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工作总结 > 创业事迹材料例文

创业事迹材料例文

时间:2022-01-09 13:37:13 浏览次数:

优秀青年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城固县大巴山食品厂黄文学

从一个怀揣梦想靠月收入几百元的打工仔,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40多名工人的企业带头人;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黄文学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黄文学,男,1967年出生,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莫爷庙村人,现任大巴山食品厂总经理,先后被评为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带头人、“十大青年创业者”;他所创建的大巴山食品厂解决了当地40多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做出了贡献。

全心全意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文学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文学的创业故事和他贫穷、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黄文学1983年学习毕业后,担任莫爷庙公社农村电影放映员,多年来勤勤恳恳工作,顶风雨冒严寒,爬山涉水,走村串乡,把文化娱乐送到千家万户,2007年电影走向滑坡,黄文学前往上海无线电二厂打工,他总想自己干出一番个人的事业,2008年返乡,2009年看准了食品加工项目,用打工挣的钱,又向亲友借款、贷款创办了大巴山食品厂。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2008年,黄文学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黄文学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厂房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还没有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黄文学没有胆怯,回乡后的黄文学,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怕、高人一筹。初期由于资金不足,寻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购买了部分生产设备、设施,他看准了市场前景,于是坚定不移地做起了食品生产、销售工作。他带领着自己的技术骨干们,加班加点的研发样品,8月份的天气异常炎热,但凭着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好几个样品,并于当年9月份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令人惊喜的是,该系列产品一上市就异常火爆,供不应求,实现了产销两旺的目标,黄文学的创业之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县政府

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刺激创业和就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大军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黄文学感受到地方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在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扶持下,黄文学带领着大巴山食品厂的全体职工努力奋进,拉开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序幕。

为了生产出质量一流、美味的食品,黄文学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在员工队伍中普及了操作技术,这样,一个高素质、高产量、高环保的食品生产厂家在董家营镇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饮水思源勇担当

在黄文学看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黄文学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董家营镇的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拥有着艰难的童年记忆的黄文学建厂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实现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

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黄文学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文学的努力下,2010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仅大巴山食品厂就招收了40多名农民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精心管理建队伍

黄文学自担任大巴山食品厂总经理以来,深深地知道,要想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员工的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业务、抓队伍,开创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谋发展。大巴山食品厂招收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和黄文学是乡亲,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的纪律意识,黄文学通过精心组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选配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为了说服乡亲们遵守规章制度,黄文学以身作则,并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最终建成了一支纪律性强的员工队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抓业务,身先士卒求发展。工厂的销售市场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黄文学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分析市场,划分区域客户,分区分片逐个进行营销,他克服重重困难,身先士卒,各个商场进行攻坚,为工厂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业务高手。

三、抓队伍,提升素质共发展。创业中的黄文学认识到,万事以人为本,人的基础打不好,事业就很难发展,于是,他制定了“一小时学习制”,每天抽出一小时,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与交流,并在工厂内部设立了读书角,鼓励员工工作之余不忘学习,另外,他还经常派员工走出去学习,回来后与其他员工共同交流,在不断的培训交流和学习中,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黄文学的不断努力下,2011年,大巴山食品厂年销售额达到了320万元,并定下了2012年突破450万元的目标。“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黄文学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他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农民工再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篇二:创业事迹材料

从机会走向能力

------宋庆华创业事迹“文化促进发展,战略决定成败”,这句话是山东远利华矿用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庆华女士创业多年的经验结晶,也成为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

1977年,宋庆华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三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邹城市供销社(现为供销集团总公司)鲁南家电公司参加工作。1999年,由于原工作单位破产改制,她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生活失去了经济保障。面对人生挫折,她没有气馁,开始了自谋职业的艰难历程。从1999年到2002年,她卖过水果,开过馒头作坊,在巴黎婚纱影楼从普通业务员做到店长,那些艰难地岁月不仅成就了她不畏艰难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也为她以后创业积攒了大量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知识。

2002年,她不顾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对,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已先行尝试,在邹城市峄山镇承包了60多亩土地,引进国外优质良苗和栽培技术,种植起了高价值水果大樱桃。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果大樱桃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辛勤的汗水得到了回报。她个人收获了财富,没有忘记农民朋友。她带动村民集体走上小康路,使她获得了更大的成功机会。在她的带动和支持下,当地的多家农户积极响应,纷纷种植起了水果大樱桃,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多年

的可观的

经济效益,使农民朋友们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也强烈感受到了宋庆华这位女能人的人格魅力。2007年,在村民的拥护下,她成立了富民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带领周围农民种植大樱桃,种植面积已达到了570亩,成员户30户,年产优质果品750吨,吸纳安置农村闲散人员500多人就业,成为了年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的大型农业合作机构。近年来,宋庆华所经营的樱桃种植园及成立的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相继被评为“山东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邹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单位”、“邹城市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等荣誉称号,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带动农户共同致富作出了贡献。

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宋庆华又开始了新的思索。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她断定玻璃钢环保产品是今后工业环保发展的趋势,有很好的市场潜力。她经过精心筹备,于2007年7月成立了山东远利华矿用装备有限公司,由于公司产品畅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公司从注册资金50万元,十几个人发展成为注册资金100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拥有一百多名员工,销售业绩名列全国行业第二名。

宋庆华个人和远利华获得的荣誉证书:

1)济宁市“巾帼创业带头人”称号(济宁市工商联);

2)“诚信中国.创新先锋人物”(国家商务部);

3)“玄奘之路,戈壁行者”证书

(全国商学院玄奘之路组委会);

4)国家级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5)全国玻璃钢行业十佳成长品牌(全国品牌委创新委员会);

6)全国玻璃钢行业重点推荐产品(全国品牌委创新委员会);

7)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诚信中国.诚信示范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

9)中国著名品牌证书(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

10)中国3.15诚信企业(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

11)“低碳技术创新”证书(美国夏威夷大学);

12)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在取得成功之后,她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多年创业的得失,面对管理日益壮大的企业,她感到力不从心,她又一次不顾家人的反对,于2010年毅然参加了清华大学企业管理系“emba”总裁研修班学习,同年,参加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emba”研修班,还先后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及沃顿商学院深造学习,并领取了美国夏威夷大学颁发的荣誉证书,并于2011年,考上了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emba硕士。通过从新回到高校深造,她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很多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难题迎刃而解,尝到甜头的她不惜花费巨资将公司骨干送到高校深造,打造出

一个高效、团结、富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

通过深造,她深深感觉到建设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建立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让更多的个人和集体因远利华的存在而受益”不仅成为她个人的信念,更成为了远利华整个企业的终极目标。“为每一个矿井打造最有效的安全保障”,成为远利华人得质量理念,并将忽视产品质量上升到犯罪的高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取代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2008年,她与清华大学同学一起在汶川捐造了一所希望小学,2009年与同学一起在云南昆明捐助抗旱资金20多万元。2010年在市妇联组织下,参与捐助了贫困母亲和儿童的活动,2011年在新疆英吉沙县捐助贫困学生十名,并承诺直到大学毕业。

为了将企业做强做大,她带领公司高层经过论证、分析,为企业建立了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三至五年内领跑行业技术、标准,成为行业销售第一、品牌第一,发展相关行业、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产品,实现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十年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上市公司。并为公司制定了“以人才为根本,以管理为基础”的公司层战略和三层面业务成长的业务层战略。

远利华建立并坚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在加强营销管理工作的同时,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提高专业化水

平,控制产品质量,实现专业化管理。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体系,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成功,与企业共同成长。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决定科研,以营销决定产品的有效生产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使得远利华获得更大的成功,并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篇三: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个人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我叫xxx,今年30岁,xxx人。自2005年高中毕业到兰州一家玻璃厂打工,到2009年自己在白银开办春风玻璃店,2013年创办盛兴门窗厂和建立锴泽装饰公司,自己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也为村民创业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4年10月出生在xxx。自小家境贫寒,父母仅凭务农供养我们兄妹三人读书,生活十分贫困。2005年高中毕业后,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我放弃了读书这条路,独自一人来到xx打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打工3年没能为父母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更加操心。我不甘心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心里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09年我下决心回到白银创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我发现当时白银买了新房装修的人很多,但用玻璃装饰的人比较少,就抓住机会,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玻璃加工上,并向亲戚朋友筹借了2万元开办了xxx。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玻璃店的生意红红火火,也解决了本村4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玻璃店开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刚起步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既是玻璃装潢宣

传员,又是加工工人和搬运工。每天都是早起晚睡。虽然吃了很多苦,但由于自己辛勤劳动和踏实苦干,再加上人们对玻璃装饰的不断认可,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自己取得了创业的成功,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为了将玻璃装饰得到更好的推广,成立了xxx公司,使自己的玻璃装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结合玻璃装饰创办了xxx,业务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发展空间更加广泛了,收入也不断地增加,同时也为我村的3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三、富而思源,勤俭创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四年的探索与磨练,我的创业项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挣得钱也多了。但我心里知道,我能有今天,不仅仅是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不能高傲,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先是发动我村的村民成立了xxx,利用我创办的盛兴门窗厂加工的有利条件,帮助村民建起了2座储藏农产品的冷库,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收获后无法储藏贱卖的问题,使村民的农产品能够卖到更好的价钱,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正因如此,2013年底,我被村民选举为xxx。作为一名创业成功的青年,作为一名xxx,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大了,带动群众致富的劲头也更大了,下一步,我将在自己成功创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拓展冷库的建设面积,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的力

量。

我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我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篇四:xx青年创业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家庭出身贫寒,但他从小就有要改变家庭当前状况的理想。1991年他中学毕业,回家务农,家里主要靠种养殖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重复而枯燥的生活,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没有什么明显改善。他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永远不能脱贫致富。家乡的气候条件很好,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山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黑山羊养殖。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而且养殖黑山羊有几大优点,一是它繁殖性能高,公羊8-10月龄、母羊6-7月龄开始配种繁殖,母羊一般年产1.7胎;二是生长发育快,6个月的成羊就可以销售了;三是市场前景可观,市场供不应求;四是山草资源丰富,养殖饲料不用发愁;五是黑山羊属于无公害草食类肉用性动物,健康、营养、环保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上也把黑山羊养殖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中,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创建并提升黑山羊农业品牌。

他看到了这一点,决定要大力发展黑山羊,虽然以前也有养殖,有18年的养殖经历,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但数量不多,不成规模,形成不了产业链。2011年他打算在现有存栏80多只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困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资金问题就让他头疼,后来听说乡团委有鼓励青年创业贷免扶补项目,可以无息贷款,他看到了希望,到村上、乡团委反映了情况,经过乡团委和信用社的考查之后是适合辅助创业发展对象,得到了乡上的支持,同意他贷了5万元钱。他筹到了创业资金后,开始买羊崽,雇工人,风风火火地走上了养殖之路。在养羊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买回来的小羊崽成活率不高,他多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后来得知是因为品种的原因,他毅然决定到外面引进好的品种。经过他的努力和认真的探索,现在养殖150余只黑山羊,每年可出栏至少50余只,卖羊的年收入可达到

2.5万余元,羊粪的收入也可达到7000余元,为他们家增加了一笔不错的收入。另外他还发展绿色种植产业,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开发了8亩咖啡和6亩烤烟,效益也非常好。

他作为村上的团支部书记,觉得自己不能光是自己创业致富,也是带动全村青年创业致富。他在开会或者婚宴人多的时候,他就开始宣传政府高度重视黑山羊养殖和市场的前景,和青年们一起探讨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积极参加各类种、养殖等科技培训。现在整个村的黑山羊养殖规模也在渐渐扩大,因为市场需求量大,有很好的销路,收入也是在不断增加。

他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家青年,但是他的想法和干劲却不平凡,他靠自己的双手和眼光创业致富,也为其他的创业青年开创了一条致富道路,是乡内青年创业的典型,是青年学习的榜样。篇五:创业个人事迹材料

十佳创业青年典型材料

梅田湖镇:付国强

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从1997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工,到2003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08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2008年,他创办的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90年代末,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

付国强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1997年5月,付国强跟着几位在外打工的朋友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打工,那时的佛山正是全民创业、全民经商的时代,家家户户办企业、跑市场,置身其中,就像看电影镜头,目不暇接。他一边打工一边想:佛山的企业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办一个企业呢?一个年后,他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比较熟悉的饰品加工上,公司一炮走红,每年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2008年7月,在梅田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国强转让了因金融危机勉强维持的饰品加工厂,在自己家乡里办起了一家纯净水生产企业,走出了创办企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企业创办之初,我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企业刚创办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公司所在的位置,离梅田湖镇政府还有1.5公里。当时我的产品主要是乡镇政府各部门,每次为了及时把水送到,早晨三、四点就要起床,用板车将桶装水拖运到镇政府,然后随便买点吃的就算早餐吃,有时连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就饿着肚子。虽然吃了这么多苦,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产品品种单一,再加上交通不便,成本高,几个月下来,企业没有赚到钱,到了年底,企业几乎到了停产边缘。是放弃办厂,还是重整旗鼓,从头重来?在徬徨、犹豫、苦闷阶段,梅田湖镇政府和信用社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2009年2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信用社给他发放贷款5万元,重新进行生产,并改进了生产设备,将自己生产的纯净水提高了一个档次。为了拓宽销路,打开市场,付国强在华容县城联系了十多个送水点,遍地刷写广告提高知名度。终于,产品在县城打开

销路,现在,“益康三化多氧水”日均销量1000桶。从此,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2009年7月,他又出资10万元,买下了原街道食品厂后面空地,企业规模又一次得到扩张。

三、搏击商海,诚信创业。企业要发展,要壮大,质量是根本,没有可靠的质量作保证,产品难有市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付国强又专门购进了一套质量检验设备,严把质量关,公司生产的纯净水合格率都是100%。并且为了保证安全放心,每生产一次批次的水,他都亲自装上一瓶存挡,预备随时进行质量检测。严格的质量保证换来了市场的信任,三化多氧水获得了和本县其他如“南山矿泉水”等知名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逐渐打开了市场。

四、富而思源,勤俭创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付国强和他的纯净水公司在梅田湖逐渐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他的水也先后获得了诸多的荣誉。有的人对他说:你现在是一个大老板了,该享享福了。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他心里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仅仅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付国强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先是免费为梅田湖敬老院赠送水,按每位老人一个月两桶的标准,不收一分钱,并公开承诺,企业办到哪一天,老人们免费喝水就喝到哪一天。后来,家乡交通建设资金困难,为保证通村公路建设顺利完成,村干部到处筹集资金,付国强听说后,主动找到村支书,捐出自己辛苦赚来的1万元。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付国强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创业中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强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带动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的洪流中,为建设和谐新干、小康新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粮食加工我的成功之路

“海纳百我是四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励家村前励组村民赵晋成如今正值不惑之年。

川,有容及大”,溪流由滴水而汇成海洋,面对四通公司今天的成功与名望,我不禁感慨万千,

往事如烟,可堪回首??

十几年前,我才刚刚成家不久,却遭遇了一些飞来车祸,险些成为废人,不仅身受针石

之苦,而且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而励家村人多地少,单一靠种地很难维

持生活,在几个兄弟姐

妹的帮助下,我做起了倒卖鸡蛋的小本生意,几番寒暑,几番风雨,一晃两三年过去了,

手中稍微有了点积蓄。这时我搜集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许多农村人在沈阳、抚顺等地做生意,

但只能用火车捎带货品,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受时间限制,十分不便,于是我想,如果有一

辆车配货,不但能满足需求,而且效益一定十分可观。我不顾妻子的劝阻,东拼西凑买了一

部解放牌大汽车,开始往城里送货,因而从此与杂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为别人带货的同时,

我自己也捎带了一些货品,回来经加工后,在市场上零售;久而久之,经营的品种也逐渐增

多,而小米的需求量超出其他种类。几个加工点加工的几乎都是我的货。一九九八年,小米

成了销售的主导产品,经我销往吉林、黑龙江和周边的几大城市,生意大了,买卖火了,年

底我又更换了两辆大货车,同时承包了一个粮谷加工厂,新的事业之旅开始了。

然而没有一个人做事总是一番风顺的,我也不例外。二三年春,我从佳木斯提取了三百

吨红小豆,货一到家,连连跌价,两个月不到,赔了十几万元。惨痛的代价使我总结出一条

教训,知识的匮乏,信息的闭塞,是这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开始学英文,买电

脑上网??

面临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二三年初,我适时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四通股份责任有

限公司”,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兴建了平方米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增添

玉米片膨化设备,招聘高级技师,利用当地盛产的玉米,转化饲料进行深加工。二四年初,

我公司与加拿大独资,大连天地人有限公司结成联袂,创建“天帮”牌猪用系列产品,并已

成功投向市场,该产品预计年转化玉米五千吨,饲料四千五百吨,产值千万元,利税三万余

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公司主导经营的小米、

玉米楂、玉米片通过联网,已销到深圳、广州、武汉等南方各大城市,其产品因货真价实,

品味独特而供不应求,随着产品的热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下岗人员和剩余劳动

力五十多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一往直前地推进我所热爱的事业,为励

家镇的经济发展服务。

机械制造铸就成功路(励家镇双岗子村刘刚)

我叫刘刚是双岗子村村民天工机械制造公司经理。今年四十一岁靠机械加工走上了富裕

的道路。

初中毕业以后,我没有旬其他农家子弟那样或是务民,或是经商,而是选择了靠技术发

家致富的着道路。凭着小时候对机械的爱好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底,我自己悟起了电焊技术。

我先是到电焊修理部附近暗中“偷光”,之后再买来必要的设备和配件,自己练习。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我相信:勤能计拙,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手也烫

了,眼也花了,衣服也“穿”也了几个小洞??终于我完了平生第一件作品——一个美观而又

坚固的铁门在我手中诞生了。

从此,我自立门户,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修理部,给人们做大门,车棚等,创业的过程是

艰难的,有时候活很少,我就自己研究技术,有时候活很多,很急,常常忙得团团转,眼睛

都熬红了。刚开始效益不是太好。有人劝我打“退堂鼓”。我都坚持已见,我想,任何事情都

得经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功有是一天两天的事。拿我们乡下人的话说,:不能一口吃成

个胖子“。因此,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技巧,争取把最好的产品展

示在人们面前。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虽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但我还是坚持到镇里去发展,那里一来人流物流量大,二来信息灵敏。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动迁。之后我转变了经营观念,由以前的大门,车棚改为加工粮食用的设备,开始生产各类加工粮食用的机械,由于产品质量好,加之市里人都爱吃深加工过的粮食产品,如小楂子,因而这类粮食加工机械特别好卖,产品供不应求。人手不够用,我开始雇工十人,每人每月计件开资,员工多则每月千元,少则每月六七百元,产品基本上随产随销,近则本地及周边乡镇,远至辽吉黑再中转至全国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二省区没有我生产的粮食加工机械。再后来,我先租后买下了镇机械厂,定厂名为“励家粮食清理设备厂”,并荣登辽西蒙东信息网络图,号称“天工机械制造”。然而我毕竟是个农民,虽然委多年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我的粮食清理设备,其实质是充分挖掘粮食的附加值,充分体现粮食的价值,我不会小富即安,我要多生产出一些好的粮食加工产品,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王海军整理)杂粮运销大户娄云飞(励家镇娄家村娄云飞)

我叫娄云飞,是娄家村村民。现年三十三岁,九二年高考以几分之差,使我与大学无缘。但我坚信:“榜上无名,肢下有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并未因落榜而灰心丧气,而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将来的出路在何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思后想,我认为与其守在家里足不出户,还不如外出做点小本生意,一来赚钱比较快,二业可以有机会见见外面的世界;当时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去城里卖杂粮,我也跟着去了,开始做起了小买卖。寒来暑往,秋收科藏,一晃儿在城里度过了两个春秋。我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有了很朋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健康观念日益增强,许多人爱吃农村的小米,小楂子等五谷杂粮。我想,如果回家开个加工厂,利用家乡丰富

的农业资源,加工小米,小楂子出售,销路一定会好。第二年春节刚过,我就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很支持我。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自己的钱不够,就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设备,翻盖厂房,开始加工小楂子。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我只买了几样必要的设备,也没有雇工,多数劳动都是自己和家里人干。我们自己磨,自己筛,自己选购原料,自己到市场上销售。由于我讲究信誉,保证质量,所以销路十分畅通,产品供不应求,逐渐地开始雇工劳动,自己腾出时间联系业务,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我已拥有固定资产三十多万元,年加工玉米二百多万斤,产品销往我省十多个城市,并远销到吉林、哈尔滨等地,在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并将产品进行绿色注册。

现在,我虽然小有成就,但归根结底我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是时代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我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向往。令我欣喜的是,今年五月我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最好的证明。我相信,在党的富发政策的引导下,国家会更富强,人民会更加安居乐业。社会将更加进步,我的粮米加工厂也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生猪及饲料经纪人(励家镇平房村崔文利)

我叫崔文利,是平坊村二组村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可谓坎坎坷坷,一言难尽。当年,家是普通中的普通,人是平凡中的平凡,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也曾有过雄心壮志和梦想;残酷的现实一度使许多人放弃壮志激情,而我却从未被困境所束缚,从未被失败击倒。我想,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插上致富的翅膀。

最初我选择了边种地边做小买卖的方式,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经商,这样我一方面积累了虽然不很多但却十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农业是基础,没有农民的富裕,终究是虚假的繁荣,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所以我想,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既能满足城市的

消费需求,又能为广大农民致富铺路,同时也带动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事业。

经过几番选择,最后我把目标锁定在生猪收购上,当时农民养猪的热情远不及现在,大型养殖户少,分散养殖较为普遍。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猪的销售也就成了问题,常常有想卖猪的找不到收猪车,收猪车也不能及时收足生猪的情况。于是,我开始为二者牵线搭桥,保证收猪车及时收到生猪,养猪户能及时将猪卖出。

推荐访问: 个人创业事迹范文1500字 例文 事迹材料 创业