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缺失

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缺失

时间:2022-03-24 09:03:18 浏览次数:

摘 要: 超文本以纵横交错的网络方式组织信息,给传统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用连贯性理论分析超文本在连贯性方面的特点及其原因,认为其非线性的语篇特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连贯性缺失,并介绍了相应的技术解决对策,望能对超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超文本;连贯性;语言语境;迷路

中图分类号:H319.3[KG4]文献标识码:A[KG4]文章编号:1001-5795(2007)06-0028-0005

作为电子信息的载体,超文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正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超文本作为一种新兴的语篇,其赖以存在的媒介、信息的组织方式都与传统的印刷语篇有着很大的差异。印刷文本的媒介是纸张,以线性的顺序组织信息;超文本的媒介是电子设备,以纵横交错的网络方式组织信息。连贯性是传统印刷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读者理解语篇的前提。那么信息组织方式的改变是否为超文本的连贯性带来新的特点?本文用连贯性理论分析超文本在连贯性方面的特点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超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超文本

1.1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

早在40 年代,美国科学家Bush就认识到信息和知识量的激增使人们以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来组织科学信息变得日益困难,他提出了知识检索的新方法——“联想检索”(associative indexing)。他曾设想一种名为 Memex的机器,这种机器除了巨大的储存能力外,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能提供不同数据资料之间的联系(Vannenar, 1945: 101-108)。根据这一思想,Nelson在1965 年创用“超文本”(hypertext)一词,意即“一系列相互间有着复杂的联系、而且无法轻易地在纸张上呈现的文本或图像资料”(Nelson, 1965: 84-100)。Nelson还建立了一种计算机系统,这一系统除保留传统的线性文本文档信息外,还提供一种随机的联想性的浏览结构。Nelson 的这种非线性游览结构正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超文本结构的雏形。最后实现超文本思想的是Tim Berners Lee,超文本于1989 年在CERN 的互联网上以“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的形式出现。在万维网上可激活任何一点进入另一个点,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

1.2 超文本的定义

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的方法,信息以网络的形式储存,由链接(link)把各网络节点(node)联系起来。所谓网络节点即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可以是文本、音像资料或其他形式的数据\[Smith & Weiss, 1988\]。而链接则把有联系的信息节点联系起来成为信息网络。简单来说,超文本就是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即先按内容将信息划分成一个个信息单元(节点),然后按各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链接)联接成网络。

1.3 超文本的类型

Miall(1997)按超文本的各文本单元之间的语义结构方式(链接的关系)把超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序浏览型(prestructured),这类超文本多数是一篇完整的线性语篇的“电子化/超文本化”,原来的线性组织方式被分解成多个文本单元,而这些文本单元的链接则呈现类似于传统书本的树状逻辑层次结构,各文本单元间呈现章、节、多层标题等层次逻辑关系。阅读这类超文本的时候,读者一般按照作者预先设定的链接顺序阅读各文本单元,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个文本单元。根据其链接的指向性,这类超文本又可以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类。封闭的有序浏览型超文本内所有链接都是指向内部的,是一个独立的超文本系统,与其它外部文本没有直接的联系。各种多媒体光盘、课件、电子读物等多属于封闭的有序浏览型超文本。开放的有序浏览型超文本中除了纵向的提示语篇结构的内部链接外,还有一些通过联想原则把某些文本单元与外部文本联系起来的横向外部链接。例如: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学术论文就属于开放的有序浏览型超文本,它既有指向内部的结构性链接,也往往提供指向引文全文的外部链接,让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引文的出处。有部分学者认为有序浏览型超文本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超文本,而只是电子化的线性文本。但这类超文本由于与传统线性文本的相似性和易用性而十分普遍。

另外一类超文本是自主浏览型(self-navigating)。这类超文本的各单元文本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层级、因果等逻辑结构关系,只是它们由于都与某个意义相关而相互链接起来,类似于传统文本中的互文参照关系。读者纯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阅读各单元文本的先后顺序,即读者完全自主决定超文本的阅读路径。所以这类超文本是一个文本的网络,文本间通过意义联想相互联接起来。有些学者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文本。这类超文本又可以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类。开放的自主浏览型超文本的链接指向外部文本,通过意义联想的原则不断向外延伸,把无穷无尽的文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就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浏览型超文本。封闭的自主浏览型超文本包含有限的单元文本,是围绕某个意义构建的一个松散的文本网络,这类超文本的链接仅指向文本网络内的单元文本,并不向外延伸。

其实Miall只是对超文本进行了最基本的划分。现在大型的超文本系统(如综合网站、复杂的多媒体系统等)综合运用逻辑层次型和自主浏览型两种基本结构。本文试图探讨这两类超文本的连贯性特征,并认为超文本的非线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语篇连贯性的缺失。

2 连贯

连贯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修辞学中连贯被大致界定为:“指一个有效的语篇,其中各个部分必须紧密粘连。”(Brooks & Warren, 1972: 27)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87)对连贯的注解为:“自然或合理的联系;特别是话语、写作或辩论中各部分间的有序关系。”关于连贯这一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根据他们研究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观点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语篇本身的连贯理论,认为连贯是书面语篇的整体性特征。Van Dijk(1977),Widdowson(1978),Halliday夫妇(1978, 1985)等都认为连贯是通过语篇的两个层面实现的,也就是结构层面和语言层面的连贯,或宏观结构和局部连贯。宏观结构决定语篇的总连贯,而其本身又由序列性的或线性的局部连贯来体现。因此,传统线性文本的连贯首先取决于其宏观结构,其次则是语言层次的线性连贯。第二类是基于听话人和语境的连贯理论,强调连贯是语境和听话人或读者的认知活动关联性的产物(Brown and Yule, 1983; Reinhart ,1980: 161-180; Hobbs, 1979: 67-90; Wilson, 1994: 37-60)。

其实基于语篇本身的连贯理论和基于听话人和语境的连贯理论是相互补充的。根据van Dijk和Kintsch提出的语篇理解模型(van Dijk & Kintsch, 1983),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根据语篇的字、词、句、段等所表达的表层信息,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两者间不断互动和推理的过程。如果语篇是连贯的,那么这个推理过程就是读者不断在头脑中构建语篇整体连贯性的过程,推理的结果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与语篇的宏观结构相似的命题层级结构表征(hierarchical structure)。因此,有学者(杜世洪,2002)把连贯的定义概括为:一种可以被感知的并直接或间接依附于话语各组成成分的整体性特征,其整体性要么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要么隐含在语用环境或者交际者的大脑中。所以,读者在理解语篇的时候,其认知活动与两方面的证据相互作用而对语篇产生连贯的理解——来自语篇的整体性语言语境和来自非语言语境的证据,对于书面语篇,非语言语境主要表现为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等。

3 超文本的连贯性的特点

超文本是一个构成一定语义空间的文本网络,它的连贯性应该体现在它所构建的语义空间的语义整体性是否能被读者所感知。在超文本中,信息被分解为多个文本单元,所以其语言语境的整体性也被相应片断化和网络化;而且超文本的互文便利性也使各文本语言语境的边界模糊化。超文本语言语境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读者在阅读超文本时构建语篇连贯性,使读者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和构建语篇的整体连贯性。3.1 超文本的语言语境特征

3.1.1 有序浏览型超文本的语言语境特征

封闭型——语言语境的片断化

传统线性文本的语言语境是线性连续的,因此读者的注意力也是连续的,不受干扰的短时记忆能更好地把语篇表层信息与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结合起来,不断地推理出文本的局部连贯性,从而感知其宏观连贯性。但在阅读有序浏览型超文本的时候,文本的语言语境呈现片断化,从而产生“文本信息加工的间断”(discontinuous text processing)(Storrer, 2002.: 156-168)。因为读者必须在不同的文本单元间跳跃切换,这种转换降低了读者对语篇理解的专注度,增加了短时记忆的负荷,中断了读者的认知推理过程,这个问题被超文本的研究者们称为“认知损耗(cognitive overhead)”(Conklin, 1987: 17-41),从而影响了对语篇连贯性的整体感知。Dillon(1996)曾经指出:“线性文本的超文本化会影响对语篇的理解,这主要因为语篇的局部连贯和宏观连贯遭到破坏。”而且,超文本语言语境的片断化程度随着文本单元的缩短和文本单元数的增加而加大。同一个线性语篇被转化成超文本,其分解成的文本单元越小,所需要的文本单元数量就越多,其层状结构就越复杂,其语言语境割裂的程度就越大,所产生的认知损耗就也越大。阅读这样的超文本,读者难免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研究(张智君,2003)发现,超文本的层次越深,读者决策的次数越多,决策的难度越大,花的时间也越多;当包括记忆负荷在内的认知负荷超出读者的能力时,读者就会忘记之前所阅读过的文本单元路径。所以,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线性文本转换成有序浏览型超文本可能会造成信息的缺失和意义混乱(Carlson, 1989);而结构松散、语言语境局部间的逻辑性不强的线性文本则较适合被转换成超文本。

开放型——超文本语言语境的边界模糊化

传统的线性语篇是有形的,因为纸张是有形的媒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语篇的起始位置,即其边界。但对于超文本,我们在电脑屏幕上每次只能看到一个文本单元,对于整个文本网络的大小难以捉摸,而且开放型的超文本各文本单元纵横联系,整个超文本的语言语境的终点更是难以把握。这个问题被超文本的研究者们称为“信息短浅(informational shortsightedness)”(Conklin, 1987)。超文本的每个文本单元上都有多个纵向(内部)或横向(外部)的链接,读者必须选择其中一个链接进入下一个文本单元。由于超文本语言语境缺乏可视的起始边界,所以读者无法预知其所选择的链接是通向同一语篇的内部还是通向与其意义相关的一个外部语篇,即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跨出语篇的边界。这时两个结构互为独立,只是局部意义相关的语言语境会干扰读者对原语言语境整体连贯性的感知,这种连贯性的缺失类似于以下例子:I stay at home. The home of penguins is the South Pole. The South Pole is a vast land. Land erosion is a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Landow(1992)把这个现象称为“中心的漂移(de-centering)”,他指出:读者阅读一个文本网络的时候总是不断转移其阅读焦点。所以,超文本语言语境的边界模糊化将会影响读者对某个语篇的整体线性连贯性的感知。

3.1.2 自主浏览型超文本的语言语境特征

自主浏览型超文本是基于意义联想原则的横向联系的文本网络,各单元文本的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仅存在局部意义的相关。这类超文本的语言语境本身并不是完整和连贯的,只是数个语言语境的组合。读者要在这样的语言语境中选择和决定自己的阅读路径,依赖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把这些语言语境的无序组合进行整合,并最终在头脑中转变成连贯的意义层状结构。因此,自主浏览型超文本就像是一个关于某个主题的资料库,阅读的过程就是资料选择、整理、然后进行写作的过程,只不过这些过程是在头脑里迅速地进行。读者在构建自主浏览型超文本的连贯性的过程中,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对缺乏整体连贯的语言环境重新进行构建。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个自主浏览型超文本在头脑中所得到的层状命题结构都是不同的。有人认为这类超文本是一种短暂而非固有的文本形式,与有序浏览型超文本相比,这种文本要求读者有更强的认知能力和更充分的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

上面我们讨论了两类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对超文本的语言语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扰。有序浏览型表现为语言语境的纵向间断和语言语境边界模糊化带来的横向干扰;而自主浏览型的特点则是语言语境的非完整和非连贯性。语篇自身连贯性的缺失使读者必须更多依赖自己的认知环境来构建语篇的连贯性。

3.2 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对构建超文本连贯性的作用

读者对语篇连贯的感知和构建是其认知活动与来自语篇本身和读者认知环境两方面的证据相互作用的结果。背景知识不仅让读者感知语篇的连贯性,而且可以让读者在语篇缺乏表层连贯的时候做出合理的推断,构建深层的连贯。如果读者对语篇涉及的主题不熟悉,那么对语篇的理解度就较低(Spilich, Vesonder, Chiesi & Voss, 1979: 275-290; Voss, Vesonder & Spilich, 1980: 651-667)。而且,有研究(Fincher-Kiefer, Post, Greene & Voss, 1988: 416-428)表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背景知识是在读者构建宏观命题结构阶段起作用的,最终产生更为完整连贯的语篇的内在表征。

超文本语篇自身连贯性的缺失使语言语境所能提供的局部和整体连贯的提示大为减少,所以读者的背景知识在构建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Hammond(1989: 167-180)曾指出,阅读不熟悉的材料时,超文本特别容易迷路迷路是指用户在游览信息网络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如何达到目的地,或者在游览时因多次跳转而偏离学习或搜索主题(张智君,2001:102-106)。。读者如果对某个超文本的主题较为熟悉,他能更好地把握整体连贯性,选择更符合局部和整体连贯的阅读路径,更好地抵御“认知损耗”、“信息短浅”和“迷路”的问题;在阅读自主浏览型超文本的时候,充分的背景知识能让读者更快地选择、整合信息和重新构建连贯的意义。张智君(2003)的一项试验表明:先前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超文本的不利效应,降低读者迷路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造成了其语篇连贯性的缺失,而读者则必须更为依赖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认识图式弥补语篇本身语言语境的不足。所以,感知和构建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对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超文本连贯性缺失的对策

虽然超文本的连贯性缺失会对读者构建语篇连贯性造成一定的障碍,但其高效的信息组织方式使之应用越来越广,成为主流的信息载体。目前解决超文本的连贯性缺失问题的技术途径主要是提供导航帮助。导航帮助主要分为结构导航和概念导航。

结构导航:它将超文本系统的各文本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局部或全局视图的方式显示出来,使用户对各文本单元间的关系、超文本系统的整体轮廓、当前所处的位置有清楚的认识,并可相应地选择跳转方向(张智君,2001)。结构导航以其直观和总揽全局的特点帮助读者把握超文本语篇的宏观连贯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有序浏览型超文本的语境片段化和语境边界模糊化的问题。

概念导航:概念导航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导航,通过对用户浏览行为(如游览过的文档、在每个文档上停留的时间、跳转的关键字等)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感兴趣的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代表浏览意图的概念空间,并围绕该概念安排提示和引导用户(张智君,2001)。目前常用的概念导航技术有查询搜索、文档分析、结构聚类等。概念导航更适用于自主浏览型超文本,可以引导用户从非完整和不连贯的横向联系文本网络中更快地筛选和整理出用户需要的信息。高层次的概念导航甚至可以提供基于用户认知语境的个性化导航服务。

目前,各种形式的超文本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推广使学生必须从信息的海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特点给传统的阅读习惯带来的挑战,制作超文本教学课件和学习软件时尽量从技术上减轻超文本的阅读困难。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前应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适应不同的超文本,从有序浏览型到自主浏览型,从封闭型到开放型,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驾驭纵横交错的知识空间,最终能在超文本的语义网络空间畅游而不迷失。

参考文献

[1] Brooks, Cleanth & Robert Penn Warren. Modern Rhetoric[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2] 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 Carlson P. A. Hypertext and Intelligent Interfaces for Text Retrieval\[A\]. In E. Barrett ed. The Society of Text\[C\].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89.

[4] Conklin, J. Hypertext: 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J\]. Computer(20),1987.

[5] Dillon, A. Myths, misconceptions, and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usage and the electronic medium\[A\]. In Jean-Fran?ois Rouet et al. (eds.) Hypertext and Cognition\[C\]. Lawrence Erlbaum,1996.

[6] Fincher-Kiefer, R., Post, T. A., Greene, T. R., & Voss, J. F. On the role of prior knowledge and task demands in the processing of text\[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7),1988.

[7]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8] Halliday, M. A.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9] Hammond N V. Hypermedia and Learning: Who guides whom\[A\]. In H. Maurer. ed.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C\]. Berlin: Springer-Verlag,1989.

[10] Hobbs, J. R. Coherence and Coreference\[J\]. Cognitive Science,1979(3).

[11] Landow G. P. Hypertext\[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12]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 London: Longman,1987.

[13] Miall, D. (n.d.) Hypertext as discourse: A commentary on Jean-Fran?ois Rouet, Jarmo J.Levonen, Andrew Dillon, and Rand J. Spiro, Eds., Hypertext and Cognition (LawrenceErlbaum, 1996)[WE/OL].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2, from .cn/qkpdf/wydh/wydh200703/wydh20070306-2.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18] Storrer, Angelika. Coherence in text and hypertext\[J\]. Document Design,2002,3(2).

[19] van Dijk, T. A. Text and Context\[M\]. London: Longman,1977.

[20] van Dijk, T. A. & Kintsch, W.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M\]. New York/London etal.: Academic Press, 1983.

[21] Vannenar Bush. As We May Think\[J\]. The Atlantic Monthly 1945 (7).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loan.stanford.edu/mousesite/Secondary/Bush.html.

[22] Voss, J. F., Vesonder, G. T. & Spilich, G. J. Text generation and recall by high-knowledge and low-knowledge subject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1980.

[23] Widdowson, H. 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4] Wilson, D.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 al. (eds.)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 Oxford: OUP,1994.

[25] 杜世洪.从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看阐释连贯的三类标准\[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3).

[26] 张智君.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动态, 2001.

[27] 张智君,沈 昉,朱 伟,江程铭.先前知识、超文本层次深度和类型对低结构化知识的搜索和影响\[J\].心理科学,2003(4).

Coherence Interruption of HypertextsTANG Bi-xia(English Department,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China)

Abstract: Hypertexts are a network of information which poses new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coherence of hypertexts with different coherence theories.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non-linear feature of hypertexts gives rise to an interruption or lack of coherence of hypertexts. The latest technical solutions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useful insight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text in teaching.

Key words: Hypertext; Coherence; Linguistic Context; Disorientation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连贯性 超文本 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