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融入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融入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时间:2022-03-02 08:07:07 浏览次数:

摘 要:切实把核心能力培养落实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根据核心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长期性要求,提出的正确可行的课程规划、设计、实施方针和原则,是这项工作推进与落实的关键。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系统规划、全程融入、循序渐进、实践养成、重点迁移、”的设计实施原则和策略。并结合课程实践阐述了我们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与效果。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融入 原则 策略

前 言

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①[1]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每个人职业生涯都需要的、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要求① [1] [2] [3]。虽然过程导向与职业能力并重的职业教育改革已成为了方向和制度性的教改要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而限于我们既有的教育体制与专业教育模式,基层职业教育过程实际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与方法不足;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普遍虚弱难以满足就业市场要求依然是不争的事实② [2] [3] [4]。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现实需求,在强调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各级各类院校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切实把核心能力培养落实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其中关键环节是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如何落实在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的设计、设置与实施中。因此,如何在现有体制、资源环境与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性,根据核心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长期性要求[3] [5]提出的正确可行的规划、设计、实施方针原则,是这项工作推进与落实的关键。同时也直接关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成效。

1. 背景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融入设计实施原则的提出

关于核心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培养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2] [4] [5] [6]。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是基于课程系统设计者,有长期企业管理经历,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新人现状② [4];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培养经验和要求① [4];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核心职业能力一种教学模式:即“系统规划、全程融入、循序渐进、实践养成、重点迁移、”的课程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本文所强调的原则与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关于系统规划:

1.1.1课程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现有教学体制,如我们的职业教育体制本质上还是学科教育体制,故而学科外延的“能力培养”内容难以作为独立的课程被植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学时安排、评价、师资绩效等诸多体制问题)。故而课程体系的设计规划应在保证专业通用能力与岗位技能学习的前提下做融入式设计;把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科学地均衡地融于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核心职业能力系统设计规划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中时充分考虑院校条件与专业特性,以保证实施的可行性。

1.1.2课程规划需要系统考虑教学资源条件,如师资条件和实践情景环境的综合利用。良好地教学效果,需要有更高能力的师资保证和实践环境。而大多职业院校师资比较年轻且企业与社会经验尚缺。能力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情景与训练时间。如有条件和必要,可考虑融入相近专业群的公共课程交由经验能力较综合的教师穿插指导以节省资源,在专业实训课程中设置核心职业能力融入点与专业实训课并行推进。保证课时与实践资源的综合利用。

1.1.3课程规划中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密切结合专业学习 根据专业学习的不同课程内容设计相关能力的“融入点”。如在新生的专业认知课程前期重点融入“自我学习能力”,在“采购与商务”课程中重点融入与人交流等等。

1.2关于全程融入与循序渐进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面对的是全无社会经验的新生是个长期的过程[2]。以零距离就业的标准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设计规划时,要从新生入学伊始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原则把各项核心职业能力科学地设计分布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如在新生中重点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在毕业设计中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信息应用能力”在课程分组实践中“培养与人合作能力”每项专业课程有不同的核心职业能力项目融入点,并随着课程推进循环提升;使前期培养成效在后期学习中交替巩固与利用,通过“能力累积”形成“能力意识与习惯”。

1.3关于实践养成与重点迁移

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或实践情景模拟互动来完成[2]。基于我们教师的企业经历与教学培养实践,以及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时间软环境严重不足[2]现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核心职业能力的实践训练平台提供训练情景,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务。我们的做法是:“三级实践引导(生活、身边、专业物流事件的引导),能力全程融入(多项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全程成融入),综合实践循环深化(生活物流——身边物流——行业物流——专业方向物流+虚拟物流综合实践逐步深化专业与职业能力)”。课程设计与教案必须摒弃“教材导向”、“名人导向”、“著名企业导向”等远离教师和学生实践经验经历的“伪实践”情景。从学生熟悉的实景入手展开培训,才可能形成有实践价值的互动式培养效果。(我们很多实践案例情景教师尚且无实践体验与认知何以培养学生?)。实践训练期间有重点的进行学习迁移是一项有效的方法。因为能力训练与培养不是单向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意识”与“能力习惯”——即培养师生职业核心能力需求态度,以及不断发现能力不足并改进自己能力状态的意识。这种能力意识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类比、举一反三、等学习迁移训练活动养成(见本文“实施策略与方法”)。

2.实施策略与方法

在课程设计与规划完成后。除了按计划实际推进与考核,教学培养模式与手段策略更为关键。由于课程系统和专业内容的差别在很难找到统一的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总结以下方法与策略:

2.1入校阶段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批判现行的灌输式、应试化教育体制,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设计和提供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情景和空间如:“议大学学习主要目标是学会学习”、采购计划于学习计划的类比制定、ABC管理原理的学习重点分配等等。他人学习成果与体会的理解与借用。

2.2 在所有项目化课程中各个主要单元均设计了核心能力融入点。

2.3项目化课程中普遍采用了分组合作交流讨论的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2.4大量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以电子文本提交学习成果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5教学过程与作业强调数字证明数字图表说话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能力。

2.6在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上保证师生双方有共同的核心职业能力教与学的动力与压力。

2.7每项课程的综合实训均融入“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如5W1H\SWQT分析方法。

2.8将核心职业能力纳入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标准与考核标准之中等等。

3.效果与总结

严格来说,能力衡量应该在企业和生活事件过程中检验.。而现有的能力测评手段在专业学习中普遍应用,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与环境资源配套方有意义。学生能力进步的科学测定需要纵横向的参照,由于缺少历史数据对比数据需要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才能提取(本专业今年才有第一批毕业生)。然而,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实践,我们仍可以直观地体会到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如:

3.1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专业课程若能够如核心能力项目已成为共识与普遍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见课程设计方案)。

3.2教师自身的能力在增强;教师通过能力教学的培训有更多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核心能力教学。

3.3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充分。

3.4考核方式多主体化。

3.5课程实践内容更为贴近企业对能力的要求。

3.6由于能力内容的注入课程更加企业情景化更生动,减少了专业内容枯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7在学生的专业实践与社会活动中有了主人感提高了了学习主动性,如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普遍能够交流顺畅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8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意识提高,使得现场教学事半功倍:在海南永青公司实践教学中个实践教学点环境不同,教学任务与标准都是现场改变,学生主动适应主动学习,教学内容都是在学生参与下与教师合作完成。

3.9本专业学生在学生主要靠自己组织的学院专业文化展上取得第二名的较好成绩。

3.10课程的其他实践教学也依靠学生自生努力在物流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依靠学生的能动性在自己的社会环境资源下得以顺利完成。

当然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融入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的尝试存在一些问题如:还没形成成熟的课程融入体系和完整的规划。已有的规划尚有不完善之处和实施的距离。

主要问题是:

⑴师资年轻的实践能力偏弱;

⑵学生两极分化;

⑶还没有体制保障如:卷面考试还被作为体制的学生考核评价的主要方式;

⑷能力实训的实践资源不足;

⑸科学的能力测评难以大规模在学生中推行;

上述问题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探索对策与方法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2006年

②物流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10月

[1]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02)

[2]姜大源.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J].教育与职业.1996.(01)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编.《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手册》

[4]宋三弦,梁一,吕茂春等著.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M].重庆出版社 2005

[5]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0-68.

[6]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大学学报,2007,(1),4-8.

[7]原宪瑞,刘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8]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

姚 刚(1958-),男,汉族,浙江慈溪人,学历:本科,学位:学士,工作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教研室,职称:高级物流师、副教授、工程师。

蔡宝玉(1984-),男,汉族,广东揭阳人,学历:本科,学位:学士,工作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训中心,职称:讲师、工程师。

推荐访问: 融入 原则 核心 策略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