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郭佑民:三维后处理服务临床

郭佑民:三维后处理服务临床

时间:2022-03-10 09:26:03 浏览次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室主任郭佑民是中华放射学会常委、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也是今年10月份即将在古城西安举办的第20届中华放射学会年会的执行主席。

快速发展的影像学科,能够给临床医学带来什么样进步?郭佑民认为,现代影像学发展应该走这样一条路:基于临床问题,采用不断推出的影像学新技术和方法,实现影像学检查、诊断与治疗环节向解决不同临床需求的模式转换。他呼吁,在影像学技术平台之上,加强与各个临床学科之间在各个层面的高效协作,只有这样影像学科才会得到长久和持续的发展。

3D影像应用广泛

| 3D影像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放射科应用三维影像多吗?

郭佑民:临床学科因专业不同对影像专业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胸部外科专业需要在3D条件下进一步了解可切除肺癌与周围组织、淋巴结和血管之间的关系,明确肺癌的分期,以便于实施精准手术。PET-CT、PET-MR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为临床学科提供更好的支撑,使疾病显示更为精准、脏器结构和功能显示更加全面、预后判断更为客观。而3D影像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对于放射科医师而言,除了观察断面图像之外,结合3D技术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诊断依据,因此,3D在放射科的应用势必会越来越多。随着64、128、256、320、640层CT和高场MRI 3D技术的出现和逐步完善,放射科做3D影像后处理的工作越来越多,目前3D影像在大多数医院已是一项常规的工作

在教学方面,3D图像与2D图像结合将有利于学生对影像学结构图像的理解和应用。因为医学生从学习人体解剖课程开始,就逐步建立了人体组织和结构的空间概念,而对横切面的2D图像理解不够透彻。借助3D图像可以更好地对照和理解每一幅2D图像与3D图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科研方面,我觉得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是,CT、MRI和PET-CT等设备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开发和再利用,大量的数据被“浪费”了。如果与计算机工程学紧密结合,基于临床问题,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应用性软件,将会使影像学科由目前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逐步迈向对疾病的定量诊断、预测诊断、评估诊断等。这无疑将扩大影像学专业的内涵,使之更为贴近临床的整个诊疗过程。

西安交大一院的3D实践

| 贵院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3D的?

郭佑民:我们医院真正开始使用3D技术是2004年左右,当时的16层CT自带有3D处理软件。但是16层CT做心脏三维重建效果不太好。后期陆续引进了64层CT、256层CT和3T MRI等设备,也陆续与相关厂家联合开发了一些研究用3D软件。随着近些年设备的更新,CT实现了全容积扫描,3D后处理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临床诊疗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 贵院的临床医生如何察看3D影像?

郭佑民:3D图像的出现是对疾病诊疗过程的一场变革。我院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识到,3D与2D图像的联合应用将对诊疗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已经在逐步改变或者影响到一些疾病的诊疗路径。

目前我院观察3D图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PACS网络系统,一种是打印出来的胶片。第一种模式是把重建好的三维影像通过PACS传输到临床科室。如果将所有的数据放到网上,由临床医师按需处理,目前有三个问题:放射科的海量数据会造成网络堵塞;临床医师对放射科数据处理缺乏经验;仍然缺乏针对不同临床需求的成熟3D软件。第二种情况的问题是,打印出来的3D图像往往受到胶片数量的限制,所给出的图像数量有限。

既往的PACS解决了影像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问题。而现代PACS不仅需要解决上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更好地挖掘数据及其对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再利用。十多年前我提出了一个叫“后PACS时代”的概念,其内涵是“功能PACS”。“功能PACS”是在大数据时代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其中集成有大量的满足不同临床需求的应用软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化诊断”,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多种可视化的工具,逐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获取和按需应用。

| 贵院有什么3D影像应用方面的实践?

郭佑民:3D不仅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肺栓塞、大血管疾病方面,在其他观察不同类型的骨折、虚拟支气管内窥镜、肺结节定位、实质脏器与血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也有成熟的经验。我们正计划做一个叫“数字肺”的项目,该项目以肺血管、支气管和肺实质为主线,研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这三个基本结构的变化,希望能够找到它的生物学标记,为常见肺部疾病诊断提供帮助。具体实施过程是,会先构建肺部影像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临床数据,研究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规则,完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体系。

3D影像的发展趋势

| 您怎么看3D影像今后的发展趋势?

郭佑民: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1. 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能够涵盖全身各个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主要常见疾病(或者重大疾病)的“中国人影像学数据平台”。2. 基于上述平台,研究疾病个体化的表现形式,由目前的经验诊断逐步过渡到疾病发生的规律性诊断,最后将疾病发生的规律性诊断上升为对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知识性诊断。这实际上是反映了人类“从现象到规律再到知识”的认知累积和认识事物的过程;3. 从广义上看,目前几乎所有的影像类设备包括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各种内窥镜、分子影像、病理科甚至无线的各种胶囊检测装置,基本上都实现了在线或者无线的传输。

将不同影像格式的图像进行整合,形成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图像,使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建立一个整体印象。我们把多种影像学技术和手段整合在一起,称为“整合影像学”。这个整合影像学应该是基于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跨学科、跨设备属性(多种成像技术的融合)的。我相信“整合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3D图像自然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合影像学的发展,给放射学的3D图像赋予了更多和更为丰富的内涵。3D图像不再是一幅幅的解剖结构图像,还可能有分子成像、功能成像和实时成像等。整合影像学的发展将有可能颠覆时下的诊疗路径,创立新的医疗模式,将会更早期地发现和定位疾病,精准地微创治疗疾病,可视化地实时监测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应该说,现代信息技术把临床医学带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也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临床医学和影像学科的发展。

推荐访问: 临床 后处理 服务 郭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