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中语文教学与其中的品德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与其中的品德教育

时间:2022-03-17 10:41:57 浏览次数:

摘 要:从语文的美妙与情感开始解读,而后论述了多读多写、注重培养德行方面的内容,最后以诗歌教学结尾。

关键词:高中语文;品德教育;情感教育

一、语文的美妙与情感

很多人从小就非常喜欢语文这个科目,可是每次测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稳定,时好时坏,虽然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有的学生一直很努力的学习语文,可是能考高分的次数却不多,感觉自己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对语文甚是担忧,找不到学习的要点,心急如焚;有的学生甚至对语文敬而远之。语文是美妙的,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独特,这是关键问题。语文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只靠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想学好语文,必须有情感,要懂得亲近自然,要为时光流逝感到悲哀,要为心上人求之不得而寤寐思服,要为自己的怀才不遇感到失落……看到花谢了,就要伤春;看到叶落了,就要悲秋。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体会到古代文人幽微难明的心事,才能自然而然地背会古诗词,并写出感情充沛的文章。

二、多读多写,注重培养德行

想提高写作水平,要多读多写,多写并不是要文字打扮得多么华美,而是要真实的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一真正的诗人不会去写那些涂脂抹粉、拈花弄草的文章。一个真正的诗人会思考人生、隐恶扬善、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有着崇高的品德,写出血与火的激情碰撞。自古文人多豪情,山水雪月见奇章。

三、《再别康桥》的教学

1.文工者诗

欧阳修说,“文工者诗也”,《再别康桥》这篇课文就是一首意境清新、机杼独出,文笔精工、味之无穷的诗,它语臻至妙、文字典雅、气度从容,留恋之意、惜别之态与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尽在诗中,因此,广为传颂;其构思之严谨、表达之精纯、描述之细微,堪称绝响;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再别康桥》的教学,要捕捉诗歌的意象,诠释其创作背景,与诗人共鸣,通过想象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眷恋依依、凄婉哀愁与洒脱豪放之情。

2.明了作者创作动机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现代诗歌,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对文学有与生俱来的酷爱,艺术是相通的,他们从优美简洁、华丽婉约、形式独特的古典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也从无数直率奔放、锦绣流畅的流行歌曲中感受过歌词的意蕴,因此,有良好的学习与鉴赏的基础。不过,学习《再别康桥》仍有两个难点,首先,是对意象的朦胧认知,其次,是徐志摩的创作动机。

3.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再别康桥》描摹如画,字里行间爱恋重重、憧憬种种、离愁片片,千愁万绪笔莫能罄,不尽之意尽在言外。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读是基础:朗朗成诵、音节响亮、音韵悠然;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鉴赏,在读中探究;深情吟哦,熟悉文本,或有人阅读,众人击节应和,或个性阅读,融入共鸣;大家一起读诗作、谈感受、说体会,把诗句来回揣摩,直至意蕴悠然,犹如己出。当然,不能就此罢休,要介绍诗人创作特点、写诗背景,或与其他作品交相对照,促进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重品德教育,因为语文是传递文明的工具,要在不断的陶冶中,升华学生的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和智慧层次。

编辑 郑 淼

推荐访问: 品德 语文教学 高中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