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分析

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3-27 09:46:24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多我院收治食管狭窄并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58例患者病情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吞咽功能(Neuhaus分级)及营养状况(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差异,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Neuhaus分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1月后复测营养学指标,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中并发胸痛7例,胃食管反流病3例,予对症治疗后缓解,而食管穿孔1例予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 内镜下探条扩张术能显著食管狭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少,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内镜下探条扩张术;食管狭窄;临床疗效;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54-01

食管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继发于中晚期食管癌、严重反流性食管炎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其他疾病。患者除有吞咽困难外,长期进食困难易出现营养不良,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常用的食管狭窄治疗方法有氩气、高频电刀、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以及内镜下支架置入手术等,而疗效最为肯定的是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以及内镜下支架置入[1]。但支架置入有再狭窄和支架移位致扩张失败可能,其临床价值受限。我院通过对58例食管狭窄患者实施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探讨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食管狭窄患者5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0.2±9.2岁。本组患者均因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反酸嗳气等症状就诊,行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狭窄。其中食管癌并狭窄者41例,严重反流性食管炎者8例,食管裂孔疝者5例,其他原因致食管狭窄者4例。病程3天-14月,平均2.7±3.1月。其中食管癌患者入院后均已失去手术机会,告知患者家属,家属理解并接受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作为姑息性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Neuhaus分级对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其中1级9例,2级14例,3级29例,4级6例;并检测、记录治疗前营养学指标: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本组患者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治疗禁忌后予以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手术具体内容有:术前禁食、禁水12小时,对于可能有食管壁食物残渣附着的患者可酌情行食管冲洗。术前半小时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用常规胃镜观察食管狭窄的部位和狭窄程度,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扩张器。将导丝沿胃镜活检孔向前插入胃腔,后退出胃镜,将抹有润滑液的探条沿导丝进入食管内,进入狭窄部位后,可感受到进入有阻力。此时可继续、缓慢将扩张器推入,确保扩张器完全夹入狭窄部位。后可逐渐扩张扩张器,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胸闷不适[2]。扩张完毕后退出导丝和扩张器,并再次插入胃镜,检查有无食管破裂、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6小时内继续禁水、进食,严密观察有无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予以制酸、保护食管黏膜治疗。无不适后可进食温凉流质。

1.3 疗效观察 患者治疗后门诊随诊1月,再次评估吞咽功能(Neuhaus分级),并复测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营养指标差异。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对58例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行Neuhaus分级评估,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后Neuhaus分级1级、2级人数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差异 治疗前观察记录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治疗后1月复测上述指标,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1月后复测营养学指标,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情况 58例患者中并发胸痛7例,胃食管反流病3例,予对症治疗后缓解,而食管穿孔1例予手术治疗后痊愈。无气管受压、意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 论

在我国食管狭窄最常见于中晚期食管癌和反流性食管炎长期酸化学腐蚀,尤其是缩窄型食管癌,早期即可出现食管狭窄、吞咽困难。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机制,部分食管癌患者一经发现,已失去手术机会,姑息性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点,其中解除食管狭窄是关键。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且疗效最为肯定的扩张食管方法为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以及内镜下支架置入。但支架置入费用昂贵,且后期继发支架脱落、再次狭窄的风险较大,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价值的主要缺陷。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原理是借助扩张器机械扩张力,将食管环状生长的纤维组织和增生的结缔组织撕裂,甚至撕断黏膜下肌层,进而扩张食管腔,达到治疗目的[3]。本组患者行扩张治疗1月后,吞咽功能较前明显改善,进食和营养状况亦有显著提高,疗效确切。

内镜下探条扩张术常见并发症有食管溃疡、出血以及感染等,而最严重并发症为食管穿孔、破裂。目前国内外报到食管穿孔率不一,平均0.5%-4.5%左右。而本组研究中,并发胸痛7例,胃食管反流病3例,食管穿孔1例(1.85%),由于穿孔较大,故行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按时询问,必要时复查胃镜是早期发现食管穿孔的有效办法。而一旦发现,需立即予禁食、抗感染等处理,必要时外科手术。

综上所述,内镜下探条扩张术能显著食管狭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少,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小平.内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2-23.

[2] 赵艳春.萨氏探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176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09,35(2):245.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食管癌并食管狭窄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共识与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2009,27(10):525-528.

推荐访问: 食管 狭窄 扩张 临床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