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追求科学、真实、全面的教学

追求科学、真实、全面的教学

时间:2022-03-06 08:26:02 浏览次数:

摘要:展现“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的真实内涵和深远意义,追求课堂教学的科学化、真实化和整体化。

关键词:热效应;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实验测定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53-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19

一、 教学背景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教给学生真实的、科学的、较为全面的化学知识,应当是最起码的要求。高中化学,有一些知识本身比较复杂,如果教师缺乏研究,将知识简单化、绝对化,那么带给学生的将会是伪科学,会让学生混淆了化学的本质,曲解了化学的内涵,丢失了化学的精神。长此以往,习得的化学知识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更别指望学生今后能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属于热化学范畴的知识,后者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小分支。由于教材、各种教辅资料和教师本身的原因,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后,理解上存在一些缺陷:①焓变就是热量,焓变小于零,就说明反应放热,反之吸热;②焓变可以通过化学键能计算出精确值,实验测定的中和热误差较大;③除了焓变、热效应、盖斯定律几个空洞零散的术语外,剩下的就只有对热化学方程式反复操练的印象,这是教师在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后换来的“成果”。

焓变就是指热量吗?只要翻阅大学教材,就会发现焓变只在恒温恒压下才能反映出一个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它的物理意义与热量相差甚远。我们说“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一定有交点”,这是需要条件的,前提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使用大部分的数学定律都离不开条件限制。物理化学本来就是建立在复杂的数学和物理定律基础上,所以在使用各种结论时也就离不开条件的限制,若忽略了这些条件,知识就片面化了。用焓变来表征热量是在限定条件下,并且由此延伸出来的一些公式或定律亦是有条件的,如吉布斯自由能公式的使用。还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焓变是指在恒温恒压下的反应热,若是恒温恒容下的反应热还不等于焓变呢(等于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我们高中的中和热实验测定条件可以看成是恒温恒压,而大学里的量热计测定则是恒温恒容的条件。

大部分教师在关于焓变计算的教学时,能够把公式讲得头头是道,而且利用化学键能计算焓变的习题日日充斥于市,这无形中放大了理论计算法的意义,让学生不对它根深蒂固都难。但学生在不断熟练这些计算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化学键能与焓变的关系更清晰,反而是加深了“化学键能可以获得焓变精确值”的误会。再加上类似于中和热实验的误差分析题,且不说出现频率高,还有很多时候是一些不接地气的实验数据,误差离谱。这些都时刻“提醒”学生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不靠谱。教师在教学中也未澄清实验存在误差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让学生更加不信任实验测定结果,转而坚信通过计算获得焓变才是正道。事实上,无论是哪本大学教材,在说明用化学键能来计算焓变时,都有斗大的两个字注明——“估算”。我们且不说化学键能的数据本身就不是精确值,根据过渡态理论,我们也可以作出判断,有些反应并没有完全断键,而是经由过渡态就直接转变成产物。如若用化学键能代入计算,岂不乱套?高中教材在阐述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图像中描绘出断键和成键的过程,但我们不能误以为这一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就以偏概全了。化学本来就是不完全归纳的,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初热化学的建立就是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在布拉格和拉瓦锡等人测定化学反应热时,碰撞理论都还未公布于世呢。科学家们先是测定获得了各种反应的热效应,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再利用数学、物理定律进行分析归纳而发展演变成如今的热化学。包括盖斯定量的建立亦是如此。并且盖斯定律只有经科学研究验证其正确后,才能得以应用。化学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验,那只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而且从某种层次上说,是摈弃人类文化精髓的一种行为。

“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这一节内容要留给学生的难道就只有热化学方程式的那点操练吗?盖斯定律的学习纯粹只是为了组合拼凑再单纯计算吗?围绕着这些所谓考点,展开争分夺秒的强化训练,结果是学生记住了书写和计算规则,但牺牲了学科思想,丢弃了学科素养,扼杀了学习兴趣。纵使一个学生能熟练书写运算,却没有真正理解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反应热的意义,也不会解决与反应热有关的实际问题,即使他把热化学方程式倒背如流,又有何意义?这种在狭窄园地里的“精耕细作”,是禁锢学生思想的樊篱,会阻碍学生学会学习,是迫使学科教育走向死胡同的元凶。

热化学方程式的真正意义何在?它仅仅是一种化学符号,是为了表征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式子,它背后的反应热才是人类真正关注的焦点。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利用火来获取能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随着人类的不懈努力,人们认识到化学运动与热运动之间的转化规律,烧柴取暖、制陶冶金就是对它的早期应用。在这之后人类进一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能源使用,并着手探究反应的本质,初步尝试建立一些合理的结论,不断接近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而热化学方程式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符号,是科学家为了表达某些科学结论而建立的一种隶属于化学的语言,它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化学变化永远与能量相伴,没有能量的核算,化学不可能有实际价值。我们透过热化学方程式,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更有效准确地预算一些反应的热效应。这样来认识热化学方程式,才是回归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和逻辑线索,才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

综上所述,在反应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才能科学、真实、较为全面地进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时代的背景中,宏观条理地把握知识线索、严谨妥善地处理关键细节,系统完整地建构起知识网络。事实上,本节课需要浓墨重彩的就三个问题:反应热的测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热效应的本质原因。笔者尝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解读本节课,让“热化学”沿着历史的足迹,从远古时期走来,步入今日社会,让一些事件和概念逐渐显现,逐渐清晰、逐渐延伸,也让“反应热”沿着学生的生涯,继续迈向未来。

推荐访问: 追求 真实 科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