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关于“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3-05 08:20:35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部队对学员系统思维和系统优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地位,梳理课程现有基础,明确课程建设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员队伍、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详细论述课程建设内容。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员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67-02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军械工程学院的一门工程技术基础类和通识教育类课程,是全院所有本科专业的一门新的必修课程[1],以事理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系统科学理论、思想与方法。在以往“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两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重新梳理、优化整合和补充完善,“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应运而生,其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即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军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员的任职需求和部队实际需要为牵引,全面规划“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从教员队伍、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角度实施全方位的整合和重塑,力争打造出一门内容完善、体系科学、梯队合理、特色明显的优质课程。

一、课程作用地位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本科学员人才培养体系中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以传授系统科学相关思想、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目的,为学员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装备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在培养学员的系统分析能力、系统综合能力、系统评价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现有基础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由“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两门课程演变而来的,其中“运筹学”为学院第四批优质课程,“系统工程”为学院重点专业课程,整体建设水平较高,师资队伍配置合理,总体授课质量较高,教学资源完整丰富,教案、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在以往检查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目前,“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建设基础较为扎实,课程组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硕士2人,结构较为合理。然而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目前迫切需要针对新时期军队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对本课程开展进一步的系统建设,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全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全面展开课程建设和改革。

三、课程建设目的

以新时期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本课程有五个建设目标:一是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适应学员专业需求,编写配套的课程授课教材;三是适应学习与授课需求,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料体系;四是适应师资队伍需求,培养合理的师资人才梯队;五是适应教学需求,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体系。

四、课程建设内容

1.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教学的定位,从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满足学员系统思维和系统优化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科学制定课程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对课程内容实施优化组合,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先进,课程设计符合教学规律,设计思路清晰、操作性强,教学环节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恰当。特别是在内容设计上,以系统科学与方法的思想理念与逻辑步骤为主线,突出学员系统思维能力与建模决策能力的培养。在广度和深度上,以广度优先;在理论性和应用性上,以应用性优先。

2.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员队伍。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培训深造、代职锻炼、集体备课、组织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员队伍,加大有潜质主讲教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培养2—3名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学院有一定影响的教员。通过送学、在职进修和室内调整等途径进一步优化课程组教员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学员结构[2]。借助示范课、公开课、参加各级讲课比赛等手段,加强“双员型”和“双师型”教员的培养。统筹安排中青年教员参加学院和总装优质授课评比,争取获得较好的成绩。

3.编写先进配套的课程教材。在前期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经验,以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基础,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基础性和先进性的要求,编写适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教材,确保教材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内容新颖、特色鲜明,突出军队特色和学员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4.建设功能完善的网络课程。充分利用学院校园网等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系统科学与方法”网络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和信息,拓宽学员视野,方便学员的课外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资源共享与下载,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学习需要。对原有的网络试题库、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视频讲座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补充更新;完善网络课程功能,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各个模块功能进行梳理与调整;适应学员学习需求,实时更新网络资源。

5.开发实用有效的试题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学院网络试题库平台,建设题型多样、区分度大、难度适中、题目规范的课程题库,以客观反映和科学考核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新编各种题型的试题,以适应学员的课程学习要求和教员的课程考核要求,预计编制试题1000~1300道;规范网络试题库平台录入格式,强化试题优化机制,探索合理的试卷生成方法,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考试需要,实现试卷生成科学化、考试方式多样化、题库更新规范化。

6.精选典型实用的教学案例。面向教学实践需要,针对部队工作需求,精选若干军校生活、部队管理、装备保障、训练演习中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和学员自学材料。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既要考虑学员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学员的第一任职岗位需要,更要注重长远发展。

7.创新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贯彻素质教育要求,围绕学员管理能力的提升,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确保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活跃,学员参与度高,互动效果良好。实验教学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起到应用和补充的作用,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运用LINGO、WinQSB、YAAHP软件程序快速求解大规模的最优化问题。网络教室为师生的及时反馈与良好互动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由于师生联系方式单一,学员在课后无法及时与教员交流,致使疑问成堆并给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困难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将更加完善,课程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将得到增强;通过建设完善案例库、网络课程、试题库和教材等配套资源,教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进而构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组织规范的软硬件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军.《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标准[R].军械工程学院,2013.

[2]史宪铭.任务主导的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军械教育研究,2014,(2).

推荐访问: 课程建设 思考 科学 方法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