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燃起希望的地方

燃起希望的地方

时间:2022-03-19 08:28:33 浏览次数:

每年的6月上旬,是全国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的日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严肃而神圣的工作中去,不惜动用一切行政手段,调动一切社会因素,采取一切安保措施,保证每年一次高考的顺利进行,不能出任何偏差,不能出任何漏子。因为它关系到千千万万考生的前程和命运,关系到国家对优秀人才选拔和录用,也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

每年高考的6月7日-8日都是一个十分揪心的日子,千千万万的高考学子,在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和几乎与世隔绝的炼狱般的面壁之后,都要经过全国统一高考这道钢性的门槛,以优异的成绩被高等学校录取,从而实现自己走向人生、迈向未来的第一步。

而这些考生的千千万万的父母们,在孩子高考期间,他们的心也跃到嗓子眼上,天天围在考场的周围,形成了人世间最庞大的陪考奇观,天天巴望、期待着孩子的高考成绩和最终的录取结果,而他们的心也伴随着孩子,度过了一段度日如年的令人煎熬心碎的日子。

当新安的第一次高考升学率和本科上线人数获得洛阳市第一名的时候,全县上至领导下至群众,那个高兴劲儿、那个激动、那个兴奋、那个狂热,就像似在庆贺什么重大节日或遇到什么天大的喜事似的,持续好长一段时间。

2013年9月11日,《河南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对新安县的高考情况进行了报道,当年新安县本科上线率达76.42%,高于全市平均上线率55个百分点。

2014年,新安高考的成绩在洛阳市已经九连冠了。9年的骄人业绩,并不是新安教育的全部。作为教育强县的新安,它的职业教育,它的职业高中在全市、全省、全国更是卓尔超群。

现在,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新安职高。2013年新安职高的对口上线人数、上线率及就业率连续十四年居洛阳市第一,新安职高已成为全国重点职业高中。

新安职高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职业高中,2005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百强名校,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2011年跻身首批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性职业学校,2013年圆满完成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学校还相继荣获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单位、教育部“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省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先进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学校、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省五好党支部、省五好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省劳动就业培训基地、省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会实验学校、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省安全生产特种行业技术培训基地、省乡村医生培训基地、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省移民后期培训示范基地、省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

新安职高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时代的必然,是社会的唤呼,它是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同步走过来的。

新安职高创办于1982年,原名新安农业高中,1987年改名为新安职业高中。先后在铁门的王乔洞、磁涧的寒鸦、1999年迁至新安新城。在县政府的主导下,以新的校舍为依托、把原来的磁涧高中、石寺高中、新安艺术高中、新安二职中四所学校的师资、学生、校舍全部整合到新安职业高中,形成新安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

现在的职高占地200多亩,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新颖、风格别致、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建筑群,象鹤立鸡群一样,屹立在新安新城的繁华地段。走遍新安,最美的地方是校园,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媲美,山区教育与县城教育相辉映,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比翼双飞,农村孩子与县城孩子共同沐浴着新安优质教育的灿烂阳光。

新安职高现有教职员工525人,110个专业班,拥有学历教育在校生6646人,各类社会培训学员5000余人,学历教育加社会培训总计1万余人,是洛阳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职业学校,在河南省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综合排序中位居前列。学校开设有机制、数控、电子、计算机、旅游、园艺、动科、化工、医学、服装、国贸、美术、音乐、书法、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客户信息服务17个专业,其中数控、电子、计算机、旅游、园艺5个专业为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和客户信息服务是2014年刚组建的战略新兴专业。学校面向新安经济,服务三农,对接产业发展特色村镇,实现村校结合,开展乡村旅游、花卉种植、林果栽培、畜禽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开办有新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每年培训驾驶技术人员2000余人。

十年文革,教育是重灾区,学校停课、高校停招,数千万名初中、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到祖国的东北、西北及西南边陲,到农村、到广阔的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教师则被称为“臭老九”、牛鬼蛇神,被打入了冷宫,接受劳动改造。

改革开放伊始,打开国门,睁眼看世界,国人才幡然醒悟,才看清了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同亚洲的“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还有很大的差距,国民人均纯收入排在世界150名之后,同非洲及世界其他穷国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巨大的民族耻辱感深深地刺痛了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古国的炎黄子孙的心。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落后,教育的落后,中国要想摆贫穷,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发展科学。于是,这才把教育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的位置。

改革开放之初,因国家及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致使教育严重滞后,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因受招生数量的限制,不能进一步入学深造。再加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每家每户有限的耕地并不能吸纳消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众多十几岁的离校学生在家无事可做,他们便以打工挣钱的名义散流于社会各地。由于他们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尚未形成,对社会上的善恶事非茫然无知,况且他们又没有一技之长,像盲流一样在社会上闯荡,再加上金钱的诱惑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或受某些坏人的影响和挑唆,有些青少年铤而走险,做出了许多出格和越轨的行为:小偷小摸、撬门入室、拦路抢劫、杀人放火等现象屡屡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安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每年国家都要组织公、检、法等部门开展严打斗争,以高压的态势,打击惩治犯罪。而这些被绳之以法的罪犯们,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和未成年人。

推荐访问: 燃起 希望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