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国铜管乐器艺术的发展研究

中国铜管乐器艺术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13 19:40:09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通过材质、原理、部件等方面对铜管乐器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常用铜管乐器、铜管乐器在国外的发展以及铜管乐器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重点分析,力求全面地对铜管乐器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中国 铜管乐器艺术 发展

铜管乐器是由金属材质制成,依靠演奏者嘴唇振动并带动管体内空气柱耦合振动发出音高的一种乐器。铜管乐器除了可根据改变嘴唇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以外,还可通过改变管体长度来进行音高变化。常用的铜管乐器主要有活塞式和滑管式两种,活塞式铜管乐器一般有三个或四个按键式活塞,通过按动活塞改变管体长度进行音高变化;滑管式铜管乐器主要依靠拉动伸缩管来改变管体长度而改变音高。虽然这两类铜管乐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原理基本相同,铜管乐器具有宽广的音域和辉煌的气势等突出特点,将其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使得铜管乐器能够傲立于世界乐器之林。

一、常用的铜管乐器

1.小号

小号属于活塞式铜管乐器中的一种,由号嘴、U型管体和活塞按键三部分构成。小号最初在军队中被用来传递信号,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独奏和合奏中极其重要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明亮锐利,辨识度高,既能演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能演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此外,在小号喇叭口上加装弱音器所展现出抒情、神秘、梦幻的美感。弱音器的使用赋予了小号不一样的演奏风格,同时增强了小号演奏的现场感染力。

2.圆号

圆号也叫法国号,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的法国猎人号角,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直至1750年前后才逐渐成为管弦乐队的必备乐器。圆号音色极具感染力,既能像铜管乐器一样庄严洪亮又能像木管乐器一样圆润柔美,在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圆号管体呈圆形螺旋状,号嘴类似一个小漏斗,喇叭口偏大。当前常见的有单排圆号和双排圆号。其中用得较多的是双排圆号,双排圆号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F附加管的阀键,以此增加长度,使圆号由F调转入降B调音域演奏时更加便捷。圆号的阻塞音在弱奏时更加抒情柔和,在强奏时更有质感。

3.长号

长号是銅管乐器中唯一一个需要拉动管体来进行演奏的铜管乐器,属于滑管式铜管乐器。当代管乐队中又以低音长号、次中音长号、中音长号最为常见。其中,次中音长号既有高音长号的明亮,又有低音长号的雄伟。因此次中音长号的使用更为普及。长号主要由杯形号嘴、喇叭口、内滑管以及U型外滑管等部件组成。长号有七个把位,每个相邻把位为半音关系。在交响乐中长号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除此之外,长号还被运用在爵士乐中,爵士乐完美地结合了长号的滑音演奏,从而提升了爵士乐的艺术韵味,更能展现爵士乐的多元化风格。

4.大号

大号音色厚实沉稳,壮阔而光辉,是低音声部中必不可少的铜管乐器。现代常见的大号样式有圈式大号,转口式大号和抱式大号三种,其中又以抱式大号最为普及。现代大号的成型经过了多次改良,由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蛇形大号演变为奥非克莱德号,而后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才由德国发明家魏普莱西特改良发明出来了近代大号的雏形。大号成型初期由于整体结构尚不完善,导致乐器演奏音色过于粗糙,按键的使用也不够灵活。后传入法国了,在一八四五年经法国制作者A.萨克斯之手予以改良完善后才开始广泛地运用于军乐队中。

5.上低音号

上低音号与大号,长号,次中音号同音属于低音乐器,上低音号的号身和号嘴均比中音号和次中音号大,因此,它具有更加宽广的低音音域,音色接近次中音号,但较其更浑厚柔和。上低音号的音质特点是朴实大方、悠扬舒缓,含蓄而富有深度。上低音号好似一个成熟稳健的绅士,给人清新、明静的感觉。上低音号是军乐队和行进管乐队中的必备乐器,占据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6.次中音号

次中音号是一种很灵活的乐器,可以自如地演奏各种音乐旋律。弱奏时音色柔和,强奏时浑厚有力。次中音号按键类型可分为立键和扁键两种。与其外形相似的还有上低音号、中音号,但是音域略有不同。都是属于大号家族。次中音号主要用于军乐队和行进管乐队中。

7.中音号

中音号是一种相当灵巧的中音乐器,其体型与次中音号相似,但小于次中音号,作为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中的媒介,中音号的特点为:中音区明亮、圆润、优美;高音区弱奏时优美。最高的两个音发音纤细。中音号多用于铜管乐团和行进管乐队中。

二、铜管乐器艺术的发展

1.铜管乐器艺术的起源

铜管乐器属于唇振气鸣乐器,起源于人们的狩猎活动中。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达到诱捕猎物和传递信息的目的,人们利用牛角、竹管等材料制作成能够通过双唇振动发出声响的器具。这类器具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变革,从狩猎工具逐渐发展成能够演奏美妙音乐的现今铜管乐器。

2.铜管乐器艺术的发展

铜管乐器从诞生到发达,经历无数管乐器专家的不懈努力,从材料的变化,乐器形制的改进、机械装置的创新、演奏作品的丰富、演奏技法的运用以及乐器的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贡献。

由于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约束,铜管乐器的祖先原本并非铜制,而是利用牛角、竹管、螺贝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随着科学技术和制作工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皮革、木质、铜质、玻璃、塑胶等等材料。现今铜管乐器大多都为黄铜制作而成。

铜管乐器的形制并非从诞生起就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的变化,最初因为利用天然材料制作,当时的制作工艺也无法对其形制进行改变,所以制成的乐器形制也如天然材料的形制。在演变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直腔、弯腔、S型、U型、螺旋式等等形制,其中为方便携带而设计的U型管为现今铜管乐器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铜管乐器的机械装置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早期的铜管乐器除了号嘴、管体和喇叭口以外没有任何附加的机械装置,只能演奏几个简单的泛音,直到15世纪,伸缩管的发明使得长号这一铜管乐器诞生,铜管乐器从此便可以演奏完整的半音阶,在铜管乐器机械装置的研发过程中,铜管乐器历经了在管身上安装变调管、开指孔、安装指键、立式活塞、回旋式转阀活塞以及最终出现的可变调双排管活塞。其中,活塞的发明为铜管乐器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銅管乐器的祖先最初是人们的狩猎工具,起到诱捕猎物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军事和仪式中,从最初只能演奏几个简单的泛音到能够演奏优美的旋律,铜管乐器不仅被运用于合奏和伴奏,更是被用来独奏,铜管乐器的演奏作品越来越丰富,从巴洛克时期就陆续有作曲家特意为铜管乐器谱写作品。铜管乐器的演奏技法也日趋多样化,单吐、双吐、三吐、花舌、循环呼吸、滑音以及阻塞音等奏法的发明与运用,大大提高了铜管乐器的表现力,使得铜管乐器艺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很多都成了铜管乐器艺术的忠实粉丝。

三、铜管乐器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从而阻止了西方文化的传入,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西方文化随即被传入中华大地,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举措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都促使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铜管乐器来到我国相对较晚,最初是在租界里外国人舞会的伴奏乐队中使用,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旧中国上海舞厅里的乐队中都有铜管乐器的影子。铜管乐器还是西式军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中国西式军乐的发展也带动了铜管乐器艺术在中国的发展,1886年,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支管乐队。1899年,袁世凯在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时,也组建了军乐队。1903年,袁世凯又在天津开办军乐训练班,每期20人,办了三期,使中国军乐日渐发展和普及。1940年,中华交响乐团在重庆成立。1942年7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乐学校正式开学,设铜管班和号兵班,共有学生200多人。在此期间,洪潘在陆军辖内组织了一个120人的军乐团,洪潘亲任团长兼指挥,这是中国第一支较正规编制的管乐团。该团把单纯的典礼乐事推上了剧场,成为音乐舞台的一个新形式。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在北京成立,中国军乐的道路从此越走越宽阔。铜管乐器艺术也伴随着中国军乐的发展而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文艺单位逐渐建立与完善,铜管乐器艺术也有了更大的发展,铜管乐器艺术在我国音乐事业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赢得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作曲家们纷纷重视铜管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量使用铜管乐器,比如《北京喜讯到边寨》《红旗颂》、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更有许多作曲家为铜管乐器创作改编作品,比如《嘎达梅林主题幻想曲》《在金孔雀飞起的地方》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铜管乐器学习者的队伍中。铜管乐器艺术正以它独具的魅力与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球与耳朵,我国的铜管乐器艺术事业正大步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建华.西方管乐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陈建华.铜管乐器机械装置的肇始与嬗变[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9(06).

推荐访问: 铜管乐器 中国 艺术 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