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长沙分校

长沙分校

时间:2022-03-11 10:12:21 浏览次数:

zoޛ)j首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和抗战时期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由于这两个长沙分校没有渊源关系,故分述于下。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

一、历史沿革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成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黄埔师生大多数投身其中。一路上,北伐军长驱直进,势如破竹。7月11日,唐生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占领长沙。蒋介石感到形势大好,但深感军事人才缺乏。

与此同时,时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的方鼎英(湖南新化人)在《呈总司令请坐镇武汉并在武汉设分校及略陈校事电》中建议:“……现我方局面进展,粤东偏居一隅,招致人才不易,似宜及时在武汉或长沙设立分校。一面为扩充之准备;一面为延揽人才之方法,关系颇为重要,祈留意。”

1926年12月24日,蒋介石电准唐生智总指挥在湘办第三分校,电曰:“所请拟定名湘省军事政治学校为第三分校,并令石醉六为该校校长,筹备一切,应予照准,委状另发。”

1927年3月10日,石醉六被任命为分校校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夏曦任政治部主任,余范传为教育长,谢煜焘为总队长。

第三分校在长沙市小吴门外协操坪(即湖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正式成立。1928年7月,第三分校停办,教职员并入南京本校。

二、组织系统与管理机构

第三分校设立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有: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唐生智、石醉六。校务委员有:刘兴、何键、李品仙、叶琪、周澜(此5人都是唐生智部的军长)。教务委员有:张国威、廖磊、范宿钟、刘健绪、陶广、熊震、李文杰、何萱、王锡涛(此9人都是唐生智部的师长)。

分校虽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实际上并不隶属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管辖,而是受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直接控制,分校各级负责人均由唐生智决定。唐生智为巩固他所辖的5个军的基础,继续扩大个人实力,以该校作为基地,训练培养军官。一方面招考青年学生受完全的军事教育,培养初级干部;另一方面设立带职大队,抽调所辖5个军部队少尉至少校级干部轮流接受正规军事教育。

第三分校受“马日事变”冲击而变质。1927年5月21日,驻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33团许克祥部发动“马日事变”,分校进步学生被杀20多人,被捕50多人,还有100多名学生离校。“马日事变”后,唐生智从武汉来到长沙,名为彻查许克祥的叛变,实际并无保护和恢复分校革命势力的措施。原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于“马日事变”后离开,夏曦和一些政治教官、政治部干部等共产党人以及学生中的共产党员也都转移,学校曾一度处于无人负责的白色恐怖状态。武汉政府反共后,第三分校成立了以唐生智为首的校务委员会,不再设校长,只保留教育长。由于原教育长余范传去职,由原总队长谢煜焘升任,原工兵大队队长陈维斌升任总队长,政治部主任改由仇鳌担任,原政治部出的刊物《火花》改为《党军》,理论上反动,学生都不爱看。唐生智名为学校最高领导人,但多不在长沙,校务实际由湖南省政府代主席周澜主持。分校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1927年11月,由于唐生智反蒋失败,于11日通电下野,出走日本。蒋介石发动西征,程潜为西征军先头部队进驻长沙,并担任了湖南省政府主席,兼任第6军军长。第三分校归属程潜的势力范围。程潜便把自己办的原第6军学生队并入第三分校,但遭到原有分校学生的反对。原有学生中约有500人逃到南京,由蒋介石收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编为一个大队(称第3大队),于1928年3月30日毕业。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逃到武汉,进入武汉分校。第三分校原有学生只剩下百人左右,与程潜塞进来的那批学生同时毕业。

三、学员

1927年2月10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设帐招生。设有两个招生处,一个在长沙分校内,招收湖南学生;另一个在湖北武昌,招收外省学生。招生的消息一公布,湘、鄂、赣、川、黔、皖、鲁、豫、粤、桂等地报考者蜂拥而至,达万人。经过择优选录,所招学生的思想质素和文化程度都比较高。

第1期招生1000余人,主要是青年学生和部队连、排级干部。学生队分步兵第1大队、第2大队,每个大队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辖3个区队。学员分带职学习的军官和新招的学生两种。带职学习军官,外出都是佩挂军官斜皮带和着军官军装,编为带职第1大队、第2大队;新招学生队是穿新兵军服、扎横腰皮带,编为步兵第1大队、第2大队,政治第1大队、第2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两者合计8个大队。其实每个大队学员只有一个中队的人数,每大队有120至140人。大队长均系上校衔,步兵第1大队大队长黄鸣鹤、步兵第2大队大队长王启东、政治第1大隊大队长李昌祺、政治第2大队大队长曹万雄、炮兵大队大队长不详、工兵大队大队长陈维斌。带职第1大队大队长周振亚、带职第2大队大队长文九德。每个大队下设3—4个区队,区队长为中、少校衔。带职队学员半年毕业,学生队一年毕业。

四、教学与训练

学习课程主要有军事课和政治课。军事课包括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学以及典、范、令等,教官多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术科战斗教练到连,均采取日本式。政治课主要有三民主义、历史唯物论、经济学、工人运动等。

分校对政治教育十分重视,政治气氛浓厚。分校创办之时,正是湖南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势力占据优势之际。所有政治教官,都是由政治部委派的,绝大多数系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不少共产党著名人物如夏曦、郭亮常到校讲政治课或时事专题。经济学特约讲师有李季,临时特邀来校讲演的还有毛泽东。第三国际代表团也先后来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他们特别强调要打倒帝国主义,学生也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夏曦在学生中的威信很高,讲演很动听,讲话不用讲稿,每次讲话都在2个小时以上,学生站队听讲毫无倦容。当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来校演讲《三民主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恽代英、高语罕等也被委派为政治教官,但因“马日事变”爆发而受阻。那时学校的政治口号是强调孙中山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革命的向左转,不革命的滚出去”。校内外贴满了红色的革命标语,到处红旗飘飘。政治部编的革命刊物《火花》,每周出刊一期,宣传革命理论,短小泼辣,最受学生欢迎。

推荐访问: 长沙 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