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胸怀万里世界,,书写旷世理念

胸怀万里世界,,书写旷世理念

时间:2022-03-06 08:17:31 浏览次数: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商业、投资领域,乃至国家战略博弈层面的热门课题,令人关注的是在未来世界秩序和座次的争夺中,背负了100多年‘跟随者’‘模仿者’‘缺席者’形象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前面。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走在了人工智能研发的前列。”能够说出这一番话的人,自然是对这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自信。那么,他是谁?他的自信来自哪里?

他就是中国虚拟仪器领域的时代拓荒者,离诺奖最近的中国物理学家之一,应怀樵。他的自信来自于几十年在中国“虚拟仪器”与人工智能领域矢志不渝的拓新之路。

走在时代前沿的拓荒者

应怀樵,出生于浙江绍兴,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创建者,我国著名振动噪声与信号处理专家,北京应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被誉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清华北大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合作导师,并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分会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虚拟仪器与网络分会等单位任职,在中国虚拟仪器领域贡献着不凡的力量。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模态分析、测控技术、振动噪声控制、信号信息处理、测控技术、故障诊断以及数采与信号分析仪器(虚拟仪器)研究开发等,完成了DASP虚拟仪器库和INV系列移动试验室的自主创新研发。几乎与美国同步,他在国内最早提出了“虚拟仪器”构想,最早提出和实现“用软件制造仪器”“用软硬件相结合”来取代传统的主要由硬件组成的模拟式仪器,无愧为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多年来,他先后组织了20多次行业学术会议,并因此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著有十余部学术性专著,发表200余篇倒熵谱与虚拟仪器相关论文,影响极为深远。

“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首先提出的。而在20世纪70年代,应怀樵便提出了“软件制造一切”理念,与智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极为契合,而且对未来世界发展做出了精准的预测和展望。其实,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防核爆炸防护工程课题——地下铁道核爆炸震动噪声与动力学测试分析的研究项目开展期间,应怀樵便有幸参与,也正是在当时遇到了用硬件无法获得地铁道床的下沉残余位移(OHz)这一技术瓶颈,他才大胆提出能否用数字算法和软件代替硬件,这也是虚拟仪器最初的构想,但由于条件限制,这一构想始终没有实现。

八年后,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应怀樵开始尝试打破使用硬件模拟积分和频谱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弊端,运用数字计算机的软件数字积分和DFT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在1979年获得成功。同时,他还比美国提前七年提出了虚拟仪器的核心概念——“软件制造仪器”,完全属于自主原创。

嗣后数十载,应怀樵的不懈探索一直保持着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科研优势。1985年,实现了“将实验室拎着走”的理念,开发卡泰仪器(计算机采集测试分析仪),创新并滚动推出DASP(达世普)大型软件包;2009年,提出云智慧仪器和云智慧时代的概念,并成为现实;2012年,完成及实现虚拟仪器库和移动试验室的强大功能,提出“从软件制造”(仪器)到“软件制造一切”的新理念;探索形成DASP虚拟仪器库——振动噪声、模态分析移动试验室新技术,并含有130余项拥有完全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达20多项。

不难发现,应怀樵的自主原创概念“用软件制造一切”,定义一切,管理一切,与AI的理念和思想“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而对于该成果的深刻意义,香港《文汇报》这样评价:软件制造一切,定义一切,重构未来的云智慧科技时代,就如同2009年的“光纤通信”引发通信革命,2014年的蓝光LED引发照明革命一样。《中国科学报》也对应怀樵的杰出贡献给予了极高评价。

而在推动这一伟大创新贡献的进程中,应怀樵创建的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亦是功不可没。自1985年成立至今,东方所的一系列创新成果的科研优势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使国内同类仪器不再依赖进口,打破了国外仪器垄断的状况,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学术地位,同时节省了数亿元的国家外汇支出。如今,东方所研发的产品被国内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部门和领域广泛使用,很多产品还参与完成了上百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测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另外,东方所还拥有频率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DASP软件算法,AI的研究主要还是算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逻辑推理系统和各种相应的软件研究开发。为了助力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东方所倡导在全球体系内积极培育高科技术与市场的开放生态,为更多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扶持与帮助,从而让AI技术和“软件制造”技术造福更多国家,让新智能时代早日来临,创建合作共赢人工智能和“软件制造一切”的美好新时代。

“国家创新节”的积极倡导者

2016年,应怀樵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国家相关领导人写信建言将“惊蛰节”设为“国家创新节”,同时在主流媒体发发起倡议。在他看来,惟有将创新意识内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盛世崛起提供生机无限的雄伟根基。

如此积极地推动我国“国家创新节”的设立,是因为应怀樵一生都在不断的创新中度过,他深知创新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曾经,为了适应国家不断发展的创新需求,他在求学路上曾5次转换专业,先后学习了理论物理、数学力学、风洞测试分析技术、原子弹爆炸测试技术、数字计算机和信号分析处理等专业。求学的道路虽然艰辛,但也极大拓展了他的视野,为他成为中国虚拟仪器研究的拓荒者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数十年,应怀樵原创性地解决了十大世界性难题,并且中华民族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光,更是国家尊严的体现。

第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基于平台式设计的VI库技术。通过软件制造仪器,摒弃传统仪器,并创造性地将软硬件相结合以取而代之,成为仪器制造业和测试技术界的一场新革命,引领我国在VI研发方面的新高度。

第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变时基(VTB)传递函数(导纳)测量分析方法,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曾先后应用于神舟飞船750吨移动发射平台、“长三捆”大型运载火箭数十项国家重点项目,具有显著效果。

第三,高精度频率、幅值、相位和阻尼测量技术。与国外常规方法相比,应怀樵原创的高精度频率计和幅值计精度高出100万倍,国际影响力非常大。

第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超低频信号快速测量技术。

第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倒熵熵、倒熵富、倒富熵等三种倒熵谱分析方法,均属原创。

第六,FFT/DFT分析方法,国际上主要频谱细化方法之一。

第七,振动全息AVD“一入三出”实时测试分析创新技术。应怀樵提出的全程微积分方法实现了AVD“一入三出”振动全息实时动态连续测量,不仅国际领先,且属于国内原创。

第八,操作简单的自动化模态分析方法。只需简单操作就能获得专家级的模态分析结果,一般人都可操作。

第九,24位“双核”变幅基A/D高精度超量程160dB数采仪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十,国际竞争力极高的突破传递函数的测试及实时控制和反演关键技术为提高仪器测量范围和精度开辟新途径。

几十年沐风栉雨,创新一直伴随应怀樵,即使是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中国虚拟仪器的产业化之路一直在萦绕心间,“让INV系统走进每一个实验室,让DASP软件运行在每个实验台上”是他最大的愿望,也是他前行的标杆。

除了自身的创新,应怀樵深知国家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接力奋进,更离不开自主创新意识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在创建东方所之初,他就提出十六字座右铭——“创新、勤奋、坚持、自强、爱国、敬业、诚信、和谐”;以“高、大、深、快、善良、务实”的“玻尔所”精神和“坚持真理、自由讨论、互相尊重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支撑。同时,东方所不断加强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力学所等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指导三十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打造了一支一流创新人才梯队,以及一支近百人的科研團队,其中的数十名博士和硕士是中国虚拟仪器领域不可多得的中流砥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人说,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只有做过的才会真正懂得。应怀樵以其坚定的信念、执著的信仰,擎起了“追梦”的科技创新旗帜,几十年沐风栉雨。正因为他在虚拟仪器(VI)科学研究中呕心沥血,131项自主创新技术才得以实现,十大世界性难题才得以攻克,中国人在世界科技之林因此备受瞩目。而今,虽已年逾古稀,但他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着。

推荐访问: 万里 胸怀 书写 理念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