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时间:2022-05-15 08:50:09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力求从多锥度全方位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展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整个产业产值规模占国家GDP的5.3%。在我国汽车工业6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与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年源源不断地将产品出口到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汽车OEM配套市场及AM售后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出口国。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主体

1.贸易主体的构成

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的专业统计数据,至2014年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共计2.35万家。这些构成出口贸易的主体从类别上可划分为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公司,从产权结构上可划分为国有、外资、合资、民营及上市公司等。

2.贸易主体的比例

2014年我国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企业数量的20%,然而在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中占据了63%,这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据了35%。而本土的国有、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占规模企业数量的80%,在出口贸易份额中占据37%,这其中85%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根据专业资料统计,我国排名前10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主体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而前十家企业的零部件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0.36%。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相对比较分散,需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零部件出口企业集团。

3.贸易主体的特征

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零部件制造巨头由于在核心技术、资金实力、销售渠道及知识产权上的强大优势,始终占据着零部件高端产品以及OEM全球采购中有利地位。在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高达90%。如今跨国公司不仅仅满足于在高端市场的呼风唤雨、独占鳌头,更是将触角延伸至低端市场,挤压本土企业传统的出口市场。

以长江三角洲及沿海一带为主要代表的民营及国有企业在汽车AM零部件出口贸易中发挥着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占据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

在我国外贸政策与体制放开后,专业外贸公司已风光不再,比重已大幅缩小,但是凭借深愔国际贸易知识、世界贸易规则,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及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等优势,专业外贸公司始终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贸易中发挥独特、互补和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规模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真正产生规模效是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002开始,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量突飞猛进。我国零部件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不仅满足了国内汽车主机厂的OEM配套需求,而且产品出口至世界220个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国。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近五年的贸易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每年增幅明显,在整个汽车商品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资料,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虽然全球出口市场有所下滑,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增幅趋缓,但在全球市场份额始终趋于上升,由2009年的5.23%、2010年的5.74%,达到目前的6%以上。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市场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基本覆盖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随着近10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技术工艺和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经奠定了以发达国家为主,以新兴市场及次发达国家为辅的基本格局。

以下是最近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排行前10位的目的国家及相关数据:

2011年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美国60.94亿美元,(2)日本20.08亿美元,(3)韩国11.15亿美元,(4)德国9.21亿美元,(5)俄罗斯7.42亿美元,(6)加拿大5.92亿美元,(7)英国5.32亿美元,(8)墨西哥4.93亿美元,(9)伊朗4.55亿美元,(10)印度4.37亿美元。

2012年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美国96.32亿美元,(2)日本49.72亿美元,(3)韩国23.33亿美元,(4)德国11.73亿美元,(5)俄罗斯11.66亿美元,(6)加拿大8.74亿美元,(7)墨西哥7.9亿美元,(8)泰国7.67亿美元,(9)英国7.56亿美元,(10)马来西亚7.17亿美元。

出口金额排名前10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到汽车零部件出口的68.88%。

2013年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美国161.0亿美元,(2)日本66.8亿美元,(3)韩国31.9亿美元,(4)俄罗斯25.5亿美元,(5)德国21.2亿美元,(6)英国21.70美元,(8)墨西哥15.2亿美元,(9)巴西14.5亿美元,(10)加拿大13.5亿美元。

出口前10位国家的总额占整个零部件出口额的57.98%,美国、日本、韩国,出口的三强占据份额的40.88%。

2014年数据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美国,(2)日本,(3)韩国,(4)德国,(5)墨西哥,(6)俄联邦,(7)英国,(8)加拿大,(9)马来西亚,(10)印度。

其中,墨西哥同比增长33%;美国同比增长15%;英国同比增长13%;印度同比增长12%。

2015年1-7月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

(1)美国,(2)日本,(3)韩国,(4)墨西哥,(5)德国,(6)加拿大,(7)英国,(8)泰国,(9)马来西亚,(10)印度。

其中,墨西哥同比增长33%;美国同比增长15%;英国同比增长13%;印度同比增长1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汽车工业强国都是我国排行前10位的零部件出口市场。美国、日本、韩国始终位居前三位,而美国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国出口量增长了700%,在美国零部件进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从2%提升到10%以上。2014年,中国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达115亿美元,比2010年的53.7亿美元增长2.14倍。

四、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品种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产品种类随着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已经从以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逐步转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趋势,并正在形成以零部件及功能件为主体的出口产品体系。

1.出口产品品种分类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划分为三大类产品:

第一类为竞争力强性、价比高的产品:以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产品,主要有:起动电机、交流发电机、万向节、球笼、刹车片、刹车盘、三滤(空滤油滤机滤)、水泵、离合器、散热器、支撑件、控制臂等。

第二类为竞争力与国外接近的零部件产品:以技术相对成熟、制造工艺比较先进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主要代表的产品有:汽车电子电器件、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底盘件(减震器、转向机部件)、空调压缩机、发动机部件等。

第三类为目前竞争力弱的零部件产品:以被国外技术垄断,无法突破知识产权的或刚起步的高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尚需要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断创新,逐步发展以后再走向国际市场。主要代表的产品有: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变速器、智能产品等代表当前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零部件。

2.零部件出口产品的相关数据

根据海关2015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在汽车零部件分类产品中,汽车驱动桥的出口3.97亿美元,增速最高,达14.70%,车身出口金额为0.83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安全气囊装置出口金额为3.09亿美元,同比增长5.67%;减振器上半年同比增长9.67%,出口金额位列细分类产品第一,共11.4亿美元。

五、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特征

1.关键零部件的出口被外资垄断

由于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在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上受到各种制约与限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与出口被外资所垄断。同时,随着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规模不断增大,挤占了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加剧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围堵及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贸易。

2.民营企业分化严重面临转型升级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除了外资、合资、国企及上市股份制企业,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以“分散、弱小、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生产带不集中,用于研发的资金和人才不足,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整体实力较弱,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品类,难以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随着外资零部件向中低端市场扩张,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挤压。

3.无独立营销体系、无独立产品品牌

汽车零部件是涉及到安全性、舒适性、多环节、服务链长等的特殊产品。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没有系统的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基本依赖国外的全球采购体系、采购集团、独立或专属分销商以及服务连锁网络的采购渠道。在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出口贸易中,基本无法使用独立的品牌,而是根据采购商的品牌与要求以贴牌或中性产品出口,鲜有自主品牌及包装设计的零部件产品。

六、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之瓶颈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但是我们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关键零部件产品上的竞争仍处于劣势。我们唯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瓶颈,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厚积薄发,达到新的飞跃和高度。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1.产品制造成本的瓶颈

劳动力资源优势、上游产业优势 、区位优势等一直以来是我国出口贸易得以高速发展的法宝。但是近几年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再上升,制造设备的升级换代,开发费用、市场拓展费用以及节能减排等等成本的增加给企业带来了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国际零部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国同质同类产品、国际上同质同类产品价格厮杀,出口企业受到价格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十分狭小,盈利能力普遍下滑。事实上近几年我们的产品在劳动力资源、价格竞争力上已经逐渐丧失了优势。外需采购有向更具价格优势的金砖国家和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的倾向。

2.产品技术升级的瓶颈

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前沿技术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高心新技术的差距在拉大。近两年研发投入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平均比例只有3.03%,低于国内4%~5%的平均水平,大部分的民企研发投入更低。研发能力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本无法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同步化研发、模块化供货和中性化发展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趋势,而技术升级的瓶颈源于资金、研发、成本、人才、规模、模块化等等瓶颈的叠加。

3.产品知识产权的瓶颈

在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外资企业掌握着知识产权,同时拥有90%的市场份额;而本土零部件企业由于研发水平低,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生产,基本上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我国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无法适应同步化研发要求,在全球OEM零部件采购中处于劣势,在AM零部件市场一直扮演贴牌代工的角色。随着外资零部件在中国的持续扩张并下中低端市场下行,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4.营销渠道手段的瓶颈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基本是依赖国内和国际汽车零部件专业展会以及企业网站来拓展和巩固国际市场。在潜在市场的开发上缺乏有效营销渠道及手段。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普遍面临贸易渠道的瓶颈。

信息对称已使零部件出口的传统销售方式面临危机,激烈的竞争使得生存环境正在动摇,多层级的贸易渠道、单一品种的贸易方式将越来越受到冲击。综合渠道整合商、服务商将逐步兴起并将在AM零部件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前景展望

全球的汽车产业资源大量向中国集聚,使得中国有机会实现产业战略升级换代,使得产品技术、市场、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从原来的学习者和跟随者,逐渐向全球产业的竞争者和资源的整合者转变,而这种角色的转变将更多地惠及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环境一直面临国际经济低迷、外需下滑、成本上升等外部与内部压力,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世界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零部件出口贸易必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新一轮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资源集成中达到新的高度。

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充满信心主要基于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巨大的AM及OEM国际市场

全球每年约12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以及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1000亿美元的采购需求,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发展及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的空间和机遇,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主体谋划着拓展更大市场份额,以分享国际市场这块巨大蛋糕。

全球汽车OEM和AM两大市场具有不同特点与空间。OEM市场取决于全球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总成制造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结构、提高竞争力而普遍采用的全球采购。而AM市场取决于各国汽车保有量的规模,它与各国经济的波动变化关联度并不高,只要规模保有量的汽车在使用,巨大的AM市场就必然存在。

虽然在零部件出口贸易的激烈竞争中,本土企业面临外资跨国公司的围堵,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竞争对手的追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贸易始终挑战和机遇并存。

2.强大的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我国早已将汽车工业包括零部件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务院颁布多项扶持政策,2011年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明确指出发展零部件的重要性,鼓励由“整车制造”向“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转变,为零部件行业的产品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针对本土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领与扶持下,我国设立了多个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生产出口基地和1000多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出口信贷、税收、产品配套、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引进、企业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政策支持对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零部件出口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3.强劲的产业升级势头

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基础,而技术进步始终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汽车技术正向着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和模块化供货、系统化采购的方向发展。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科学引领与强力扶持下,本土零部件企业已经意识到整体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突破关键技术、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是立足未来的根本。本土零部件企业在建设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和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已经开始作出调整与布局。技术升级、产业提升的格局在加速。

2014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宣布成立“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组织”,简称“G20”。“G20”由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浙江亚太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等20家零部件龙头企业组成,通过凝聚全行业的力量,整合产、学、研、用各种优势资源,在汽车产业链上,建立一个“横向关联化、纵向一体化”的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进零部件技术创新发展,实现全行业联动增长。除了入选的20家企业之外,上汽、一汽、北汽、广汽四家汽车集团也积极给予支持。“G20”的成立有望通过集中帮扶20家龙头企业带动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让零部件“小巨人”们壮大起来。

4.企业并购重组以进入常态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改变低小散的局面,提高产业集聚度,以集约资源,提高效率,增加有效投入,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转型升级。洗牌与整合已经成为下一阶段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旋律。本土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未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只有大的零部件企业不断涌现,才能改变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弱的状况。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案例涉及领域包括铸铁气缸件、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及方向盘、汽车减震器、油箱、排气管饰件、线缆产品等。2014年,宁波均胜电子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万欧元收购组装线开发商IMA全部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之后,使用募资6.89亿元收购Quin GmbH股权。收购Quin GmbH能够丰富均胜电子产品系列,为整车厂商提供人车交互产品、高端方向盘和内饰功能件总成,进入奔驰、宝马、奥迪等重要高端客户市场,实现全球供应。同样,株洲时代新材斥资约2.9亿欧元收购采埃孚旗下BOGE橡胶与塑料业务资产,利用两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全球化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上的系统效应,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加快在汽车NVH市场的战略性步伐,进入国际整车企业供应体系。另外,中国最大的塑料油箱生产商亚普的控股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通过融实国际收购北美汽车塑料油箱企业,充分挖掘融实国际在汽车燃油系统领域的潜力,扩张旗下公司汽车燃油系统国际业务规模。2015年上半年,潍坊动力以1.87亿欧元再次收购德国凯傲公司4.95%股权,完成后潍坊动力间接持股比例达到38.25%。

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合作、海外并购持续加码,扩张主营业务规模,引进海外优质企业核心技术,为进入国际整车企业供应体系提供机会。随着这些本土零部件企业并购外资公司,将其先进技术引入到国内,本土零部件公司也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也正在培育和形成本土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作为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实力的的重要发展目标。

5.汽车后市场正吸引资本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数据: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5年内将超过1万亿元。2014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双双突破2300万辆,再创新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市场已逐步进入后市场时代。如今,汽车后市场已被视作资本市场的“风口”。不论风投、A股上市公司,还是互联网精英,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这场“盛宴”。强大的后市场吸引着资本市场,这些不仅给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内贸易的发展提供机遇,更为这些企业的管理升级、产品提升,扩大出口贸易的带来更大空间。

6.“互联网+”的模式带来新机遇

“互联网+”的模式代表着未来。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传统模式在“互联网+”的时代一定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电商模式将在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分销陈本上对产业链上的多数企业是新挑战和新机遇。电商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影响会体现在流通环节、制造业整合、技术创新和服务业上,而对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未来的影响会体现在产品信息资源、多品种小批量供应、满足模块化等方面。同时“互联网+”的模式在形成供应链服务商与资源集成商的道路上更是充满着新机遇。

推荐访问: 出口贸易 汽车零部件 展望 前景 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