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思想汇报 > 道安及其翻译思想

道安及其翻译思想

时间:2022-05-13 19:45:04 浏览次数:

摘要:道安法师(公元312-385)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道安对于佛经翻译的贡献之所以为后人所称颂,一方面因为他在前秦苻坚组织成立的译场中做了大量实际的翻译工作,与其他同道者一起完成了十余部佛经典籍的翻译;另一方面,更因为他通过前人和当世的翻译实践,自觉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佛经翻译理论,如“五失本,三不易”,对后世的佛经甚至其他各领域的翻译活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安;佛经翻译;“五失本”;“三不易”

一、道安其人

道安(公元312-385),东晋僧人。自小在家中接受儒学教育,童年失去双亲,由表兄抚养。七岁时,“五经文义,稍已通达”,尤其对佛家道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十二岁时出家,聪慧过人。与玄奘一样,道安也主张学者应遍访四方,结识名士,从而提升自身学识。据说当时,道安在长安,城中善为诗赋的衣冠弟子都以能与他相识而感到荣耀。一时间,“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之说流行于世。公元365年,道安来到襄阳,与东晋名儒习凿齿结识,从而有“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之名流传于世。公元383年—385年,道安着手进行佛经翻译,并邀请众多中外学者僧人与他一起。凭借其深厚的学识,道安这次翻译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道安的著作有《性空论》《光赞超解》等。著名的译作包括《阿毗昙心》《十诵比丘戒本》等。

二、道安的翻译思想

钱钟书曾说:“按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全三国文》卷七五支谦《法句经序》仅发头角。”梁启超也曾就此发表过类似看法:“后世谈译学者,咸征引焉。要之,翻译文学之程式成为学界一问题,自安公始也。”因此,尽管我们一般公认东汉支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翻译理论家,但是真正思考翻译活动并对此提出较为清晰的理论是从道安开始。道安对于翻译的见解主要体现在他为佛典汉译所作的序言中。根据《出三藏记集》,道安为佛典汉译本共写了19篇序言,其中有关翻译的6篇,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就是“五失本,三不易”思想。

然而,这一思想的提出并非出于偶然,而是道安对其繁复大量的佛典翻译实践工作反思总结的结果。他曾效仿支谦,对前人所译佛经的不同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而参加译场译经这一活动的经历又使其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译文译本,更涉及到了几乎全部的翻译过程。孜孜不倦的工作、严谨细致的组织、主动积极的交流让道安对翻译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

道安在译序《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五失本”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失本”——词序颠倒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是指佛经原文为梵语,语序多为倒装,而今译为汉语,语序不同,因此“失本”。换句话说,“一失本”主要关于如何处理源语与译语语法结构不同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译者们有两种选择:一是保留梵语倒装结构,将字词译成对应的汉语;另一种选择是抛弃原文倒装结构,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改为顺装结构。前一种选择虽可做到对原文结构的还原,但因梵语与汉语存在的巨大差别,易使译文晦涩;而后一种选择虽对原文结构改动较大,但却使译者摆脱源语结构的束缚,重点关注对源语内容的传递,使译文更易被读者理解。面对这两种选择,道安选择放弃结构,保留内容。

(二)“二失本”——文质差异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主要涉及梵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上的区别。道安说,佛经原文用梵文书写,其文风质朴直白,而我国读者偏爱华丽的语言,为了让译经能够广泛流传,还应在翻译时注意译文的文采。到底应该用华丽的语言翻译佛经,使其向“秦人”读者靠近,还是应该保持“胡经”质朴的风格,向原文靠近,这本身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道安并没有一个表现出特别的倾向。道安在《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中评价《放光》的译本时说:“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在谈论《光赞》时说:“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由此可知,道安在质与文的问题上,看到的是不同翻译风格的特点,而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風格。

(三)“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繁简删削

“五失本”的后三种情况皆是有关翻译过程中繁简与删削的问题,因此可一并讨论。

“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说的是梵文经书中咏叹赞扬的句子随处可见,反复多遍,这样的写作风格符合源语读者的审美情趣,但对汉语读者并不适用,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相同的内容反复出现只让人感到冗余单调。因此,在译经的过程中,道安选择做出删减,让译文更为简洁,避免过多重复。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指的是佛经原文中包含了许多注释说明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佛经正文写在一起,容易与经书正文混淆,从而影响读者对经书的理解。在将译经过程中,道安提出要将这些注释性的文字删除,并认为这是“四失本”。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是指在佛经原文的叙述中,从一件事过度到下一事件时,梵文作者通常会将事件再重复述说一次。与前文所说“三失本”关于叹咏的句子相似,道安认为,在汉语译本中这样大篇的关于事件的重复描写也应该删除,从而让译文更为简达。

通过对“五失本”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道安在翻译梵文佛经的过程中,分别从意译和直译、质和文、繁和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根据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审美情趣做出了取舍。在“五失本”之后,道安又阐释了“三不易”的思想。

“三不易”主要涉及佛经翻译的时代、读者和译者因素。首先是时代因素,佛经的创作主要根据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目的是解决当时的问题,解答当时人的疑惑。而现在,译者在对佛经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时代的变迁,为适应当代情况而做出改变。其次是读者因素,道安认为,佛经语言深奥典雅,为佛教智者所写,现要将它传播给普通大众,就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两种转换——从梵语到汉语以及从高深到通俗,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的经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道安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关注读者对译本接受度的学者。最后,道安谈到了译者本身的学识将极大地影响译经的效果。他指出,杰出如阿罗汉的贤者都要勤恳精进,更不用说才识疏漏的后人。唯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可能完成译经任务。

三、结语

“五失本”体现了道安对于翻译的直或意、质或文、繁或简的思考和选择,而“三不易”则讨论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于翻译活动和效果的影响。道安一边积极从事译经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一边将这些理论加以运用,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翻译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佛经翻译的质量,从而促进了佛经在中国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罗新彰.翻译论集(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曹明伦.“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J].中国翻译,2006(1).

推荐访问: 翻译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