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我的乡愁我的情(创作谈)

我的乡愁我的情(创作谈)

时间:2022-05-05 16:45:02 浏览次数:

我出生在“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的柳湾墓地遗址南部的大山里,生长在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瞿昙寺东麓的山村里。这里山大沟深,峁梁纵横,交通闭塞,信息不畅。

与中国西部广袤的山区地区一样,这里是典型的农耕区,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小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熬清守淡,草衣木食,但精神生活五花八门,多彩多姿。

我们在公鸡兢兢业业坚持不懈的打鸣中惊醒,在麻雀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叫嚷里起床。清晨的山村薄雾缭绕,朦朦胧胧。一会儿工夫,太阳徐徐升起,天空渐渐明亮,清新的空气弥漫村庄,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村庄弹起了新一天的生产劳作协奏曲,家园响起了又一日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山村的生产各种各样,包罗万象,日复一日;乡里的生活五颜六色,酸甜苦辣,年复一年。每一个早晨如期而来,每一个黄昏如约而至。傍晚时分,日头慢慢进了窝,村子的屋顶上飘起了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牛羊屁颠屁颠地跑回了家,鸡儿无声无息地上了架,喜鹊守时守规地进了巢,我们也不声不响地爬上了热乎乎的土炕头。

我们和成人一起玩耍。村庄最忙的是春季和秋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播种,需自给自足;一年之成在于秋,秋天收获,要粮食满仓。这些日子人们起早贪黑,戴月披星,不辞劳苦,废寝忘食。最闲的是夏季与冬季,特别是收获后的冬天,“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五谷丰登了的山里人心花怒放,喜气洋洋。村庄的巷道里大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打毛蛋、踢毽子、荡秋千、跳皮筋、解绷绷、翻花绳、跳沙包、滚铁环、滑冰溜、打陀螺、放风筝、捉迷藏、斗公鸡、老鹰捉小鸡等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活跃着村庄,兴奋着村人。这种俗称为“玩耍”的游戏,简单易学,生动有趣。没有功利色彩的民间游戏和竞技活动,每个人都会感到亲切,这种亲切感总是与朗朗的笑声和浓浓的乡情融在一起,飘荡在乡村的上空。

我们同大人一起劳动。乡村的劳动力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繁杂的生产劳动需要每个人的尽心竭力,大人有大人的活计,老人有老人的工作,小孩有小孩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着恰到好处的农活事宜。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乡村一家一户的独特生产体系只有家庭的所有成员相互合作和良好替补,才能如期完成农事劳动,不落在别人后面。每年春耕播种前的上肥,大人拉架子车,上坡过坎,我们跟在后面推,要不再大的劲儿也是力不能及,独木难支。就是用牲口驮运家肥,大人们干着装粪口袋的重活,我们来回赶牲口运送,实现着完美的合作。犁地种田,大人们赶着牲口扶着犁铧,我们配合着耙耱子碎土块,此时的乡村人头攒动,人喊马嘶,春潮涌动,热火朝天。到了秋天,乡村唱起了八月田野的开镰大戏,麦浪滚滚的田野里,开始传来镰刀的嚓嚓声,弯腰弓身的农人们,开始了一年里最紧张的夏收了。大人们挥舞着镰刀,浑身是劲,三兩下,两三个麦捆顺势而立;孩子们施展着嫩稚,挥汗如雨,一会儿工夫,一大片麦子躺倒在地。放羊、喂猪、挑水、割草、锄草、磨面,我们为心力交瘁的大人和忙碌奔波的村庄做着力所能及的分忧解难。

我们与大家一起享乐。乡村养育着人们,大人呵护着小孩。乡村有乡村的生活,村庄有村庄的需要;乡村的生活五光十色,村庄的日子千姿百态。山药蛋、土豆块、酸菜丝、凉粉儿、酿皮儿、面片儿、长面条、大馒头、焜锅子、土鸡蛋、羊杂碎、年猪肉,这些乡村特产满足着村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的旺盛胃口,强健着他们的体格,快乐着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乡村过年的日子,更是大家享乐的高潮期,吃不完的油炸馍,喝不尽的酩馏酒。庭院里肥肉厚酒,村场里莺歌燕舞。古朴的戏台挺立在村庄最热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一处演戏,方圆十里的乡民总会赶来凑热闹,人们内三层外三层,勾肩搭背,前呼后拥,把戏台围得个水泄不通,看戏人有的蹲着,有的坐着,也有的站着,靠近戏台的树上、房顶爬满了顽皮的小孩子。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台下是男女老少芸芸众生,演戏人全神贯注演得惟妙惟肖,看戏人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台上演员声泪俱下,台下观众也跟着哭鼻子抹眼泪。大人们笑,我们也乐;大人们悲,我们也跟着伤心,戏台上的表演把人们莫名其妙地带进悲欢离合的氛围中。乡村的日子有滋有味,我们的生活苦乐相伴。

我们与所有的生命共生共荣。乡村是一个应有尽有,样样俱全的大社会,是一个五花八门、物种组合的统一体。这里的主体与核心是人,庄廓、四合院、土炕、田园是生存基础。适应于农耕生产和家庭生活的需求,豢养着琳琅满目的家畜禽兽,有农业生产需要的骡马耕牛,也有农村生活需要产毛扒粪下蛋供肉的羊猪鸡鸭,甚至还有猫儿狗儿,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联合体。我们跟大人一样,与这些动物互相依赖,相依为命,和谐共处;农家的动物们也心领神会,相依相存,休戚与共,和睦相聚,与人们共同延续着村庄的历史。还有数不胜数的铁锨、榔头、背篼、犁铧、耱子、锄头、镰刀、木桶、扁担等农具,拥挤在同一个屋檐下,主人靠它们抚弄着土地和庄稼,陪伴着生产和劳作。乡亲们也十分珍爱这些富有乡土生命气息的农具,爱惜它们就像爱惜他们自己。村庄还有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籽等庄稼粮食这些植物生命,农人的一切农事活动都是为了生产粮食,五谷丰登,它们也养育着人们,就像鱼儿和水一样,朝夕相处,肝胆相照。

戏台、庄廓、土炕、四合院、家居摆设,是山村生活的基本元素。

上肥、播种、锄草、收割、碾场、磨面,是乡土活动的关键词语。

劳动、游戏、过年、婚事、耍社火、杀年猪,是村庄活跃的重要成分。这些都是小时候我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乡村记忆。

后来,我远离乡土,告别村庄,到城里上学读书,在单位上班工作,这些乡村生产生活的基本元素、关键词语和重要成分与我渐行渐远,甚至遥不可及。

再后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力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家乡以及中国所有的乡村在快速萎缩,村庄在不断消失,新的生产方式迅速取代旧有的模式,其中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着质变。

故乡,多少个夜晚我面向南山躺在床上,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天阳光灿烂的大山里,庄稼在自由生长,花儿在竞相开放,鸟雀在展翅飞翔;回望每一年播种在及时开始,锄草在匆忙进行,收割在迅速展开,碾场在繁忙行动。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愁的情结油然而生,故乡的感情难以舍割。

于是,我开始用文学的方式记录我的乡愁,用摄影的艺术追梦我的乡情。播种、锄草、收割、碾场、游戏、节气、杀年猪,不断出现在我的文学篇章里,水磨、农具、庄廓、戏台、喜鹊、麻雀、杀年猪,不时留存在我的相机瞬间里。

乡村是我们生活的母体,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是人们心灵的寓所。乡村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本根文化,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用文学的方式怀念故乡,不是保守;用艺术的手法抒写乡愁,不是恋旧。创作这些渐行渐远的本根文化、乡土文化,是生活的传承,生命的递进。

抒写还没有完成,创作仍需要努力。

乡愁如烟,从故乡的巷道里慢慢升起,微微展开,连绵不断;乡情如梦,在乡间的时空里渐渐升华,悄悄弥漫,绵绵不绝。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草,故乡的农事,故乡的风俗,总会在夜半梦回时,在我疲惫踌躇时,在我迷茫无措时,在我伤感落泪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完成的力量,给我创作的勇气。

推荐访问: 乡愁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