫血,保肝,保护胃肠黏膜。治疗8天后,患儿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饮食好,精神佳。复查胃镜:轻度霉菌性食管炎。治疗半月后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继用制霉菌素,酮康唑,维生素B1、B6,伊可欣,护肝片口服,疗程达6周后复查胃镜正常,胃镜活检组织/细胞学刷检涂片,光镜下未见霉菌及孢子。

讨论

霉菌性食管炎亦称白色念珠菌性食管炎,是由于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而引起的溃疡性伪膜性食管炎。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5%~10%,以45~55岁为多,但在儿科临床上本病患者不多。霉菌性食管炎的病因多为综合因素致病,常为继发性感染,多在糖尿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严重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体内菌群失调或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反应而诱发。本病在小儿中,主要症状为呕吐及吞咽困难,较大儿童可诉说食管部位在进食时有烧灼感,故有时出现拒食现象,若不及时治疗,念珠菌可由此而入血行导致败血症。霉菌性食管炎都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检查不难发现。在临床上,如有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史患儿等应警惕,并及早作胃镜检查,如镜下发现食管白斑覆盖,应作黏膜刷片镜检或活检病理确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

参考文献

1 潘江波,陈爱红,朱志阳,26例霉菌性食管炎胃镜检查与病理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4,20(7):670

推荐访问: 文献 复习 幼儿 霉菌性 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