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2023年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2023年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时间:2022-10-27 10:1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家校共育教育案例,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反复沟通形成合育联盟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并给予指导家长从自身端正态度并积极反馈孩子近况双方合力研究制定教育方案根本性地改掉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最终帮助他达成摆脱小蜗牛成为飞毛腿的终极目标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3 篇 【篇一】 【案例概述】 xx 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才刚刚进入小学半年的他是班里 名副其实的“小蜗牛”。无论是理书包、整理桌板,或是写字, 干什么他都会比别人慢上许多。每次老师、同学好心地催促他动 作快点,他也总是一脸茫然,真让人替他着急。为了拯救这只“小 蜗牛”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便和他的妈妈一起出 谋划策,试图学校、家庭两手抓,早日帮助他养成做事不拖拉, 写字不分神的好习惯。

 【目标与内容】 拯救计划的主要目标有三点:

 一、认识拖延症的后果 这一阶段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和良 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 凡事都依着孩子。当孩子开始出现做事磨蹭的迹象时,家长也没 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 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因而,要帮助孩子纠正做事拖拉的毛病,教师首先要帮助家 长们从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 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在校 还是在家,教师和家长都要让孩子认识到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

  中的后果和严重性。家长切不可给孩子任何借口,如发现孩子出 现拖拉的苗头,一定要及时制止,不以任何的溺爱来对待这种不 好的习惯。

 二、好习惯从点滴抓起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众多,又多是由家中老人照顾生活起居, 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做任何事都容 易依赖家长,最终导致动手能力差,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 师要指导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从生活习惯着手,尽量放手让孩子 尝试自理,从而学会主动去做。

 三、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效率意识 一个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更多 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但 做作业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注 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而现在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溺爱,缺乏严要求,只会一味地催 促、央求其快点完成。甚至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做作业时干扰孩子, 这样日复一日孩子也就没有时间观念,更别提效率的概念。

 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反复沟通,形成合育联盟,教师提供 切实有效的方法并给予指导,家长从自身端正态度并积极反馈孩 子近况,双方合力研究制定教育方案,根本性地改掉孩子做事拖 拉的习惯,最终帮助他达成摆脱小蜗牛,成为飞毛腿的终极目标, 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拯救计划从第二学期初开始,根据三个目标共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我是一只小蜗牛 方法:在班级中设立小蜗牛榜,将每天完成作业最后的几名 同学学号上榜,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惩制度。动作快的三个 小组敲星星章,动作最慢的小组减去星星章。

 时间:一个星期 过程:事先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家长平日教育的方式存 在过分宽容、迁就的情况,在一番商量讨论后家长同意积极配合 小蜗牛榜的设立,并改变过去的教育方法,与学校合作尝试新的 教育模式。

 于是在小蜗牛榜设立的第一天,xx 就“光荣上榜”了,他所 在的小组也由于他的原因失掉了星星。尽管当天他的同桌、小组 长不停地催促他快点,但似乎他的手脚就是快不起来,对于上榜 的事情也不以为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在家与孩子共同分 析上榜原因。

 第二天,学校作业一大早就布置下去,可是到了中午吃过午 饭后,光是找本子的时间他就花去大半,结果一个午自修还是只 写了一点,最后第二天也是“光荣上榜”。到了第三天有了些许 的改变,或许因为前两天不仅自己失掉了星星,还连累了整个小 组有点过意不去,当天他做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终于逃离了 上榜的命运,但在放学理书包上又是最后一个完成。

  经过了三天时间,我在课后和孩子进行了一次交谈。我先是 询问他小蜗牛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就是指做作业做得慢的人。

 紧接着问他连着两天上榜的原因,他愣了愣,回答道:“每次想 写得时候本子总是找不到,或者要写了就上课了。”再追问他当 小组其他同学因为你的原因失掉了星星你怎么想的时候,他有点 沉默了。“你应该怎么做?”“我应该快点完成!”

 阶段二:我每天都要往前爬 方法:先从生活习惯改进,在家培养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 拾书桌的习惯,在校通过儿歌、规定等形式帮他规划好整理次序, 从而提高整理速度。

 时间:一个星期 过程:很多时候发现他完成作业速度慢是因为本子藏在桌肚 里找不到,因为他的桌肚永远是最乱的。文具、书本的摆放十分 随意,每次本子一拿到就是随手一塞,导致真正需要用时一时找 不到,从而也就拖慢了他的速度。

 所以我先在班级里规定了桌肚里摆放文具、书本的要求与位 置,并在这个星期里每天课前随机检查,有时还会利用午自修加 强训练。他也从刚开始的杂乱无章,到第五天有所条理。经过几 天的训练、检查,他理书包和找出学习用品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 少,这样也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完成学校作业。

 同时,我还和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指导家长在家让孩子自 己动手整理书桌、书包,给他一个规定的时间,要求他在时间内

  整理完学习用品。同时也开导鼓励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 主、自理。所以这周结束后,家长也反馈到小家伙在家明显比以 前勤快了不少,用好的东西也会主动去放好。

 阶段三:摆脱小蜗牛,成为飞毛腿 方法:根据前两个阶段的内容继续提升要求,和家长采取联 动机制,如果在校没有完成作业,就需要留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再 离开。如果在校上小蜗牛榜一次,在家取消一次休闲游戏的时间。

 如果在校上榜三次,就直接取消一次外出活动的时间。

 时间:一个月 过程:通过前两个星期计划的实施,他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动 作慢的事实,也帮助他改进了整理书包、桌板的速度,这些都为 了帮助他最终能够养成完成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做下了铺垫。第 三阶段计划的实施主要为了让他认清做事拖拉的严重性和产生 的后果,然后主动地加快手脚,完成作业。

 刚开始一个星期,他共上榜三次,于是反馈到家长,家长取 消了一次外出活动计划。到了第二周星期一,我询问了他上周末 做了些什么,他反馈到一直在家做作业,询问其理由,他也能清 楚地认识到因为自己上周上了三次小蜗牛榜。“那么这周你的目 标是什么?”“争取不要上榜!” 但结果第二周他还是上榜两次,其中有一次是因为之前作业 订正的部分过多,导致作业量比别的孩子多而沦为了最后的小蜗 牛。为此,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主要是之前订正的时候态度就

  不认真,如果之前订正过关,也就不会拖慢他完成作业的速度。

 于是我建议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认真检查订正情况,保证作业质 量。

 第三周他上榜一次,因为当天桌板没有整理干净,本子一直 被压在最里面而找不到,所以拖累到了做作业的效率。于是在第 二天我又开始检查他的桌板,训练他找到学习用品的速度。终于 到了第四周没有上榜。

 【成效与展望】 一、大胆创新,奠定基础 在这次拯救小蜗牛计划中不仅首次试用了小蜗牛榜制度,还 改进了以往家校合育模式。以前面对具有拖延症的孩子教师往往 会选择单独进行教育指导,有时就会力不从心,而且缺乏与家长 的沟通和合作,容易形成单打独斗的现象。而这次计划的实施不 仅打好了教育拖延症孩子的基础,还在家校互动的过程中,为将 来有效开展合作育人的模式奠定了基石。

 二、互通互利,形成纽带 过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连结点比较片面,只有出现问题 才会沟通,而这次计划实施保持了一周三问询,即周末问、周中 问、随机问。教师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一旦出现苗头就能及时 发现,这样使双方始终围绕着育人的目标前行,形成紧密纽带, 提升信任感。

 三、家校联盟,其力无穷

  这次计划实施的成效基本上改进了孩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在校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在家能自己动手整理房间、 书包。家长也反馈到在家明显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不会 再为了催促学习而弄得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学生也反馈到,做 作业速度快了,自己看书的时间也变多了!这一切的成效都是出 自于家校联盟之手。这双无形的手只要紧密合作,就能挥出无穷 的力量。

 当然计划的实施不可能天衣无缝,过程中还有很多改进之处。

 这次计划只是想通过短时间内的严格要求、奖罚分明来快速帮助 学生认识到做事拖拉的严重性和提高改掉坏习惯的意愿。时间上 不持久,所以效果会有反复。xx 的性格属于内敛型,但又活泼易 忘,所以教师和家长还需坚持长期对其行为的指正与教育。其次 在过程中要及时、经常性地和家长保持沟通,保持彼此的信息通 畅,互相能够掌握到孩子在校或在家的表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 改进计划或者教育方法。这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信号:

 在这件事上老师和父母是在一条战线上,所以没有讨价还价、任 何松懈的余地。

 最后尽管 xx 在做事的速度上有明显地提高,但是效率提升 不多,要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所以在未来等他养成 做事不拖拉的习惯后,开始要抓作业的完成质量,提升他做事的 专注度。小蜗牛榜的设立也会在班级里持续存在,对于其他像 xx 一样有拖延症的孩子也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自觉地改掉坏毛病。等

  到高年级真正发挥集体家校联盟的作用,利用班级群教师反馈学 生在校作业质量,家长在家实时公布完成作业速度,各自分工, 双管齐下,合力帮助班级里每个小蜗牛们能早日脱掉头衔,最终 个个成为飞毛腿。

 【篇二】 主题与背景:

 家长与学生。家长为生计而忙碌,早出晚归。通校生,好点 的能问一下。住校生,一月回家三天,也谈不上几句话。

 老师和家长。除家长会,就是家长看望学生碰到,三言两语 的嘱托;或老师有事联系家长,直接针对具体的事宜,缺乏沟通 的机会,也缺乏沟通的深度。

 老师与学生。老师希望学生遵规守纪,认真学习;学生希望 老师尊重自己,给与自由。期待不同,碰撞很多。

 谈心式沟通方式,让谈话双方坐下来,姿态平等,全方位了 解,评点建议。

 对于班主任而言,能使家长感受老师的辛苦,对学校工作得 以理解和支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加以指导和 教育。对家长而言,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 家庭教育;让老师感受家长的期待,产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而 言,摆脱命令式的交流,获得理解与尊重,人际关系走向和谐, 健康全面地成长。

 参与人员:

  学生孙某某、班主任、家长 案例过程描述:

 问题症状:相对内向,不与其他学生交往。

 前期表现:

 学生入学中下游水平;脑瓜灵活,消化知识快速,相对沉默, 回答问题不踊跃;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其他学生交谈。

 中期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谈心:孩子,小时候性格活泼好动,遇人文明 礼貌;慢慢地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谈。家长最大的期望:“让 孩子开朗起来,活泼起来。”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

 一、鼓励自信,从优势科目入手。即使总成绩暂时落后,可 以让部分科目优势化。优势科目的存在,使学生找到自信点,确 立在班级的存在价值。自信使人开朗,使人光彩。班主任寄语:

 “找出你比别人强的地方,形成优势。” 二、鼓励交往,从付出入手。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同学,伸把 手帮帮忙;班级有需要劳动的时候,站出来干干活。以心换心, 有了付出,就有回报,更有了互动。互动,打开行为的门,更打 开交流的窗。班主任寄语:“付出,让你身边活起来。” 三、鼓励坚持,从挫败入手。成绩有好时就有差时,只因为 努力还不足;同学有亲密就有疏远,只因为交流尚不足。努力再 努力,就只有进步;交流再交心,就只有融洽。班主任寄语:“挫

  败,缘于火候不到。” 家长与学生谈心:讲一讲学习上的小收获,讲一讲相处上的

 小乐事,谈一点孩子的认知,说一点家长的评点。家长的倡言:

 “我关注你的成绩,更希望你活出精彩。”

 后期发展:

 学生成绩进步了,上游水平;学生性格活泼了,融洽交往;

 学生内心自信了,积极发言。班主任自豪,家长放心了。

 案例分析反思:

 谈心工作不能内容单一。

 学生,不能脱离学习,但是也不能仅有学习,一位身心全面 发展的学生,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学习与其他方面是互相促进 的,正如孙某某同学,从优势科目中获取自信,从自信中获取交 往需要,从交往中激励竞争欲望。

 谈心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什么事,都不是一次获得结果的,正如孙某某同学,个别学 科也存在学习的难度,需要有进步的过程。不要使用绝对的言语, 更多使用鼓励的言辞。谈心是跟进,而不是简单重复,最大的条 件就是学生的现状。

 谈心工作不能主体单一。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心,只是突出环节,暨学生与家长、家长 与班主任的谈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塑造一个融洽的环 境圈。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对整体效果的干扰或抗

  拒。

 谈心工作不能地位不等。

 不要让班主任与家长的谈心,充满互相的指责;不能让家长

 与学生的谈心,充满斥责与抗拒;不能让班主任与学生的谈心, 充满命令与不满。给与平等的地位,班主任、家长、学生,都需 要被尊重,被了解,被理解。平等中,才能放下心来,以心换心, 给出由衷的赞美或建议。

 【篇三】 一、基本情况 (一)个人情况 1.性格懦弱、胆怯 xx 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生活中,她是个性格内向、行为 拘谨的女孩子,在家访整个过程中我发现:xx 几乎很少主动与老 师交谈,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轻声细语、唯唯诺诺,甚至不敢直 视老师;在父母面前也是个胆小羞怯的孩子,不太与父母亲近, 仿佛更愿意与奶奶相处。学校里,由于性格比较内敛、沉默寡言, 所以也很少与班级同学交流,常常独来独往。

 2.学习效率低、热情不高 xx 学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文化学习,属于零基础的孩子。

 课堂上发言不积极,虽然坐姿很端正,看似认真听讲,实际上学 习效率并不高。课后,作业时有拖欠现象,家校练习册上父母很 少留言、签名。学习成绩长期跟不上班级整体步伐,久而久之学

  习热情越来越低,整体呈现出消极、自卑的状态。

 (二)家庭情况 2.工作繁忙的父母 xx 父母双方工作都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辅导

 孩子功课。孩子周一到周五住奶奶家,与奶奶相依为命,周末回 自己家,但两家实际就住在邻近的两个小区,相隔不到一公里路。

 奶奶不懂文化,平时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于孩子的学习一概 不闻不问。另外,由于奶奶与老师之间语言不通,所以与老师之 间的沟通也屡屡不畅,无法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传达给家长。

 因此,孩子的课后辅导这一块几乎是空白一片。

 2.漠视孩子学习的父母 xx 父亲几乎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老师几次与其沟通,都以 工作忙、母亲负责辅导功课为由搪塞过去。而 xx 母亲的态度极 其恶劣,总喜欢以一种趾高气昂的态度与老师对话,对学校、班 级的各项工作都不配合,学校、班级活动不参与,孩子的语音作 业不上传,老师多次与之沟通皆无效。在得知孩子学习跟不上时, xx 母亲将孩子送到了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辅导班,将孩子的 学习完全寄托于辅导老师,并将自身的责任一股脑儿的推卸给辅 导老师。xx 父母以及奶奶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几乎到了不闻不问、 完全漠视的程度,家庭给予孩子的也仅仅是温饱的保障,而非精 神的源泉。

 二、案例分析

  家校联系册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家长签名的 xx 看起来似 乎愈发自卑和胆怯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都快要低到尘埃里去了。为了顾全小家伙的面子,我并没有当众 点她的名,而是悄悄地问她原因,每次她都含含糊糊说父母不在 家。在与她妈妈电话联系后得知父母其实每天都在“家”,只是 这个“家”是没有 xx 的家。原来,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每天基 本上都要加班,尤其是爸爸经常加班到深夜。所以,工作日 xx 都住奶奶家,衣食住行包括学习都由奶奶全权负责,住几公里以 外的父母,偶尔有空过来看看孩子,真是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

 奶奶没有受过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太会写,所以根本没 办法给她签名。

 三、指导过程 (一)学校教育 1. 关注孩子的学习 1)以鼓励为主、树立孩子自信心 由于前期与 xx 父母沟通,多以负面消息为主,难免让家长 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毕竟每个父母内心都不愿意承认自 己的孩子不如别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也希望自己的 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于是,我转变了与其父母沟通的方 式,每次电话联系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并极力地去发现孩子少 有的闪光点,例如“最近小家伙字写得越来越端正、漂亮了”,

  “课堂上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课堂上则尽可能多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但主要还是以简单易

 答的问题为主,例如: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当小老师带同学们拼 拼读读生字、说说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让孩子 能在同学面前有表现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存在感。同时,尽 可能创造更多让她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她快速的融入集体。

 例如,课堂上设计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环节,让每个成员都有 表现的机会。课下,安排她与同学合作的小岗位,无形中增加了 xx 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慢慢打开了她紧锁的心门。

 2)单独辅导、查漏补缺 在了解到孩子回家后,课后辅导几乎无人问津后。我主动与 其家长联系,并表示愿意每天留半小时时间给孩子做单独的课后 辅导,以弥补孩子课后辅导的这一空缺。在得到家长赞同的前提 下,我们的课后辅导开始了。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主要是 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并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 发言机会,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让她会的自己说一说、写一 写,不会的则问一问,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像 xx 这样的家庭情况,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起其他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 要。此外,专门针对 xx 觉得比较困难的生字词进行有计划的复 习,并采用一些巧妙的识字方法。

 2.走进孩子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

  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

 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除了课堂上多给 xx 发言机会外,课后,我也时不时在不经 意间跟她聊聊天,比如在她午间值日擦桌子时,会问问她在家里 会帮奶奶做些什么家务;盛汤时会问问今天的饭菜你觉得味道怎 么样;抑或是课后让她去老师办公室帮忙拿东西。这样闲谈式的 对话,既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让孩子过于拘谨、紧张,同时也 能让她消除对老师的畏惧,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之间 真正的朋友式聊天,主要是在放学后课后辅导的那半小时,这是 属于我俩真正地“私人空间”,虽然没有达到畅所欲言的地步, 但我能够明显感觉到 xx 变得活跃得多,有时甚至敢问老师一些 私人的问题,比如年龄、爱好、家庭。

 (二)家庭教育 1. 把空闲时间留给孩子,参与孩子的校园生活 1)自己辅导孩子,而不是寄托于辅导班 在得知我愿意每天花半小时时间单独辅导孩子后,xx 父母的 态度忽然 180 度大逆转,不仅说话客气了许多,对待孩子在学习 上的态度也认真了许多。家校练习册不仅愿意签名了,还时常给 老师留言,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趁机建议父母与 其把孩子扔进一个由几十个孩子组成,老师辅导力不从心的辅导 班,不如自己每天抽点时间、花点心思给孩子做做辅导。并建议

  xx 父母多与孩子沟通,多给孩子关爱,不要让孩子的童年记忆中 只有奶奶的陪伴。后来,xx 离开了辅导班,xx 的母亲渐渐开始 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孩子,还主动从我这里咨询一些关于 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小妙方。

 2)多参与学校活动,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 xx 父母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向来不过问,不过问不代表不 好奇。其实,看得出来,xx 父母也很想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拉 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只是缺少沟通、难于表达。于是,在学校 的一些大型活动中,我都会亲自打电话邀请 xx 父母参加,让他 们来看看孩子在学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即使他们实在不能参与, 我也会现场发图片给他们,满足父母的好奇心。这样,xx 父母与 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2.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 在与 xx 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xx 对综艺节 目十分感兴趣,一提到当下热播的综艺节目便眉飞色舞、津津乐 道,什么“跑男”、“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完全不在话下, 有的甚至我都没听说过。原来 xx 父母周末与孩子短暂相聚的时 间几乎都花在观看综艺节目上,很少有亲子互动,父母也很少静 下来陪孩子看看书、聊聊天。于是,我建议 xx 父母让孩子平时 尽可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多跟孩子沟通、聊天,可以聊聊学校、 同学、学习,甚至其他,进而打开孩子的心结。周末陪着孩子接

  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去图书馆安 静地看一会书,而不是带着孩子看毫无营养的综艺节目。xx 性格 内向跟长期与父母分离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给孩子一个真正的 “家”,才能让孩子去主动亲近父母。看得出来,xx 的母亲慢慢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虽然,平时,xx 依然和奶奶住在 一起,但 xx 母亲会尽可能地抽时间出来陪 xx,周末一家人经常 聚在一起参加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三、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孩子重展笑容、自信满满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xx 越来越乐观、积极,与同学、老师之 间的交流多了起来。课上敢于举手发言了,虽然声音还是不够响 亮,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成绩虽然提升不是很高,但 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 生活化的鼓励式教学,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和鼓励孩子孩子进行 学习和思考,培养孩子自学、自强、自治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 和对 xx 单独辅导的过程中,我常常引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帮 助孩子去记忆生字词、理解课文,慢慢地孩子懂得了学习生活化 的一些小妙招。尤其是 xx,原来难记忆的一些生字词能够学着自 己去找方法记忆。此外,xx 回家后能做到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后复 习和预习,并坚持每天阅读,涓涓细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 能看到 xx 不菲的收获。

  2.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 xx 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从被动告知、不闻不 问到主动询问、经常询问。尤其是 xx 的母亲时常与老师保持家 校联系,家校联系册经常还能看到母亲充满鼓励的话语,现在的 xx 再也不会因为家校联系册没有签名而抬不起头了。家长参与学 校的活动也多了起来,还经常和其他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策划 中,为班集体出谋划策、贡献智慧。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再是单 纯的父子关心,更是融洽的朋友关系,经常能在 xx 母亲的个人 空间里看到一家人充实的周末聚会。

 (二)反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好比一块大 理石,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 家庭;2 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 儿童本人;5 书籍;6 偶然 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 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 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xx 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长期和没有共同语言的奶奶 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自卑、懦弱的性格特征,而父 母对待孩子学习的漠然态度也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消极态度。

 因此,家庭因素是问题的关键,xx 自身的原因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要帮助 xx 走出困境、重树信心,必须从家长和孩子两方面着手。

 我相信生活中不止一个 xx,还有千千万万个 xx 等着我们用

  慧眼去发现,用爱心去关注。对待 xx 这样一类性格内向、胆怯、 懦弱,父母不重视学习的孩子,首先要从孩子入手,找到孩子的 兴趣点,用心灵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真心与他们交流沟通, 一步步走进孩子的内心,打动孩子。只有打动了孩子才能进而打 动家长,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最后家校合力才能使孩子有所 突破和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 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春暖花开的一天,只是需要老师和家 长齐心用爱去浇灌、用心灵去呵护,给她一个真正的“家”。

  

推荐访问: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 案例 教育 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